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武縣:亭北村革命活動舊址
2018年7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包括33處古遺址、4處古墓葬、56處古建筑、11處石窟寺和石刻、174處近現代史跡和代表性建筑、2處其他類型的遺產。另外,還有6處與已公布的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
咸陽市長武縣亭口鎮(zhèn)亭北村的習仲勛同志革命活動舊址名列其中。一個沒有任何文物級別的長武革命舊址,終于成為了一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于當地的文物保護和旅游發(fā)展事業(yè)意義重大。
?
2018年2月18日,正值春節(jié)假期中,我和家人前往彬縣大佛寺。參觀結束之后,順著公路,繼續(xù)向北,前往長武,經過亭口鎮(zhèn)的時候,無意中看到路邊的這處革命舊址。雖然正值寒冬,但是游客很多,這里顯然已經是一處重要的景點了。迎面的崖壁上,赫然寫著習仲勛的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按照《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中的規(guī)定,這里的保護范圍分為A區(qū)和B區(qū)兩個部分。其中,A區(qū):舊址院落圍墻外擴50米;B區(qū):東至紀念廣場碑亭,南至入口道路南側,西至上山步行道,北至舊址院落圍墻外擴50米。
?
1930年,年僅十七歲的習仲勛,受組織派遣來這里從事兵運工作,與李秉榮和李特生組成了黨小組。1932年,在“兩當兵變”失敗以后,習仲勛徒步返回長武亭口,打算與劉志丹帶領的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取得聯系。?
長時間艱苦行軍,習仲勛積勞成疾,在好友王志軒家養(yǎng)病。在亭口停留期間,習仲勛和群眾交往甚廣,一些青年人很愛接近他。王志軒等人在習仲勛的影響下,先后向陜北護送了劉剛等十多位革命同志,而亭口也成為長武革命最活躍的地區(qū)之一。
?
如今,這里上、下的幾座窯洞,已經開辟為習仲勛革命紀念館,復原了習仲勛和王志軒同志舊居,以及灶房、磨房和雜物間等生活場景,成為人們緬懷革命前輩和接受紅色教育的重要場所。另外,亭口鎮(zhèn)也入選了“全國特色小鎮(zhèn)”,成為咸陽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小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