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一章·論語·里仁篇第四(5)
【正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②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③乎成名?君子無終食④之間違仁,造次⑤必于是,顛沛⑥必于是。”
【注解】
①處:據(jù)有,占有。
②得:疑為“去”之誤。
③惡(wū):何,怎么。
④終食:一頓飯的時間。
⑤造次:倉猝,急促。
⑥顛沛:困頓,流離。
【譯文】
孔子說:“財富和尊貴,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但不以正當(dāng)?shù)氖侄潍@得,就不能真正擁有。貧困和卑賤,是每個人都厭惡的;但不通過正當(dāng)?shù)耐緩綌[脫,就不能真正擺脫。君子喪失仁德,怎么成就名聲?君子即使是一頓飯的片刻時間也不會違背仁德,倉猝緊迫時一定也是這樣,顛沛流離時一定也是這樣?!?/p>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