醐灌頂!明白這3句話,或許你就能看懂人生的真相……

你終生沒有吃過苦,就是你一輩子沒有積德的機會。
「曾仕強每日箴言」
有句話說:一切發(fā)生的都是好事。
很多人不理解,想不通。
因為生活中,經(jīng)常有人抱怨命運不公,感嘆有人一出生就錦衣玉食,生活無憂。而自己出身寒門,生活坎坷。
也有人抱怨,運氣不好,諸事不順,有處理不完的糟心事,無奈悲觀。
所以就有人斷定說,人各有命,有的是富貴命,有的是貧賤命。
果真如此嗎?
既然老天是公正的,而一切又看似不公正,那么問題出在哪里?
再近一步說,在我們身上,發(fā)生過,以及正在發(fā)生的每一件事,它真正的意義是什么?
今天,我們分享三句話,或者能從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并解釋“為什么一切發(fā)生的事都是好事”,進而讓你釋然生活中的苦和難,看到人生的真相。
1福禍相依,吃苦就是吃補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禍福是變動的,現(xiàn)在看起來是禍,不久之后會發(fā)現(xiàn),原來是福;
現(xiàn)在看起來是福,過后才知道原來這是禍。
以前老覺得他找你麻煩,后來才知道幸虧他老找你麻煩,不然你現(xiàn)在被抓去了;
以前老覺得他照顧你,現(xiàn)在被關在牢里面才知道都是他害的。
比如,歷史上,和紳被乾隆重用到最后,變成了大壞蛋。和紳原本是一個非常正派的人,最討厭腐敗,如果乾隆不那么重用他,最終他也不會變成了大貪污官。
“福兮,禍之所伏”,福跟禍是互相依附的。
你根本看不出來,害你的人原來是你的貴人,對你好的人原來是你的仇人。
等到你完全明白了,都已經(jīng)時過,挽回不了了。
就像吃苦其實就是吃補一樣,你終生沒有吃過苦,就是你一輩子沒有積德的機會。
所以一個聰明人知道,吃苦跟吃補一樣,它補的是你的德行。
我受人家的侮辱,我不吭聲,這就增加了我的德慧。
凡是會給你難堪和侮辱的,都是觀音菩薩。一生多磨難,一輩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
因此,我們吃苦,有時候不見得不好,逆境越多,修的德也越來越多。
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禍福、正邪、善惡、苦樂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既對立而又互生。
2人各有天命,要把自己修好
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各人有各人先天的人生規(guī)劃,也就是天命。
一說到天命,很多人認為是在講迷信。其實,中國人說的天就是自然。
命是每個人一生必然經(jīng)過的軌道。
自然給人一個使命,使其先天各有各的差異和特長,然后一生來發(fā)揮和運用,在社會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輩子做不同的事情,這便是天命。
我們累世做人,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缺角的,也就是有各種不及格的功課。
今生來做人,目的就是為了要修那門不及格的功課,把它修到及格。
換句話說,不及格的那門功課,就是你此生的任務,這個每個人都不一樣。
如果你修的都是以前已經(jīng)及格的,而不及格的缺角還在那里,這輩子就白活了。
實際上,你這輩子出生在什么家庭,長得怎么樣,體力怎么樣,壽命會多長,都是為了配合你這輩子要來修的那一門課。
最好不要搞錯了,你不該修,修了也沒有用,因為那些課你都及格了,還修了干什么?
我們還要提醒大家,人是習慣的動物,如果你這輩子不好好修,不學習不提升,那下輩子還是這樣,還是要繼續(xù)學,還是要接受命運的磨折。
人,活在世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事情,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難處。
我們要做的是停止抱怨,因為抱怨也無濟于事。然后好好去修自己,不會做,就去學,學會了再去做得更好。
3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切發(fā)生的都是好事
《易經(jīng)》說:天地之大德,曰生。
意思是說,天地的最大恩德,是為宇宙和人類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環(huán)境,讓各類生命各得其所,安身立命。
也就是說,天地有好生之德,它希望萬物都能夠生生不息。
所以,凡是發(fā)生過的都是好事,沒有壞事。
我一生中有兩次失業(yè),就是為了要升官所以才失業(yè),只是那時候不知道而已。
失業(yè)時痛苦不堪,抱怨不停,我沒有得罪人,我是個大好人,你們欺負我到這個地步!
任何事情過一段時間,你才知道它是好是壞,當時不要去論證。
這樣還不夠,最好更進一層。
任何事情你把它當好事,它就越往好的方向走;你把它當壞事,它就往壞的方向發(fā)展,都是你自己造成。
你說那我就一直想成功就好了,就會成功了。
老天只接受你的信息,他聽不懂你的話。
你要去行動,用行動來證明,當你行動到了的時候,就如愿以償了。
這就是,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只要做好自己,遵道貴德,運氣就會變好,命運就可改。

看不清,想不明,是因為觀念還沒調整正確。
我們要用正反兩方面的視角,去看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就會看到它帶來的轉機與生機。
人生實苦,險阻重重,卻歷煉了我們,給予了我們修德的機會。
如若怨天尤人,戾氣不息,就猶如火燒功德林,前功盡棄,越陷越深。
要知道,老天給你關上一道門,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我們要活得坦然,逢苦不憂,既來之,則安之,盡人事聽天命。
如此,定會邂逅和收獲人生的各種美好。

本文策劃:賈歐本文內容:曾教授著述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