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令女
字令女,名不詳。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人物。夏侯文寧之女(《三國演義》中為夏侯令之女),曹文叔之妻。其事跡見于《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第九》裴松之注引皇甫謐《列女傳》。而在《三國演義》中,由于作者斷句錯誤,便認為“夏侯令女”是“夏侯令之女”之意(見《三國演義》第107回:“乃夏侯令女也”,由其語氣可推斷)。
夏侯令女下嫁給曹文叔【是曹爽堂弟】,可惜曹文叔早死,夏侯令女又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夏侯令女之父夏侯文寧勸夏侯令女改嫁他人,夏侯令女為堅持守寡,用刀割下自己雙耳,以表明自己拒改嫁的決心。
曹文叔死后,夏侯令女平時居家度日常常依靠曹爽。曹爽被誅后,夏侯家上書斷絕婚約,并強行把夏侯令女接回家,將再次讓她改嫁;夏侯令女悄悄進入寢室,又用刀自己割斷了鼻子,其家人十分驚愕惋惜,對她說:“人生在世,就如同輕輕的塵土棲息在柔弱的草上而已,你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呢?而且你丈夫家人已被殺盡,你苦守著這個家到底是為了誰呀?”夏侯令女回答說:“我聽說過,仁人不會因盛衰而改變節(jié)操,義士也不會因存亡而改變心志。曹家以前興盛之時,我尚且想終生守節(jié),何況如今衰亡了,我怎么忍心拋棄它?這是禽獸的行為,我豈能這樣做?”司馬懿聽說后,很稱贊她的賢德,于是就聽任她收養(yǎng)了兒子作為曹家的后代。
陳普:“諸公競起滅彝倫,特立當年一女身。盡付輕塵棲弱草,便從正始斷無人?!?/p>
郝經:“令女之截耳斷鼻,卒存曹氏,與夫荀采之雉頸,陸氏之仰藥,得柏舟共姜自誓,春秋叔姬歸之義焉?!薄巴衩涫缗c士并列。至柔動剛,彤管煒節(jié)?!?/p>
羅貫中:“弱草微塵盡達觀,夏侯有女義如山。丈夫不及裙釵節(jié),自顧須眉亦汗顏。”
李贄:“夏侯女辭父以節(jié),而同此決烈之言。不意當日有此奇女子也?!?/p>
鐘敬伯:“此婦有烈丈夫行。”
毛宗崗:“辛憲英教弟以義,夏侯女辭父以節(jié),同時乃有兩個奇女子?!?/p>
柏楊:“夏侯女士堅貞壯烈的行為,懷著何等高尚的情操,上驚天地,下泣鬼神。然而,一個婦女,為了自主,竟要付出如此可怖的代價,不禁一哭。為她的堅強哭,也為傳統(tǒng)文化中,占中國人口一半的婦女們的命運哭。”
父:夏侯文寧
丈夫:曹文叔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夏侯令女出自《三國演義》第一百七回,嘉靖本、黃本并無此人)
皇甫謐《列女傳》:(曹)爽從弟文叔,妻譙郡夏侯文寧之女,名令女(文叔、文寧、令女均當為字非名,太平御覽所引列女傳可證)。文叔早死,服闋,自以年少無子,恐家必嫁己,乃斷發(fā)以為信。其后,家果欲嫁之,令女聞,即復以刀截兩耳,居止常依爽。及爽被誅,曹氏盡死。令女叔父上書與曹氏絕婚,強迎令女歸。時文寧為梁相,憐其少,執(zhí)義,又曹氏無遺類,冀其意沮,乃微使人諷之。令女嘆且泣曰:“吾亦惟之,許之是也?!奔乙詾樾?,防之少懈。令女於是竊入寢室,以刀斷鼻,蒙被而臥。其母呼與語,不應,發(fā)被視之,血流滿床席。舉家驚惶,奔往視之,莫不酸鼻?;蛑^之曰:“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且夫家夷滅已盡,守此欲誰為哉?”令女曰:“聞仁者不以盛衰改節(jié),義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前盛之時,尚欲保終,況今衰亡,何忍棄之!禽獸之行,吾豈為乎?”司馬宣王(按:司馬懿)聞而嘉之,聽使乞子字養(yǎng),為曹氏后,名顯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