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驅動-讀書筆記-第二章-身份
一、層次
NLP邏輯層次模型
1、環(huán)境
遇到問題或者困難總把責任歸結為外部因素
2、行為
把問題總結為自己不夠努力,希望使用努力代替思考。
3、能力
積極尋找方法,收集方法論,但卻不去做。
4、信念和價值觀
搞清什么最重要和什么更重要。
自己的目標以及目標的優(yōu)先級
優(yōu)化自己的選擇
5、自我意識
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自己的人生目標
6、使命
思考自己對他人和對社會的意義
環(huán)境、努力、方法、選擇、身份、意義
少抱怨,勤努力、找方法、做選擇、建身份、明意義
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樣的人
二、身份
心理建設
行為改變分為 身份、過程、結果三個層次
想清楚目標、分析達到目標需要做的事情,細化到每個階段、每天該做什么
做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
初中政治老師經常教我們的三個問題,可以解答任何的政治問題。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看待事情的態(tài)度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行為會影響現(xiàn)實結果。
悲觀的態(tài)度、樂觀的態(tài)度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選擇去關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會對我們的生活質量起到關鍵的作用
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三、語言
通過改變語言,進而改變想法
口出善言、理解他人
無論遇到什么事情,說積極的話,不說消極的話
無論遇到什么人物,說和善的話,不說刻薄的話
無論遇到什么問題,說開放的話,不說絕對的話
四、理性
太理性的人,難有好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
理性只相信自己所見所聞的一切事情,對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會主動懷疑并排斥
樂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實行
長期樂觀、短期悲觀、當下愉悅
理性思維是一把雙刃劍,它還有偏頗、顧慮、擔憂等自我設限的另一面
太在意得失,導致選擇畏首畏尾
有時候,我們無法達成目標不是因為我們不夠理性,而是因為我們不夠感性。
不要輕易的說不可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