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漢人唐朝影視:中年男粉砸錢買的不是股票,而是一代人的青春
北京漢人唐朝影視:中年男粉砸錢買的不是股票,而是一代人的青春
面對粉絲的非理性投資行為,螞蟻財富還在官方微博改編了《愛你》來提醒粉絲:“Oh baby投資謹慎一點,指標就多看一眼,頭腦理智一點,讓你能抵抗風險,Oh buy少喊一點,要理性默念幾遍,支持有別的方式實現,愛你。”
作為演員、歌手等多棲藝人,王心凌是80后、90后的青春回憶。她主演的《西街少年》《微笑pasta》《天國的嫁衣》《愛上查美樂》等偶像劇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你》《煎熬》《愛你》《愛的天國》《彩虹的微笑》等都是音樂榜單冠軍蟬聯歌曲,曾經張韶涵、王心凌與楊丞琳被稱為臺偶三大教主。不過與楊丞琳、張韶涵頻繁上綜藝節(jié)目不同的是,王心凌之前在內地上過的綜藝節(jié)目并不多,在青春“回憶殺”這一塊,王心凌可以說還處于空白階段,這或許也是為何王心凌參加《乘風破浪》能給大眾帶來一波沖擊其中一個原因。
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其中有一個精彩的話題,那就是“沒有一個老公能逃過王心凌”,老公們只要聽到王心凌的聲音,就會從臥室、廚房、書房里沖出來,對著電視里的王心凌傻笑,隨即或笨拙或熟練地跟著王心凌跳《愛你》的舞蹈。80、90后的青春是伴隨著非主流時期與青春疼痛小說過來的,總想要標新立異,看到如此靈動的女孩或許會心動,可能礙于害羞,也可能覺得不夠酷和個性選擇了默默喜歡。經過社會的錘煉,如今已經為人母、為人父的80、90后對于往昔則更愿意坦然接受,甚至直面心中喜歡,在他們眼中王心凌跳得不僅是回憶,更是青春。
除此之外,在當下社會下,女性一直在被定義,定義什么年紀應該做什么樣的事情,定義該怎樣生活,定義是否美麗等等。作為“甜心教主”的王心凌同樣也經歷過這些,十八九、二十出頭走這種可愛、甜心風格是適合的,但如果奔三甚至奔四了,還走這種風格,王心凌自己也覺得似乎不合時宜。王心凌經歷過幾次轉型,起初她想轉輕熟女路線,后來市場反饋不是很好,2011年一張《(黏黏)2》又走回了甜心路線,可卻被樂評人們批評是不愿走出舒適區(qū)、沒有破釜沉舟的志氣。于是,她開始嘗試走傷心情歌女路線,《大眠》的火熱算是稍微成功一些,可熱度依舊有限,并且稍縱即逝,反復失敗后王心凌決定和“甜心”和解,并在節(jié)目中表示,“如果我八十歲杵著拐杖,還可以叫甜心奶奶也不錯啊”,而這番灑脫的言論,正好精準踩中女性們在乎的點,也恰好輸出了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活出自己”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