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治家溫暖老人心田
在獻義村西嶺后有這樣一個村民,他叫馬李生,原籍河南,從1990年就拖家?guī)Э谶w來山西,當時的他有一兒一女,兒子剛剛10歲,落戶到獻義村西嶺后已經(jīng)達到31年。
今天是馬李生老人的70歲生日,也是在西嶺后與獻義村合并之后,按照以孝治家行動部署,在獻義村過的第一個生日大壽。生日座談會是在獻義村以孝治家大食堂舉辦的,兩委干部早早就把給老人的生日壽匾、油、雞蛋等準備好,會場布置妥當。


下午2點30分,座談會開始。獻義村第一書記李海江說:“以孝治家大食堂就是為老年人服務的,在這里開一個會是很有意義的。每家有老人過生日,干部走進老百姓的家里把孝的理念傳給子女,告訴子女要包涵老人,孝敬老人,父母的年紀大了,就更應該加強溝通、加強理解。你們要放下自己的心態(tài),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把家里的事情做好,做到老有所樂、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為,在以后的日子里依然熱愛黨、熱愛集體、熱愛勞動?!?/p>
馬李生老人說:“來到西嶺后已經(jīng)31年,從出生到長大到走上社會,有一半的年齡就是在這里生活的,這里就是自己的故鄉(xiāng),對獻義村西嶺后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很深厚的感情。”

馬李生的兒子說:“這是我第一次給我爸過生日,多虧了我們村通過以孝治家行動部署組織這樣的活動,每年都是父母記得自己的生日,但是自己卻記不得父母的生日。我很珍惜這次的機會,我希望自己以后年年都給父母過他們的生日?!?/p>
女兒說:“爸,您辛苦了,我們做兒女的對您的關心不到位,在每年農(nóng)忙的時候沒有給你們幫多少忙,今后我一定要多回來看看你們,今天我在這里祝您生日快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出家鄉(xiāng),在外打工,他們每年見父母的時間極其有限,以孝治家行動喚醒了在外游子的關心,給予了他們一個珍惜陪伴父母的機會,真正讓社會充滿了親情,溫暖了老人的心田。(通訊員:以孝軒 郝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