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法之基,行穩(wěn)致遠”實踐隊第五次社會實踐 ——問卷調查與采訪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我們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但也促使了利用網絡進行犯罪詐騙。為充分了解群眾對電信詐騙的認識程度和防范意識,2023年7月7日,曲阜師范大學法學“筑法之基,行穩(wěn)致遠”社會實踐隊在北京市延慶區(qū)開展"預防電信詐騙,守護網絡安全"的問卷調查和群眾采訪活動。
根據問卷調查和采訪我們了解到,電信詐騙受害群體范圍廣泛,包括青少年,中老年人等群體。犯罪分子除了利用電話、短信、QQ等渠道以冒充熟人、發(fā)布中獎信息等方式為誘餌實施詐騙外,還有利用網上購物平臺、網銀平臺等設立釣魚網站誘騙受害人,更有甚者冒充公檢法、工商、銀行、電信等單位工作人員向受害人撥打電話以被他人盜用身份證、銀行卡消費、電話欠費等理由騙取受害人匯入資金,損失慘重。公安部堅持“打防結合、防范為先”,全方位、立體化開展宣傳,發(fā)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營造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提高站位,認真落實《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和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將打擊治理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深入推進打擊治理工作,堅決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實踐隊總結得出,預防詐騙最關鍵的是,不要輕易相信手機上任何需要你提供關鍵密碼的人或者軟件。不要被從天而降的大獎迷惑自己的雙眼。在遇到類似于詐騙而自己又不好定奪時,要及時尋求警察的幫助。在生活中,要練就防詐騙、反詐騙的自我保護心理意識,提高防范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對人對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小心防詐騙,安全零距離,謹慎行事正確判斷。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