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元朝和日本的這場戰(zhàn)爭,我們不用避諱它

2017-11-01 08:38 作者:游戲時光VGtime  | 我要投稿

  10月31日的 PlayStation 發(fā)布會上,有一款叫《對馬島之鬼》的游戲公布了。

  這款游戲以1274年元朝和日本之間的“文永之役”為背景,玩家在其中會扮演一位日本武士。游戲的氛圍做得相當不錯,有些鏡頭亦真亦幻,我當時就想:說不定這故事是講武士戰(zhàn)死后成了鬼魂,因為怨念糾結(jié)而一直徘徊于戰(zhàn)場,在無盡的殺戮中不得超脫……之類的。

  發(fā)布會當時,我只是對這款游戲本身挺期待的,但沒想到后來這游戲還引起了另一個話題。


元日戰(zhàn)爭

  《對馬島之鬼》的新聞在我站似乎引起了熱烈討論,因為一些朋友對于游戲所取材的那段歷史有點敏感。但那段歷史到底是怎樣的?原本的新聞來不及展開說明,下面我們對這段歷史做個簡單的梳理,各位朋友看完之后再敏感不遲。

《對馬島之鬼》(Ghost of Tsushima)

  1274年,蒙古帝國的版圖已橫跨歐亞,不過內(nèi)部也陷入分裂——忽必烈在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成立元朝,其他蒙古汗國也各自為政。1274年時,忽必烈還沒征服南宋,但除了南宋,他還有一個目標是日本。

  關(guān)于忽必烈想征服日本的原因,現(xiàn)在有很多說法:有說是因為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里把日本形容成黃金遍地、多產(chǎn)寶石的地方;有說是因為南宋和日本一直保持外交,忽必烈想征服日本夾擊南宋,在當時忽必烈的認知中,日本似乎位于南宋的東邊,其實日本的位置在更北的位置……

  反正人家祖宗都說要“讓太陽照到的地方都成為蒙古人的牧場”,征服是蒙古鐵蹄的本質(zhì),總之忽必烈是盯上日本了。

蒙古帝國版圖變遷,圖片來自wiki

  在對日本正式用兵之前,忽必烈先后6次派出使節(jié),希望與日本“通好”,主要傳達的意思是:周圍其他國家都與我建交,時不時來朝貢,而貴國至今還沒有來朝過,是不是該來了?第二次遣史的通牒中寫道:“冀自今以往,通問結(jié)好,以相親睦,且圣人以四海為家,不相通好、豈一家之理哉、至用兵、夫孰所好?!弊詈筮@句的威脅意味已經(jīng)昭然若揭。

  而日本那邊一直沒給回應(yīng),一方面是日本朝廷內(nèi)部力主反對,一方面也是受到南宋的影響。

  于是在1274年,元朝聯(lián)合附屬國高麗向日本發(fā)兵,史稱“文永之役”。據(jù)元史、高麗史記載,出征人數(shù)27000~40000人,船只726~900艘。

  10月5日,元軍進攻對馬島,對馬守護代·宗資國(據(jù)說只以80多名騎兵迎戰(zhàn))迅速被擊潰。10月14日,元軍進攻對馬島南方的壹岐島,守護代平景隆以100多騎兵迎戰(zhàn),敗退。10月16日~17日,元軍向肥前沿岸一代進攻……

對馬島位置,圖片來自wiki

  但在登陸日本本土后,元軍的戰(zhàn)線拉長,單一戰(zhàn)場失去兵力優(yōu)勢,在赤坂、鳥飼潟等地遭到日軍抵抗,接連戰(zhàn)敗。而且元軍遠征日本,自身損失無法得到補充,戰(zhàn)局對他們越來越不利。當時高麗國將軍金方慶認為應(yīng)該背水一戰(zhàn);而元朝將軍忽敦認為“小敵之堅,大敵之擒”(語出《孫子兵法》),當時元軍力量不及日本本土軍力,而且士兵疲敝,再打下去絕不是明智選擇。

  10月21日,元軍大部從九州博多灣撤退。


所謂“神風”

  關(guān)于元朝戰(zhàn)敗撤退的理由,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臺風。也就是日本所謂的“神風”。

  日本教科書中記載,元軍在確定陸上戰(zhàn)局優(yōu)勢后,退回船上等待天明再戰(zhàn),沒想到夜里遭遇臺風,不得不敗退……但這個說法遭到很多質(zhì)疑——既然元軍在陸上已占據(jù)優(yōu)勢,為何要退回船上?

  《高麗史》中記載的則是軍隊苦戰(zhàn)不利,在撤退過程中遭遇暴風雨。但有日本學(xué)者在考察過去統(tǒng)計資料后發(fā)現(xiàn),這一時期并沒有臺風的記錄,因此推測元軍所遭遇的可能是其他惡劣天氣。

  而《元史》對于這整一場戰(zhàn)爭的記載都不多,只說元軍攻入日本,擄掠一番后就回國了。左副都元帥劉復(fù)亨說遭遇了10萬倭軍抵抗而戰(zhàn)?。挥腋倍荚獛浾f他們率2萬軍隊攻打了對馬、壹岐等島,但沒有提到從博多灣登陸后的戰(zhàn)事……需要說明的是,元軍在遠征之前就已考慮到了臺風的因素,在出征之前,元朝朝廷內(nèi)就有人諫言:日本隔海,途中還有臺風,遠征不利,而且即便征服了日本,隔著海也不便于統(tǒng)治,對元朝自身沒多大益處。

《蒙古襲來繪詞》,竹崎季長繪,圖片來自 wiki

  由此來看,“臺風導(dǎo)致元軍撤退”的說法并非確鑿。但這個說法的確很吸引人,鐮倉時代的官方說法中就把這臺風稱為“神風”,說這是神的庇佑、神威的體現(xiàn)。比較逗的是,當時的神社、寺廟順勢提出“神風”的出現(xiàn)是因為自己虔誠祈禱,感動了神佛,神佛才顯靈掛起大風擊退了元軍,于是他們在戰(zhàn)后搞出“來自神的軍忠狀”,以此像幕府邀功求賞。

  “神風”有沒有動員神佛不好說,但日本在二戰(zhàn)中是確實拿“神風”來做國策動員了。1910年,日本《尋常小學(xué)日本歷史》中首次出現(xiàn)“文永之役”的內(nèi)容,但當時的說法是因為日本武士的奮戰(zhàn)才擊退了元軍。但到了二戰(zhàn)后期,日本節(jié)節(jié)敗退,在1943年,“神風退敵”的說法出現(xiàn)在教科書中。乃至后來的“神風特攻隊”,也是當時日本窮途末路,轉(zhuǎn)而求助神靈的瘋狂表現(xiàn)吧。

神風特攻隊駕駛飛機撞擊美國航母的照片,神風當然不會來,這只是自殺,沒有任何意義,要懦弱到什么程度才會做這么瘋狂的事情?


從未停止的殺戮

  “文永之役”中,元軍折損13500多人,將近全軍一半,多數(shù)戰(zhàn)死于日本,日軍方面則沒有明確記錄。

  然而7年后,元朝在1281年再次對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史稱“弘安之役”,最后也以失敗告終。

  這段歷史以我們現(xiàn)在的價值觀去看,會不忍直視,如果是有特別重的歷史歸屬感的朋友,那一定特別不是滋味。

  當年蒙古軍隊還橫掃了歐洲,初聽這個說法也可能會讓人對蒙古鐵蹄的無堅不摧頗感神往,蒙古帝國的創(chuàng)建者鐵木真也一直被人奉為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軍師天才。但在蒙古帝國向西方擴張的過程中,據(jù)說有2000萬人被殺,要是去聽歐洲人講這段歷史,鐵定沒有好話。

1241年,列格尼卡戰(zhàn)役(波蘭),蒙古軍擊敗波德聯(lián)軍,圖片來自wiki

  能如此同類相殘的,也只有人類了。

  今天借著《對馬島之鬼》說了元日戰(zhàn)爭,那就單說東亞這一片土地——這里從來沒有停止過殺戮。華夏大地上,戰(zhàn)國時就有幾十萬人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南北朝流行殺人魔當皇帝,清兵入關(guān)后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每一次朝代更迭都有百萬、千萬人死亡。元日戰(zhàn)爭里高麗跟著元朝打日本,日本在歷史上也沒少侵略朝鮮半島。至于抗日戰(zhàn)爭,不用多說。

  不管在內(nèi)心把自己歸屬于哪一方,總有一段歷史翻開來能叫人不忍直視。

  之所以這些歷史讓人難受,也許不僅僅是因為殺戮本身太過慘烈,還因為殺戮的理由:因為是不同種族、不同國家,因為意識形態(tài)不同,因為要爭個老大,因為想要權(quán)、要利……這些理由,讓人惡心。

  在這樣的歷史中給自己找一個位置,那必然是痛苦的,想避而不談也是人之常情。

  但還是說出來的好,沒人說它可能就被淡忘了,更可怕的是被人扭曲了——那些挑起戰(zhàn)爭,造下滔天殺孽的人固然罪大惡極,那些企圖掩蓋、歪曲歷史的人更是卑劣無恥。堂堂正正地說出來,才能紓解被害者的屈辱痛苦,才能叫加害者心服口服——姜文的《鬼子來了》很好,今年的《二十二》也很好。

《二十二》

  不過歷史嘛,總是勝利者寫下的。所以,嘿嘿……

  但說的人多了,辨別的人多了,真相總會辨明,總會被流傳下去。辨明殺戮的真相,不僅僅是為了把歷史上的人物揪出來分個對錯,它更大的意義是讓我們在面對未來的選擇時,多一點智慧和天良。

  文中關(guān)于元日戰(zhàn)爭的內(nèi)容參考了:維基百科(日文)、維基百科(中文)。本文只選取了維基的部分內(nèi)容,想詳細了解這段歷史的朋友可以查看源鏈接以及相關(guān)史料。筆者才疏學(xué)淺,若文中敘述存在偏差疏漏,還請指出。


元朝和日本的這場戰(zhàn)爭,我們不用避諱它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自贡市| 郧西县| 宣武区| 庄浪县| 晋江市| 宁阳县| 惠安县| 湖口县| 绿春县| 都安| 西安市| 浮梁县| 乐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来宾市| 贵阳市| 泾源县| 宿州市| 平和县| 探索| 连山| 和平区| 潞城市| 永安市| 江华| 广丰县| 双江| 金平| 达拉特旗| 微山县| 临澧县| 苍南县| 洞口县| 宁都县| 大关县| 黔西县| 左云县| 井冈山市| 攀枝花市| 海伦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