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少女反殺性侵犯,報警后卻被捕、還被逼做處女檢查…
今年七月份,埃及一個15歲的少女被公交車司機綁架到野外,拿刀抵住她的后背試圖強奸她,而姑娘巧用智謀奪下刀子,捅了司機幾刀致其死亡,自己成功脫身。

荒郊野嶺,一個十幾歲的姑娘在危急情況下動腦騙過司機、保護自己,實屬不易。不好說是否有防衛(wèi)過當的可能性,但畢竟是司機有錯在先,這種事發(fā)生在其他地方,少女一定會被大贊機智。
然而此案發(fā)生在開羅,劇情走向就完全不同了……

女孩在逃出魔掌后驚魂未定,第一時間去警察局報了案。警方聽了她的遭遇后,卻把她抓了起來,理由是謀殺。
因為姑娘在錄口供時說自己上公車之前在和男友約會,因此這位倒霉的男孩也被認為是嫌疑人之一,同樣遭到逮捕。
最迷幻的是,被抓后不久,她竟然被要求進行童貞測試?!這種檢測一般是為自稱遭到強奸的受害人做的,可明明人家已經說了是強奸未遂,做它的理由是啥?羞辱?而且檢驗是一種侵入性的過程,必然會給她造成二次傷害。

明知這一點還要對少女下狠手的人,不是蠢,是極壞。
這件事已經很惡心了?不,更惡心的還在后面。案件被曝出后,居然很多人在網上罵女孩不檢點。在這些鍵盤俠眼里,受害者的命一點也沒有貞操重要。被綁架,被強奸,是死是活沒關系,蕩婦羞辱是必不可少的佐料。
這名少女的遭遇,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埃及女性生存環(huán)境,和司法機構在處理女性案件時的不平等行為的關注。

埃及和大部分中東國家一樣,同屬于阿拉伯世界。如果??葱侣勀憧赡軙羞@樣的印象:這些地方非常保守,性別不平等現象十分嚴重。
在2017年,聯合國婦女署和promundo的一項針對埃及、黎巴嫩、巴勒斯坦和摩洛哥的調查顯示,如果拿“性別平等男性量表”(Gender Equitable Men scale)來衡量,表中0代表最不平等,3代表最平等,埃及拿了四國中的得分最低。

在調查中,有90%以上的男性同意“男性對家事有最終決定權”,女性中只有58.5%認為自己有這個權力。
男人對自己的女人想打就打、女人最好在家呆著不要工作……埃及的男性習慣于視自己為主人,女性為附庸,所以拿她們怎么樣都不過分。
形成如今這種情況的原因,要追溯到埃及的傳統(tǒng)文化。很長時間以來,埃及的性騷擾都是“正常”操作。從老大爺到小毛孩,都有可能是老油條,他們如同餓狼一般集體撲向女性,然而沒有任何一個咸豬手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問題。

走在開羅的大街上,被搭訕襲胸摸臀簡直太常見,難怪它曾被評為全世界對女性最危險的城市,而所謂有“強奸之都”惡名的德里僅排在第四位。
2008年,埃及一個反性騷擾公益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有83%的埃及女性遭到過性騷擾,其中升級為犯罪的更是不在少數。

報告中還顯示,有98%的非埃及女性受訪者經歷過騷擾。管你是游客、公眾人物還是記者,不要以為自己身份特殊就能逃過一劫。

2011年年初,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女記者洛根(Lara Logan)正在開羅進行電視采訪,不料被200-300名男子包圍,還遭到了一些人的性侵。隨后她被一群婦女救下,才逃脫了暴徒的魔掌。
然而相應的法律卻讓人十分沒有安全感。之前,埃及的法律把“性騷擾”定義為“當一個男人跟隨女性,或者隨意與女性交流性或色情內容”。直到2014年,埃及政府迫于社會團體的壓力,將性騷擾的定義擴大為性暴力等行為,以及加大了處罰力度。
另外,埃及對于女性受害者的羞辱,更是令人發(fā)指。
反殺少女被要求做處女檢查,非常諷刺地體現了埃及傳統(tǒng)文化里的處女情結。看過了數據和事實,你可以很輕易地想象檢測后是怎樣的結果:如果不是處女,那說明這女孩太騷了,有婚前性行為活該被強奸;若是處女,那她光天化日跟男友約會也是不檢點……
在受害者有罪論下,女性怎么做都是錯。
如今全世界的女性運動都在蓬勃發(fā)展,而埃及大部分人卻像住在真空罩子里,做著男尊女卑的春秋大夢。埃及很多年輕人和父輩一樣保守,甚至更加保守,妄想倒退回過去。

在這種現象里插上一腳的不僅有民間力量,還有不少埃及政府要員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比如,極端保守派伊斯蘭主義者阿德爾(Adel Abdel Maqsoud Afifi)說:“當一個女孩讓自己處于這樣的情形之下時,她對自己被強奸負有百分之百的責任?!彼纳矸荩蔷扉L和議員。

埃及還有多少和他一樣的人,實在無法統(tǒng)計。埃及的傳統(tǒng)法律中對女性的保護相當弱,在這些人支配下,怎么去修改法律、保護女性?
2013年,埃及有女性主義者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論在醫(yī)院還是警局,只要受害者提出訴訟,就免不了遭到社會上的指摘,更不要提在國會上推動法律進度了。

“別跟我說怎么穿,讓他們別強奸”
因為缺少警察保護,很多女性開始學習如何自保。很多人出門時干脆帶著刀子:“別擔心我,我武裝好了。”
這把刀子或許能保住性命,卻無法保證其他權益。面對暴徒,要么你死,要么我活,活下來也要面臨各種折磨。埃及女性只剩下這一步可走了嗎?

“男人,控制你自己,別控制女人”
針對那起反殺案,目前地方法官仍在調查取證,等待獲得法醫(yī)報告;在此之前,少女仍然處于被拘留狀態(tài)。她會以什么罪名被起訴、是否會被判刑等等,一切都是未知數。
不幸中的萬幸是,由于這起案件的特殊性,埃及很多民眾紛紛為她發(fā)聲。
而且負責少女案件的辯護律師也很厲害。律師表示,如果無法避免被起訴,那么希望當事人的罪名是所謂的“榮譽謀殺”(honour killing)而非謀殺。
“榮譽謀殺”,聽起來或許有些耳熟?它常常出現在印度一些新聞里,女性一旦遭到強奸或是做了讓“家族蒙羞”的事,有些男性親屬會殺死她們以證清白(什么鬼思路)。
在埃及也有這樣的概念,如果男性能證明自己殺人是為了榮譽,那么即使是手刃血親,法律上也會從輕處理。
“如果男性被告說自己是榮譽殺人,那么法律一般會把他的情感情況考慮在內,這是非常重男輕女的做法。因為這一點還沒有被運用到女性身上過。”律師解釋道。
正是如此,榮譽謀殺代表著深深的性別歧視,每次出現都讓人渾身不舒服。社會活動者對此深惡痛絕,希望趕緊拋棄這個奇葩規(guī)定。

但這一次,榮譽殺人的概念則被律師巧妙地利用,搞起了大反轉。目前他們努力的方向,就是一旦打起官司,要讓法官相信少女的行為也屬于“榮譽殺人”,從而減輕刑罰。
沒毛病啊,為了保護自己、捍衛(wèi)尊嚴和人格而采取防衛(wèi)手段,難道不比莫名其妙殺死女性的行為更符合邏輯?
除了辯護律師,很多女性權利組織也主動向女孩提供法律援助,要求從寬處理。在厭女情節(jié)非常普遍的埃及,假如這起官司的最后判決對女性有利,那么一定會極大地推動埃及性別平權的道路。
女性主義研究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Mozn Hassan說:“這是第一次,女孩在面對強奸犯時的自我防衛(wèi)導致對方死亡。如果法院站在她這邊,那么這會是埃及司法系統(tǒng)中一個歷史性的案例。”
在埃及,推動平權的這條路任重道遠;這名少女的英勇機智和人們的努力,成為鼓舞大家前進的一點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