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Part 3)
萊斯特:也許我們應(yīng)該繼續(xù)我們昨晚的話題。你們獲得了一些深刻的領(lǐng)悟,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意識到了。這可能被你們習(xí)慣性忽略,如果我現(xiàn)在說,可能的結(jié)果是它和昨天說的不一樣。那內(nèi)容很棒,你們別提醒我,那就是...哦,不要做行為者(be not the doer),誰想做一個door?(笑聲)我說不要當一個行為者。 學(xué)生:那我可以當窗戶嗎? 萊斯特:你可以看看窗戶。(笑聲)你可以看到透過窗戶的光線。 通常來說,你會有很多疑問:不要做行為者是什么意思?我就以此開頭,通過釋放獲得所有你想要的事物。當你釋放了,你就沒有行為者的感覺(the sense of doership),所有東西都會掉到你面前,對嗎?這就是了。當你釋放了,你體驗到不做行為者的感覺。所以這和你們所有人都有關(guān)系,當你完全釋放了,事情僅僅是毫不費力地發(fā)生。所以你可以僅僅是坐著觀看事情發(fā)生,這是你要經(jīng)歷的體驗。這就是不要做行為者。 你不能停止行動,因為你的業(yè)力,你不能不作為。但是你應(yīng)該運用你的行動來成長,其中一個重要的就是“不要做行為者”。 學(xué)生:你看著它發(fā)生? 萊斯特:在你的意識中,當你不做行為者時,你坐在劇院里面看著演出進行。對于這個觀念,還有什么疑問嗎?我認為昨晚的預(yù)演就是個很好的經(jīng)驗,說明了什么是不做“做者”。你們對我說的“去行動,但是不做行為者”有什么疑問嗎? 學(xué)生:我想我有個問題,因為這是我昨晚去做的……我到了一個點,這讓我感到有些迷惑,連我的意愿都不要了嗎…… 萊斯特:是的。如果你不能做到“不做行為者”,那么意愿就是有用的。意愿就是努力,努力去不再努力。但你內(nèi)心有一個意愿,一種你可以頒布法令的意志力。意愿是好的,因為如果你下了決定,你可以一下子釋放掉一切。我還沒見過第一個這樣做到的人。OK,所以,你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什么? 學(xué)生:你剛剛回答我了。 萊斯特:我可以用相關(guān)的事情解釋給你們聽。他想要為事情做一些準備——為了讓一些人去做他想要他們做的事。他問我有沒有打電話給那個派對,我說沒有。在他的心里,有一二三四步需要去準備。在我的概念里,當我見到這個人時,在三十秒內(nèi),整件事就完成了。因為我不是行為者,它就那樣發(fā)生了——如果我繼續(xù)去不做行為者。如果我是行為者,那么我就要做準備,我要說服他,我得問他,很多迂回曲折的事。當你不是行為者時,這就是一個放手并讓上帝去做的感覺。你實際上坐在那兒,看著身體的行動進行著,就像看著身體的動圖。 我認為你們都體驗過幾次:當你不是個行為者時,事情就發(fā)生了,對嗎?所以你們都體驗過,而經(jīng)驗是我們學(xué)會一件事所需的最重要的東西。你不能通過心智和頭腦學(xué)會。心智是敵人,心智是障礙,我們可以學(xué)習(xí)的唯一方式是通過體驗。你們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體驗過“不做行為者,讓事情掉到面前來”,毫不費力地。 現(xiàn)在要做的是讓這種情況一直發(fā)生。當這發(fā)生了之后,它會很痛苦嗎?(笑聲)但每次你努力的時候,你就不快樂,你在奮斗,你在掙扎。每次你努力,你就不快樂。但在你放開對你對自己作為一具身體的認同的那一刻,事情就毫不費力了。我說的是心智、身體,一體兩面,在身體里的心智,或者心智說有一個身體在那兒。 所以你應(yīng)該知道體驗是不同于智性了解的。任何你積累的智性的東西,你都必須去扔掉它,去使你的理智、你的心智完全地靜止。任何你從生活中學(xué)會的東西,你都要扔掉。在此之后,你就是全知的。在此之后,你就接觸到了你的存在,那就是全知的。全知需要進行什么思考嗎?所有事情都被知道了,還有什么要思考的?所以通過使你的頭腦安靜,你從作為你的阻礙的頭腦,轉(zhuǎn)移到你的存在中。所有事情都毫不費力,所有事情完美地掉落到面前,而你則會在完美的幸福之中。這是你真正的天然本性。 你們知道嗎,我認為我在這里說的東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有力的點,我感覺如果我進一步地談?wù)?,就會沖淡它。所以我們就把它作為這次會面的關(guān)鍵點。你們能夠持續(xù)記錄每次會面的重點嗎?你們有最初的那四個……嗯,最初的五個重點,你們就把這個作為第六個。因為某天我們會想要再做一次。 們,一個朋友和我說那是理解,我說“不,理解會讓你遠離自由”。她看著我。那是在之前,昨天她和我說“我認為我理解了你的意思”。(笑聲)理解是一個瑪雅幻象中二元性的詞匯,“我”理解“某物”。當你在存在的領(lǐng)域中,那里沒有理解,所有需要被知道的,都會被知道。那么有什么是需要被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只有一件事,你需要花多長時間去知道一件事?你是你的存在。這是你需要知道的全部。但你僅僅是成為你的存在,這是你的體驗,它涵蓋了所有事情。當你看到時,你說“哦,我的上帝,我一直是全知、全能、無處不在”。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了。所以展開你的翅膀,不要做行為者,僅僅是高高地飛起來。 還有問題嗎? 學(xué)生:我嘗試去做到讓自己變得不去做行為者,但是它仍然…… 萊斯特:控制。這是在嘗試控制。不,你釋放它,這不是讓你自己“變得”怎么樣,而是放手,讓它是的感覺。再一次說明,這是體驗式的。你體驗過它。當我試著把一個體驗解釋給你們,就像嘗試去告訴你們?nèi)绾务{駛飛機,甚至開一輛車。我說僅僅是把鑰匙插進去,換到駕駛擋,踩油門,然后你就出發(fā)了。當你想往右邊開你就把方向盤轉(zhuǎn)到右邊,往左邊開就轉(zhuǎn)到左邊,你們能學(xué)會開車嗎?你知道了開車需要知道的所有的事情,你能開車嗎?不,你需要體驗。在開飛機上就更是如此了,我告訴你們怎么開飛機,你飛上去,快速地降下來。體驗,是把你投到自行車上。我可以告訴你的頭腦怎樣騎自行車,但你不會知道如何去做,直到你體驗到它。當你體驗到它時,你無法從理智上轉(zhuǎn)移一個經(jīng)驗給另一個人,他們必須自己來體驗。所以這是體驗和智性理解的明顯區(qū)別。智性理解不會給你體驗的能力,它會帶你朝向體驗的方向,但是它不會給你一個體驗。因為體驗不在頭腦中,思考不是體驗。 學(xué)生(海爾):萊斯特,最近我看著所有我擁有的概念,包括那個靈性的概念——我不是這具身體。然后,有一件我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情,我想讓你幫我核實一下是不是在正確的方向上。我想跟著那個信念走,因為當我放走那個信念,我經(jīng)常感覺更差,關(guān)于這個概念的內(nèi)在體驗變成了“這僅僅是個概念”。 萊斯特:“我不是這具身體”是承認了一具身體,不是嗎?這是心智的詭計,心智只是欺騙你、破壞你、擠壓你,讓你持續(xù)相信你是無窮小的身體。心智的功能就是限制。所以當你放走你的心智,剩下的就是你的存在。這就是了。而且它現(xiàn)在就在這兒,沒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