中國新聞周刊:帶2歲兒子進女廁引爭議!有必要罵沒素質么?

大家好,我是大壯哥!昨天一則熱搜吸引了大壯哥的關注。一位媽媽獨自帶2歲兒子逛商城,把兒子帶到進女廁的消息引發(fā)了網友討論。商場里的女廁衛(wèi)生間都是獨立隔間,這位媽媽因為身體不適,擔心孩子在廁所外等待的安全問題,選擇讓孩子站到隔間里,但是被眾多網友罵沒素質。

爆米花只香不甜:不是1歲就開始培養(yǎng)性別意識嗎?我姐她女兒就是一直都在培養(yǎng),養(yǎng)到現在三歲,從來不讓她爸爸給她洗澡,也不讓他爸給她脫衣服,只能她媽媽幫她,其他人動她就哭。
Butterfly_Olivia:有人說的對,問題為什么轉移到了2歲孩子有沒有性別意識?難道不應該從小就培養(yǎng)么?別等到30歲了,還說“他還是個孩子”。關鍵是爸爸去哪兒了?還有衛(wèi)生間的設置問題么?
久敏怎么這么快樂:有次我也是,有個媽媽帶小男孩,小孩在廁所下面那個縫隙到處看,我看見陰影了,趕緊站起來一點。

但是一部分網友也是表達比較寬容的態(tài)度:
貓頭菩薩:我真的無所謂有隔間的廁所里寶媽帶男娃進來,只要管住男娃別趴地上偷窺就行了。人都有內急,那些說什么在家上好了廁所再出門或者憋住了回家上、沒有爸爸跟著就不要帶娃出門之類的言論,何嘗不是限制了媽媽們的生活范圍呢?未免太過殘忍。
enoch23540:說實在話,廁所基本是閉門式的,單親家庭或者一人帶孩出門需要更多的包容與關愛,給自己帶來的是快樂與溫暖!
兒科陳醫(yī)生:1.兩歲的孩子,性別意識還不是很明顯,更何況還是待在隔間內,根本看不到他人的隱私。2.人都有內急的時候,獨自帶娃外出,又是這么小的孩子,放在外面確實不放心。所以,不要什么都上綱上線,能容人處且容人。

網友們各執(zhí)一詞,爭議還在持續(xù)。其實,家長帶異性兒童上公廁由此產生的爭議和沖突,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事件是否被關注,其實取決于家長的態(tài)度。我們首先應該明白,這種行為不科學,還會影響到他人。家長需要擺好態(tài)度:可以請求他人體諒和幫忙,不要一味要求別人體諒。
但是換個角度想,關于兒童能否被父母帶入異性衛(wèi)生間的問題,是必須要引起重視,得到一個規(guī)范的解決了。但必須要看到的是,這些爭議釋放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第三衛(wèi)生間亟需盡快在公共場所普及,才是避免尷尬、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第三衛(wèi)生間指的是不分性別的衛(wèi)生間,用于協(xié)助老、幼及行動不便者使用的廁所間。近年來,第三衛(wèi)生間正逐步在國內普及,但數量及建設配比還依然不算很高。出門在外,公共設施的不缺位,才能照顧到更多人的生活細節(jié),也往往更能提高人們的幸福度。
本文由親子生活大壯哥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關注作者,轉發(fā)點評點贊收藏有價值的資訊?。。?/span>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