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鑒賞4 —高橋蟲麻呂《春三月,諸卿大夫等下難波時歌并反歌》

白雲(yún)の龍?zhí)铯紊饯?瀧の上の小椋の嶺に 咲き撓る桜の花は 山高み風(fēng)し止まねば 春雨の継ぎてし降れば 上枝は散り過ぎにけり 下枝に殘れる花は 暫しくは散り勿亂ひそ 草枕旅行く君が帰り來る迄
龍?zhí)锷街酗w流急,小椋嶺上櫻花綻。山巒高聳風(fēng)不歇,春雨淅瀝連日延。上枝花落難挽留,下枝殘花尚可見。暫留殘花莫亂舞,待君行旅折身旋
反歌:我が行きは七日は過ぎじ 龍?zhí)飶─妞岽摔位à蝻L(fēng)に莫散らし
我等行旅限七日,風(fēng)神莫使櫻花散——高橋蟲麻呂《春三月,諸卿大夫等下難波時歌并反歌》?
高橋蟲麻呂,生卒年未詳,是8世紀(jì)初奈良朝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作品取材于民間傳說,代表作品《詠水江蒲島郎歌》、《詠勝鹿真間娘子歌》、《見菟原處女墓歌》特色鮮明,是研究上古史的珍貴資料。蟲麻呂雖然不像柿本人麻呂、山部赤人、山上憶良、大伴家持等“萬葉網(wǎng)紅”一樣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平心而論其作品的描寫手法和意境塑造頗有圈點之處,或許日后還會多講講他。
高橋此歌描述的是藤原宇合作為“知造難波宮事”而前往難波的途中。據(jù)《續(xù)日本紀(jì)》記載,神龜三年(726)冬10月:“庚午,以式部卿從三位藤原朝臣宇合,為知造難波宮事。陪從無位諸王,六位已上,才藝長上并雜色人,難波宮官人,郡司已上,賜祿,各有差?!彪y波宮的工期為725~732年,詠歌時間應(yīng)該位于這段時間的某個三月春天。
宇合是藤原不比等的第三子,藤原式家之祖,從能陪侍于此等頂級貴族身邊,看得出高橋蟲麻呂必有才情過人之處(蟲麻呂被認(rèn)為在宇合于719~723年擔(dān)任常陸國國守期間參與了《常陸國風(fēng)土記》的編寫)。在這首長歌中,我們可以看到蟲麻呂靈活運用了對句(上枝は散り過ぎにけり 下枝に殘れる花は)、枕詞(草枕旅行く君が)、掛詞(白雲(yún)の龍?zhí)铯紊饯?,“たつ”掛“龍”和“立つ”)的修辭手法,而鋪陳式的景物描寫也讓全歌色彩斑斕意趣橫生。
龍?zhí)锷轿挥诖蠛蛧c河內(nèi)國的交界處,三月初春,雨水已經(jīng)漸漸光顧東瀛列島。龍?zhí)锷缴习自朴朴疲髑宄憾募蓖鹑羲橛?,如酥潤雨滋養(yǎng)得粉櫻燦若朝霞。山風(fēng)鼓動,高處樹枝的花兒簌簌而下,漫天花雨紛紛揚揚,只有低處尚有芳菲頑強(qiáng)地屹立枝頭。
“我們的旅行只有七天,龍?zhí)飶┭剑俳o這櫻花數(shù)天時日吧,只消得我們旅畢歸來便是?!笨v為貴胄,面對自然之神依舊謙遜儒雅。對神道教而言,萬物有靈,人神共處是饒有趣味的宗教話題。而欣賞櫻花的艷麗長存,而非后世的落英向死而生,這也是奈良朝美學(xué)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