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ceForEmma


觀眾對作品的評判可以被認為是根據(jù)答案出題,再根據(jù)自己出的題目閱卷的過程,因此觀眾給作品評分是一件很主觀的事。話雖如此,故意刁難作品或給作品開后門的奇葩終是少數(shù),根據(jù)統(tǒng)計學,參與評分的觀眾數(shù)量越多,其評分標準越會接近大眾的普遍標準。因而平臺的評分雖不精準,高分作品必然會有它出色的地方,低分作品也必然有不可饒恕的罪狀。
同樣的,創(chuàng)作者的工作可以被理解成自己出題自己做的過程,因此他可以通過給自己出簡單題以取得很好的分數(shù),也會因為挑戰(zhàn)千古難題翻車而不及格;改編作品則是模仿原作的試卷和參考答案,結(jié)合自己的需求(具體來說,比如完全照搬原作做不完,動畫有比原作更好的演出方式,動畫有更好的答案等)自己出題自己作答的過程。
很多人以“島不還原”調(diào)侃約島的二期動畫,但沒有老實依照原作講故事不至于讓它淪落至此。動畫組對原作的惡意才是引發(fā)漫畫黨憤怒的根本原因。有在有限的篇幅將故事講完的要求,對原作以篇章為單位進行刪減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抹殺艾瑪在原作中的功勞,篡改原作寓于劇情和設定的對生命平等的思辨,這樣的刪改是否有些過于“巧妙”?偏偏約定的夢幻島以女孩子當主人公為賣點,白井還公開宣稱他認為女性也有只屬于她們的優(yōu)點。動畫組抹殺艾瑪,是否可以認為是充斥大男子主義的業(yè)界的某種殺雞儆猴呢?或許不應該這么陰謀論,抹殺艾瑪更可能只是一群不讀原作,不看訪談的人,不和掛了名的原作溝通的人的無心之舉,但無意識地忽略艾瑪自己的閃光點,是比有意抹殺它更可悲的事。
“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為分手添加了不可能滿足的前提條件,反而是不離不棄的誓言。那么借由神明的力量,徹底阻斷兩個世界的往來,實現(xiàn)兩個種族的“共存”便有了“愛與和平”之外的另一個含義:兩個存在差異的族群能平等且友好地共存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在現(xiàn)階段這還是個無解問題。因此漫畫從不指望食用兒童和鬼能友好相處,食用兒童和非敵對關系的鬼也鮮有互動,并在一切塵埃落定后第一時間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動畫組則一直試圖讓鬼“討好”食用兒童,包括承認吃人的錯誤,以德報怨地幫食用兒童沖鋒陷陣等,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鬼得到一張“良民證”,才能被允許活著。
異種如何相處是一個容易制造噱頭,卻又非常難講的話題。動畫組硬著頭皮在這上面做文章,我想可能也是不知道如何處理鬼需要人肉維持智慧這一設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這個設定刪了,讓艾瑪直接帶著食用兒童走人完事兒。
最后說一下動畫劇情中一些好的地方吧,其一是讓越獄組集體搬家到了寺廟庇護地,雖然他們搬到那里的原因令人無語。這一想法可以被用于完善我的速通攻略,因為沒有金池反抗軍的增援,艾瑪和雷沒有足夠的人手兼顧守家和尋找七面墻壁,如何躲掉安德魯?shù)耐灰u也是問題。
其二是在最終決戰(zhàn)中,讓越獄組的孩子和菲爾有了更多的表現(xiàn)。
綜上,還是給兩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