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書癡
? 有一個書癡坐在一家拉面店里正等著飯來,手的旁邊放著一個盛了兩個烤包子的白色碟子。
? 他似乎有些過于的無聊,手頭上也沒有本解悶的書。就看著這碟子,想到了白玉盤。不如來對詩吧,輸了的罰一個烤包子……
? 這么一想他笑了笑,餓在頭上的他能一直輸??蛇€是應了要求,就是,詩里必須要帶“月”字。
?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p>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p>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p>
?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p>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是啊……啊,我知道你對不出來了,再對的話文章就有摘抄嫌疑惹得發(fā)不出去還招人嫌了!吃!”
? 他一邊給自己捧場,一邊笑著拿起一個烤包子來,“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p>
? 一咬下去,唇齒留香的獨屬于羊肉的味道溢散在了口中。就是燙的人伸了伸舌頭。他看向了拉面館外暖色燈光下的人流,知道是到了晚上了。里面可能有不少是六中的學生,因為拉面館在六中附近。這家的拉面好吃。
? 走出外去推開那玻璃門來,舉頭仰望看得黑石底中總要出了一個月亮。這月亮照過不少人哪,衛(wèi)青、紀曉嵐、牛頓、拿破侖。哪個名人哪個地方的能沒見過這月亮呢?此刻在月亮下啊,他舉起了手中的烤包子以敬月亮上的嫦娥。
? 雖然不止是有些奇怪的程度,但是他還是覺得挺不錯挺有詩意的。烤包子的熱氣在冬夜中被清風吹拂,熱氣與烤包子做了場離別,與冷風合了場相遇。人也不過如此,見了此時山水,過了回味無窮。
? 想著昨天的事,明天就已經來了。再想想后天就到了!你說,太宰治似乎在一篇記不住名字的小說中也提過類似的想法。會不會,太宰先生也是在那天晚上吃著烤包子看著月亮突然來了靈感呢?呀,不好說呀。
? 拿著烤包子的手臂向上一舉,然后塞進嘴里吸了一嘴的油。不是酒,但是是喝酒的意思。書癡自己知道的。噫,何不來首打油詩呢?
? “烤包子遇到烤包子,漁家菜別了漁家菜。一個拍扁,是肉餅子。一個全魚,也還是菜?!?/p>
? 哎呦,這寫得可太菜嘞。不過菜就菜吧,那聽詩的風和月亮也不會來和自己爭個第一第二。槍打出頭鳥,文人卻相輕,再加之各個恃才自傲……嗯……無所謂了。
? 烤包子又被咬了一口,他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每逢初八、十八、二十八的時候這條路北邊的那條街都有集會。那里有一家擺攤的既賣炒涼粉又賣肉丸子。別的不說那肉丸子嘿,入口即化,湯汁濃郁。好巧不巧的是丸子攤對面就是一炸油條的,那油條浸了湯……噫!那叫個美!
? 說到這里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是個吃精,什么事都和吃沾上了。
? 可是不說啊,前些天他排隊買甜品的時候。有一個看上去五六歲的小姑娘過來突然拉著自己手不丟給自己嚇了一跳,也不敢說話。過了好一晌才來個阿姨說了句,“不能拽哥哥,把手放開,走了,咱們回家。”后來那阿姨說這孩子就愛拽別人手。他還真是覺得這孩子太容易被拐跑了……
? 那不如就寫篇文章吧,就寫一個小孩子突然拽了一個久歷職場的大叔的手。這個大叔是個心善的大叔,就一邊走一邊幫著孩子找媽媽,路上的時候遇到很多事都會發(fā)出不同的感慨。例如孩子沖進那種從地面噴出而且周圍沒有設護欄的噴泉里惹得一身濕卻很高興,而大叔弄濕衣服后先是覺得事后清理衣服的麻煩然后再回想自己兒時也曾高興的沖進噴泉。就這樣類似事件多來幾次,最后孩子被送回去了。再加點環(huán)境描寫,著重心理描寫……嗯!像是篇看得過去的東西。
? “孩兒!別在外面站了!面好了!”
? “啊,好……好的……”
? 書癡的時間光用來看書寫東西了,似乎都不太會交流了……倒也是有點害羞的可愛。他記得自己剛上初二時去買包子不敢開口,好不容易憋出話了話怪語氣更怪,一句聲音越來越輕越來越小的“還有肉包子嗎……”惹得賣包子的姐姐笑了一陣子,“那么害羞啊?”嗯……啊……哦!
? 說起來自己說起來不說年紀,覺得年紀是種數(shù)字罷了。而年級則是真實的。因為每個學期都有難忘的事,每個學期都有成長。還有就是“期中考試前”比“某某月”要好記好說的多,對于學生來說。
? 那不如就,寫篇喜劇一樣的東西。有一個學生和一個偵探由于一些事件組成了搭檔,偵探問:“孩子,你發(fā)現(xiàn)受害者的時間是在初一的時候嗎?”然后剛上初一的學生回答,“是的先生,是初一的時候?!笔遣皇锹犉饋砭秃苡幸馑迹恐灰覀€更深刻適合的主題同時完善人設和故事邏輯,再推理部分多下功夫……嗯,應該能行。
? 說來他討厭說“如果怎么怎么樣,該怎么怎么想。自己要寫個什么什么樣的東西”然后再和他人加以討論。因為他覺得這種事在嘴上怎么說都好說,寫起來就是兩個樣子了。有的干脆說的熱火朝天到最后一字不動。
? 而且有了討論內容的時間那篇文章大概就寫了一半了……
? 書癡坐回了桌子前,他嘗了一口面湯……所謂新手吃面,行家喝湯嘛。他對這碗湯的評價是……
? “那個,阿姨……湯……忘放鹽了……”
??店家笑著回應著讓書癡自己拿餐桌上的調料瓶自己加點鹽好了。如此說來,這碗面是殘次品。殘次品被端到了桌上。
? 殘次品……殘次品生來就是不好的嗎?不一定,殘次品也有殘次品的美,簡樸也有簡樸的風韻。就像是畫中的留白。況且沒有殘次品怎么能顯得成品的美呢。
? 走在大街上的人流,里面沒有殘次品,或是說全是殘次品。
? 不如就寫兩個色盲的故事吧,以兩個人的視角講述同一物品,最后來的正常人也被整迷糊了,不知道說這物品究竟是什么顏色了。
? 而且殘次品……說來自己也沒少寫殘次品。剛起手寫文章也好、雜文也好、詩也好,還是隨便什么都是。剛開始難免磕磕絆絆看著讓人無奈,日后再看也覺得臉紅。那么這樣的殘次該有嗎?
? 覺得是該有的,如果沒有這種殘次,日后的完善從哪里來呢。而且有時也沒必要追求完善……
? 我知道在家里做一碗面的花費頂多是三元,但在外面一碗卻要了數(shù)倍的價錢,景區(qū)里的東西更是要貴些……但是很多時候。要的都不是面,要的是盡興。
? 想到這里,我面前地鐵的門開了。背著書包擠入了車廂……我中斷了關于書癡的幻想,只祈禱于今日的早讀………可千萬不要遲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