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北師大歷史學系中國史考博必知|參考書|真題答疑|筆記資料|面試【北師大考博】

2023-10-04 20:34 作者:我愛學習kaoyankaobo  | 我要投稿

育明考博-小李老師:

一、關于專業(yè)課參考書:

中國古代史名著選介

1.十三經(jīng)概論

2.史記

3.中國史綱要

4.中國封建社會經(jīng)濟史

5.中國科學技術史稿

6.中國思想史

7.中國古代文化史

8.中國文化概論

9.歷史科學概論

10.中國歷史學四十年

中國近現(xiàn)代史名著選介

1.劍橋中國晚清史(上、下)

2.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3.孫中山與中國民主革命

4.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

5.傳教士與近代中國

6.蔣介石傳

7.中國現(xiàn)代化史(第一卷 1800—1949)

歷史學入門書單

1、李澤厚《美的歷程》,三聯(lián)書店 2014年版

2、錢穆《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 2008年版

3、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年版

4、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5、王學泰《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增修版),同心出版社 2007 年版

6、(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董書慧、王昶、徐正源譯《全球通史》(第七版)(A Global History),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7、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8、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2006年版

9、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中華書局 2015年版

10、(古希臘)柏拉圖著,王太慶譯《柏拉圖對話集》(The Dialogues of Plato),商務印書館 2004年版

11、包偉民編選《歷史學基礎文獻選讀》,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7 年版

12、(西漢)司馬遷撰,顧頡剛等標點《史記》,中華書局 2013 年版

13、(古希臘)希羅多德撰,王敦書譯《歷史》(History),商務印書館 2002 年版

14、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商務印書館2011 年版

15、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16、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17、陳垣《通鑒胡注表微》,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18、陳智超輯《陳垣史源學雜文(增訂本)》,三聯(lián)書店 2007 年版

19、陳智超編《勵耘書屋問學記 - 史學家陳垣的治學 ( 增訂本 )》,三聯(lián)書店 2006 年版

20、(美)孔飛力撰,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 年中國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三聯(lián)書店 2012年版

21、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三聯(lián)書店 2005 年版

22、(英)吉本撰,黃雨石、黃宜思譯《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商務印書館 1997 年 版

23、(法)費爾南·布羅代爾撰,唐家龍、曾培耿等譯《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PhilipⅡof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d ),商務印書館 2013年版

24、(法)埃馬紐埃爾·勒華拉杜里撰,許明龍、馬勝利譯 《蒙塔尤:1294-1324 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A Montau 1294-1324 Aokexitanni Village),商務印書館 2007 年版

25、(美)羅伯特·達恩頓撰,呂健忠譯《屠貓記:法國文化史鉤沉》(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er Episodes in Frendch Cultural History),新星出版社 2006 年版

26、盧建榮《一位父親的叮嚀:顏氏家訓》,東方出版社 2007 年版

27. 嚴耕望《治史三書》,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

來新夏《古典目錄學淺說》,中華書局 2003 年版

28. 杜澤遜《文獻學概述》(修訂本),中華書局 2008 年版

29. 何忠禮《中國古代史史料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版

30.(英)柯林武德撰,何兆武譯《歷史的觀念》(The Ideal of History),商務印書館 2007 年版

31.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岳麓書社 2003 年版

32. 王學典《史學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年版

……? 二、申請條件

1.申請人應符合《北京師范大學2022年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的基本要求。

2. 外國語要求及免試條件:

(1)外語專業(yè)本科(含)以上畢業(yè)(含專業(yè)八級,需提供相應階段的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

(2)參加英語、日語、俄語、德語等水平考試,成績達到以下標準:

英語:國家英語六級考試530分(含)以上(2年內(nèi)有效);雅思(學術類)6.5分(2年內(nèi)有效);托福90分(2年內(nèi)有效);GRE成績1200分以上(總分為1600)或GRE成績308分以上(總分為340)(2年內(nèi)有效);GMAT成績650分以上(2年內(nèi)有效)。

日語:一級(N1)(2年內(nèi)有效)。

俄語:俄語等級考試(ТРКИ)2級(2年內(nèi)有效)。

德語:TestDaF4級、5級(TDN4、5)(2年內(nèi)有效);DSH2級(2年內(nèi)有效)。

(3)全國外語水平考試(WSK):英語(PETS-5)、德語(NTD)、日語(NNS)和俄語(ТПРЯ)考試合格(2年內(nèi)有效)。

(4)其他經(jīng)學院審核通過的外語水平證書或證明。

報考德語語種考生需滿足德語免試要求,對于未滿足以上條件的其他語種申請者,如通過初審,須進行外國語考試,成績合格方可進入復試考核環(huán)節(jié)。

三、提交材料

報名者須于2021年12月5日前(以寄出日期為準)按要求向歷史學院研究生教務辦公室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

1.報名登記表(通過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打印,打印前請按要求上傳本人電子照片,打印后本人須在每頁親筆簽字確認);

2.兩份專家推薦信(在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下載后請專家填寫);

3.個人自述(在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下載后填寫,需同時在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提交電子版);

4.本人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復印件均可),需同時在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提交本人已發(fā)表的代表性學術論文,最多3篇;

5.已獲碩士學位人員提供碩士學位證書復印件【在境外獲得的碩士學位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書】、畢業(yè)證書復印件(單證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和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人員不必提供)、碩士學位論文,及碩士課程成績單原件(由考生攻讀碩士學位所在院校研究生培養(yǎng)部門提供并加蓋公章,也可從本人檔案管理部門復印并加蓋其公章。下同);應屆碩士畢業(yè)生只需提交碩士課程成績單原件。被錄取后,如在入學報到前不能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將被取消入學資格。同等學力人員提交學士學位證書及本科畢業(yè)證書復印件、碩士課程成績單原件;

6.外語水平證明材料復印件(復試時需帶原件);

7.往屆生需提供碩士論文全文,應屆生需提交論文摘要、開題報告小組組長簽字的開題報告全文;

8.研究計劃書(不少于8000字);

9.其他可以證明考生能力的學習證書或者獲獎證書復印件。

寄送材料提示注意:

(1)請自備檔案袋,并在封面用醒目、較大字體注明“姓名,報考專業(yè),報考導師”等信息;

(2)紙質(zhì)材料建議用順豐快遞寄送,收件人姓名、地址、電話請見“聯(lián)系方式”;

(3)提交紙質(zhì)材料后,請及時在報名系統(tǒng)“信息公告”欄查詢材料是否收到、是否缺項等情況;

(4)申請材料請務必按照要求提供,否則視為材料不合格,不能進入審核,書面材料一經(jīng)提交,不予退換、退回。

四、初審選拔

1.由歷史學院博士招生材料核查小組依據(jù)考生提交的材料進行報考資格的初步審查,審查合格者,提交各專業(yè)進行初審。

2.各專業(yè)設置初審委員會,由至少5位教授組成。對考生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評審,著重考察考生的學術背景、研究經(jīng)驗、學術潛能、學術倫理、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初審成績滿分為100分,60分合格。

各部分滿分值如下:

研究計劃書:30分

碩士論文(應屆生開題報告、論文摘要;同等學力人員核心期刊論文):20分

研究成果:20分

綜合素質(zhì)及相關工作與實踐經(jīng)歷:30分

初審委員會根據(jù)以上考核內(nèi)容,獨立打分,以平均分計為考生的初審成績。初審成績低于60分的考生不得進入復試。

未達到外語免試條件的考生,通過初審后需參加外國語考試,考試成績不計入初審或復試考核成績,僅區(qū)分為“合格”或“不合格”。成績合格者方可進入復試考核環(huán)節(jié)。外國語考試將在2022年2月26日進行。

初審合格且外國語合格(達到免試條件或考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學院根據(jù)初審成績,分專業(yè)按導師排序,并按一定比例擇優(yōu)確定進入復試考核名單。

復試考核名單將在歷史學院網(wǎng)站公示10個工作日。

五、復試考核

復試考核時間復試考核公示名單時通知,考核小組由相關專業(yè)至少5位專家組成,對進入復試考核的考生進行綜合能力面試和專業(yè)課筆試(筆試內(nèi)容范圍見附表)。綜合能力面試內(nèi)容主要包括專業(yè)知識、專業(yè)素質(zhì)、科研潛力、外語水平等,復試考核滿分為300分,其中綜合能力面試成績占60%,滿分值為180分,108分及格;專業(yè)課筆試成績占40%,滿分值為120分,72分及格。筆試和面試分數(shù)有任何一項低于及格線則不予錄取。

?

導師介紹:

瞿林東,男, [1] 1937年12月4日生,漢族,安徽省肥東縣人,無黨派人士。現(xiàn)任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史學會史學理論分會副會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瞿林東教授長期從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方面研究,在中國史學史領域有所建樹,所著《唐代史學論稿》《中國史學史綱》曾先后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為博士生講授中國古代歷史理論、中國古代史學理論、中國古代史學批評、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名著研讀等課程。

背景資料

瞿林東1937年出生在安徽省肥東縣的農(nóng)村。小時候在家干過一點農(nóng)活,也念了幾個月私塾。小學和中學時代是在南京度過的。和一般孩子不同,瞿林東是從四年級開始插班讀小學的。1953年9月,瞿林東考入南京市第一中學,在這里度過了六年中學時代。從小學到中學瞿林東都酷愛文學,希望將來能夠當作家,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讀高中時教文學的老師也曾經(jīng)這樣鼓勵瞿林東。但是到高中最后一年,瞿林東的歷史課成績比較突出,引起了老師注意。這樣,在填報高考志愿時,瞿林東就把歷史專業(yè)寫在了第一志愿。1959年9月,我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從這年開始歷史專業(yè)由四年制改為五年制。這五年為后來瞿林東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由于瞿林東從小讀了一些古典小說,高中時又讀了各種古典文學作品,所以讀大學時就偏好中國古代史和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史是白壽彝先生開出的一門新課,他講課具有鮮明的理論色彩,所以對瞿林東很有吸引力。此外,瞿林東還選修了趙光賢先生的先秦史和何茲全先生的《三國志》研讀。這幾位先生對我的教益是瞿林東終生難忘的。

1963年10月,瞿林東大學五年級第一學期時,國家計委下達文件,鼓勵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報考研究生。瞿林東經(jīng)過反復考慮,最后決心報考白壽彝先生為導師的中國史學史專業(yè)研究生。

當時報考研究生要考六門課程,其中一門是語文,要回答語文知識問題和寫一篇作文。有兩道作文題,一道是《科學工作者為什么必須重視語言修養(yǎng)》,還有一道是《展望我國的科學》,任選一題,后一道題可以結合報考的專業(yè)來寫。瞿林東選了《展望我國的科學》,并加上個副標題《談中國史學史專業(yè)的興起》。作文內(nèi)容大意是說中國史學素來發(fā)達,而中國史學史的研究則相對滯后;1961年以來關于史學史研究對象、任務等問題的討論,預示著中國史學史專業(yè)的興起,這對于研究、認識中國史學遺產(chǎn)有重要意義。后來白壽彝先生告訴瞿林東,他的這篇作文在當?shù)乜紖^(qū)內(nèi)獲得了高分。瞿林東把先生的話看成是對他的激勵,從那時起,瞿林東有了走上中國史學史研究道路的思想準備。從1964年9月開始讀研究生,第一門課程是“毛澤東同志關于批判繼承歷史遺產(chǎn)的理論”。這是在反復研讀毛澤東同志有關論著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個人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寫出小結性論文。這個時期,他還就《史記》、《漢書》的評價標準問題進行了探索,著重思考兩部史著比較研究的方法論問題。認為應當把歷史觀的比較及評價與編纂學的比較及評價區(qū)別開來,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也不能相提并論。

1967年研究生畢業(yè),這時“文革”已經(jīng)開始,瞿林東被分配到內(nèi)蒙古通遼師范學院(今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工作,主要是擔任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一干就是13年。從1978年開始陸續(xù)發(fā)表中國史學史方面的論文。

1980年白先生創(chuàng)辦北師大史學研究所,第二年瞿林東被調(diào)回母校,在史學研究所工作。一直到2000年白先生去世,瞿林東都是在白先生的直接指導下工作的。

人物年表

1937年12月4日生。1959年9月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五年制)。

1964年7月本科畢業(yè)。

1967年7月以中國史學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于該系。

1968年8月-1981年5月在內(nèi)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執(zhí)教。

1981年5月至今在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

1996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發(fā)展分析》(6萬)。

1998年編寫的教材《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獲北京市教材二等獎。

2001年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研究》。

個人履歷

1959年9月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五年制),1964年7月本科畢業(yè);1967年7月以中國史學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于該系。1968年8月-1981年5月在內(nèi)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執(zhí)教,1981年5月至今在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F(xiàn)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史學會史學理論分會副會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瞿林東教授長期從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方面研究,在中國史學史領域有所建樹,所著《唐代史學論稿》、《中國史學史綱》曾先后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為博士生講授中國古代歷史理論、中國古代史學理論、中國古代史學批評、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名著研讀等課程。曾帶7名碩士生、12名博士生。重要著作有:《唐代史學論稿》《中國史學散論》《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史學與史學評論》《史學志》《中國史學史綱》等。主要論文有:《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發(fā)展大勢》《從史學中汲取更多智慧》《中國史學:20世紀的遺產(chǎn)與21世紀的前景》等,其中有十余篇被《新華文摘》轉(zhuǎn)載。1998年編寫的教材《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獲北京市教材二等獎。1996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發(fā)展分析》(6萬);2001年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研究》(20萬);《中外史學理論比較研究》重大攻關項目,經(jīng)費50萬元;《 唯物史觀與中國歷史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經(jīng)費11萬元。1997年獲曾憲梓教師獎(三等)

學術研究

《中國歷史文化散論》為專家、大家以深厚的學養(yǎng)為基礎,為普通讀者寫的一本圖書,深入淺出,表述生動,既含有深刻的見解,又和生活、社會緊密聯(lián)系,為普通讀者樂于閱讀?!吨袊鴼v史文化散論》一書堪稱為研究中國歷史的優(yōu)秀之作。全書分為上下兩篇,內(nèi)容廣博,語言精湛,資料翔實,論點確鑿。作者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觀點緊密相連,圍繞著尊重傳統(tǒng)和銳意創(chuàng)新這一辯證統(tǒng)一的關節(jié)點,展開了自己對于諸多史學內(nèi)容的探討。闡述了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人們應以海納百川的精神吸收一切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成果,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用揚棄的態(tài)度去面對歷史。

《中國史學史綱要》瞿林東在本書中闡述了自先秦至20世紀初年中國史學發(fā)展的過程及其在各發(fā)展階段上的面貌與特征,內(nèi)容翔實、豐贍,尤其對中國史學之理論成就的發(fā)掘與闡釋,用力甚多,特色鮮明。全書結構嚴謹、新穎,于橫向上把握歷史發(fā)展與史學發(fā)展的關系,于縱向上揭示在社會歷史進程中史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表現(xiàn),二者緊密結合,風格卓爾不群,脈絡井然有序,凸現(xiàn)出各相關歷史時段之史學的獨特風貌與發(fā)展趨勢。本書新意頗多,文風平實,敘述流暢,高屋建瓴,深入淺出,便于讀者閱讀和埋解,對全面認識中國史學面貌與繼續(xù)探索這個領域多有啟迪和參考價值。

《范曄評傳》瞿林東、李珍合著。范曄生活于東晉、南朝劉宋之際,是劉宋時期杰出的史學家。他以多才多藝為世所重。然其性格狂傲不羈,終為他人所利用,墮入政治陷阱,釀成人生悲劇。他一生的重大成就,是撰寫了《后漢書》。范曄著史,注重“自得”,所著《后漢書》,是眾多東漢史著作中唯一得以完整保存至今者,在中國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范曄發(fā)展了“以類相從”的類例思想,并在吸收前人之長的基礎上,在書中專列文苑、宦者、獨行、逸民、方術、列女、黨錮等類傳,全面展示了東漢一朝的社會歷史面貌,對后世正史撰述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范曄以“縱放”的筆勢撰寫的史論,綜括東漢皇朝興衰,并對影響東漢歷史的重大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認識。他對讖緯之說多有批評,直言“天下決無佛鬼”,主張從“人”的角度看待歷史發(fā)展進程,從時勢、風氣、機運等客觀標準出發(fā)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他主張以儒家的“德政”、“王化”目標來治理國家,故而充分強調(diào)了儒學對穩(wěn)固政治統(tǒng)治的作用,寬厚為政的重要意義,以及在民族問題上的“懷柔”政策;在對多民族國家歷史的關注方面,范曄也表現(xiàn)出一個優(yōu)秀史家的理性思考。瞿林東在書中以史學思想、歷史思想、政治思想、民族思想、倫理思想為重點,闡述了范曄的思想面貌及其價值。

學術成果代表性著作

《唐代史學論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9 年

《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出版社,1999 年;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繁體字版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chǎn)》,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代表性論文

《關于地理條件與中國歷史進程的幾個問題》, 《史學史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論史學在社會中的位置》, 《史學月刊》 2001 年第 1 期

《略論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特點》,《學術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中國史學的遺產(chǎn)、傳統(tǒng)和當前發(fā)展趨勢》,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中國古代史學中的比較研究》,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05 年第 6 期

《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史學觀》, 《上海大學學報》 2006 年第 3 期

【育明考博內(nèi)容簡介】

第一-階段:學術簡歷、研究計劃等資料撰寫指導

由高校老師(育明教育獨家簽約高校老師)指導院校、專業(yè)和導師選擇,指導專家推薦信撰寫以及如何聯(lián)系導師,指導如何寫作博士期間的研究計劃和學術簡歷,研究成果和個人陳述的技術性處理等。這個階段,一定要重視,尤其是研究計劃,大概需要至少1個月的時間。

第二階段:博士考試重點、范圍及命題趨勢講解

講解命題趨勢與特點,掌握復習范圍;講解主要參考書目,建立知識理論體系框架并對重點知識章節(jié)和常見考點進行整合。其中,特別基礎理論與模型、近一年的熱點等,這是筆試每年考察的重點。

第三階段:考博熱點專題講解

講解如何閱讀導師組論文,如何閱讀報考學科最頂級學術期刊,這都是考博的重點,進而梳理本學科的熱點問題,并結合前期所學理論分析熱點問題,提高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李18518973878

第四階段:部分真題講解與演練、答題技巧講解

對歷年真題進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題來源、真題難度、真題的關聯(lián)性,總結各題型的解題思路、答題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學員的答題能力,把前面幾個階段掌握的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分數(shù)。指導學生如何答題。

第五階段:全真模擬練習

就最新的理論前沿和學科熱點結合現(xiàn)實的熱點進行拔高應用性講解。教會考生怎么破題,怎么安排結構,怎么突出創(chuàng)新點等答題技巧。結合最新的內(nèi)部出題信息和導師信息進行高命中押題。

第六階段:面試指導

指導學生撰寫英文自我介紹、學科介紹等內(nèi)容,針對往年常問的題目進行模擬練習。

北師大歷史學系中國史考博必知|參考書|真題答疑|筆記資料|面試【北師大考博】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丰都县| 慈利县| 亚东县| 靖江市| 锦屏县| 太仆寺旗| 吉林市| 乡宁县| 钦州市| 始兴县| 都江堰市| 岳池县| 甘孜| 温宿县| 广南县| 平昌县| 清河县| 项城市| 德格县| 潞城市| 庆元县| 大埔县| 商都县| 枞阳县| 五常市| 德昌县| 全椒县| 襄樊市| 繁昌县| 会理县| 明光市| 宁城县| 上饶县| 宿州市| 平湖市| 乌拉特后旗| 武义县| 灵川县| 台北市| 铅山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