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第四十四章 絕犯

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第四十四章?絕犯
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上一章中韓非子主要講了如何做一個“善主”的問題?!吧啤弊值囊馑即蠹沂紫认氲降氖恰吧屏?、慈善、良好”,人們總愛用“大善人”來形容好人。顯然韓非子的“善主”不能解釋為普通意義上的“好君主”或“善良的君主”。其實,“善”字在這里的意思為“完好;美好;圓滿;共同滿足”。韓非子的“善主”意思是:使事物圓滿的君主。君主能夠讓天下的事物都圓滿了,就是天下大同。而能讓天下事物都圓滿,只能借助由“道”衍生而出的“法”,也就是國家律法。
我們常說“上善若水”,出于《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于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幾乎接近于道性了。道,很抽象,不易理解,老子就用水這一具相事物來比喻?!吧浦鳌本褪且羞@樣的品質(zhì),至上的品質(zhì)就像水一樣。
在具體的治國理政中,“善主”要“明賞設(shè)利以勸之,使民以功賞而不以仁義賜;嚴(yán)刑重罰以禁之,使民以罪誅而不以愛惠免?!笨开劻P制度鼓勵民眾建功立業(yè),靠律法刑法限制與規(guī)范臣民的行為,讓其免受懲處,而不是靠君主的個人喜好與習(xí)性來獎罰與赦免。
天下萬物,由道而生,能使萬物圓滿,唯有道也。人類社會也是一樣,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發(fā)展的規(guī)律,善主者就是要把這些規(guī)律找到并加以使用,以人為主體的事物才能發(fā)展到圓滿。而事物的規(guī)律形而下之為“器”,也就是種種的律法與規(guī)則,統(tǒng)一起來就是國家的律法體系。
韓非子讓君主行“善”依法治國,主要想實現(xiàn)“是以無功者不望,而有罪者不幸矣?!钡哪康模馑际钦f,君主這樣做了,因此,無功的人不會幻想得賞,犯罪的人不會僥幸免罰。這是在糾正社會風(fēng)氣,讓那些還抱有無功得賞思想的人放棄幻想,回到建功得賞的正確道路上來,讓那些還抱有靠關(guān)系得赦免思想的人丟掉僥幸,回到守法遵則的道路上來。當(dāng)然,韓非子也認(rèn)識到想要糾正不良的社會風(fēng)氣,讓臣民回歸到正確的道路上來,首先要糾正君主的不良的作風(fēng),這才有了韓非子“故善為主者”的提法。
國家律法在治國理政中到底有多么的重要,韓非子用兩個例子來說明“讬(tuō)于犀車良馬之上,則可以陸犯阪阻之患;乘舟之安,持楫之利,則可以水絕江河之難?!币馑际钦f,依靠堅車好馬,就可以在陸地上沖破陡坡險阻的危險;憑借船的安穩(wěn),依仗槳的作用,就可以在水上克服橫渡江河的困難。這是比喻,更是一種信心,也是一種鼓勵,因為心動不如行動,任何好的想法不去做也只是想法而已。所以,韓非子想讓君主應(yīng)用國家律法這一“堅車良馬”沖破一切險阻,改變革新。同時,要用國家律法,像船槳驅(qū)動一般,為國家的富強橫渡江河,激流勇進。
【是以無功者不望,而有罪者不幸矣。讬于犀車良馬之上,則可以陸犯阪阻之患;乘舟之安,持楫之利,則可以水絕江河之難?!?/p>
在公司管理中,公司制度要明確職能職責(zé)、獎罰規(guī)則,企業(yè)文化要弘揚積極進取、懲惡揚善的精神,達到“是以無功者不望,而有罪者不幸矣?!钡哪康?。公司要樹立學(xué)習(xí)榜樣,獎勵優(yōu)秀者,鼓勵努力者,懲誡落后者,處罰不法者,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建功得賞,守法遵則”的企業(yè)風(fēng)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