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中文填詞,大正少女名曲《鳳尾船之歌》,1915年
1915年(大正3年)名曲,為日詞填西曲。 《ゴンドラの唄》(鳳尾船之歌) BV1a44y1j7r1(佐藤千夜子版本) BV1pc411K7Gg(伊藤久男版本) 原曲:jeremiah ingalls《The garden hymn》 BV1yE411G7vL(p3)。 改編:中山晉平 填詞:吉井勇 首唱:松井須磨子 意譯重詮釋中文填詞,原創(chuàng)民國風(fēng)學(xué)堂樂歌 2023.01.31/19:28定稿,06.16/16:54修訂。 《寸光陰》 光~陰流-金何~其短! 惜青春好ˇ~年華~。 雙-頰紅~潤氣~色明, 不~輟勤~躬習(xí)。 朝~氣蓬ˇ↑~勃熱情洋溢, 展~望新~天地~↑。 千︶金難↑︶買寸↑~光陰, 莫~殤好ˇ~年華! 光~陰流-金何~其短! 惜青春好ˇ~年華~。 身-手矯~健體~魄強, 勇~絕又~聰明! 熱~血澎ˇ↑~湃思想前進(jìn), 努~力爭~上游~↑。 勸︶君惜↑︶取少↑~年時, 莫~殤好~光景。 光~陰流-金何~其短! 惜青春好~年華~。 同~心協(xié)~力報~國家, 哪曾~怕~艱難! 學(xué)~海行↑~舟競~無涯, 兩~鬢戴~霜華~↑。 炎︶黃子孫↑︶系↑xì~華夏, 壯~豪在~胸懷。 歌曲旋律改編自美國人jeremiah ingalls作曲的贊歌《The garden hymn》。原曲為宗教贊美歌,是一首寄希望于天國及來世的作品。 1915年帝國劇場演出了伊凡·屠格涅夫的《前夜》,在舞臺劇第四幕“威尼斯之夜”中,女主人公葉琳娜拋下故鄉(xiāng)和親人,來到威尼斯看望病中的戀人,唱著這首改編的《鳳尾船之歌》。 附:原歌詞全本對照中譯文 《ゴンドラの唄/鳳尾船之歌》 いのち短し 戀せよ少女, 生命苦短 戀愛吧!少女! 紅き唇 褪せぬ間に, 在朱唇褪色之前, 熱き血潮の 冷えぬ間に, 在熱血冷卻之前, 明日の月日の ないものを, 明天就沒有這樣的好時光了。 いのち短し 戀せよ少女, 生命苦短 戀愛吧!少女! いざ手を取りて 彼の舟に, 來吧!彼此手牽手 登上他的船, いざ燃ゆる頬を 君が頬に, 讓他滾燙的面頰貼在你的面龐上, ここには誰も 來ぬものを, 在這里有誰也追求不到的東西。 ※いのち短し、戀せよ乙女、 生命苦短 戀愛吧!少女! 波に漂う、舟の様に、 像漂浮在波浪中的船一樣, 君が柔手を、我が肩に、 你柔軟的手搭在我的肩膀, ここには人目も、無いものを。 這眼里便再沒有別人。 いのち短し 戀せよ少女, 生命苦短 戀愛吧!少女! 黒髪の色 褪せぬ間に, 在你黑發(fā)染上白霜之前, 心のほのほ 消えぬ間に, 在你心靈的火焰還未熄滅之前, 今日はふたたび 來ぬものを, 因為今日是不會再來臨的。 【※演唱時第3段歌詞通常省略,即只唱第1、2、4段歌詞?!? 【歌曲流變小歷史】 這首西洋歌曲在日本曾被反復(fù)填詞翻唱,版本眾多。最初為1910年,在神奈川縣鐮倉市的七里浜發(fā)生船覆事故,12名當(dāng)?shù)囟鹤娱_成中學(xué)校的學(xué)生遇難。當(dāng)年的追悼會上,由鐮倉女校教師三角錫子鎮(zhèn)詞創(chuàng)作為《七里浜哀歌》,該校學(xué)生演唱這首作品,悼念逝者、撫慰生者。1916年詞譜最初正式刊行題名為「哀歌(真白き富士の根)」。即此填詞版本創(chuàng)作于明治末,正式唱片發(fā)行在大正初。 BV15g411A7nb(松原操版本) 期間1915年原曲被改編,重新填詞成為舞臺劇唱段,即《鳳尾船之歌》,該版本風(fēng)靡一時,為女校學(xué)生所傳唱,也是在日本至今流傳最久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版本。 1930年,于日據(jù)朝鮮半島由朝鮮語填詞為《希望歌》BV1yE411G7vL(p4) 《希望歌》的詞作者不詳,但內(nèi)容的主題不同于前兩者,搖身一變成為鼓舞青年人愛國心,撫慰在日本踐踏下脆弱的朝鮮民族心的歌曲。 1936年又另有一版哀婉的朝鮮語填詞,名為《伙伴的回憶》BV1Lu411Q7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