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 李翰祥《三十年細說從頭》摘抄 - 劇本篇
《翠翠》的原劇本是楊彥岐改編自沈從文的名著——《邊城》,鄉(xiāng)土氣息非常濃厚。
(戲里)老大是個沉默寡言的人(鮑方飾),對翠翠是暗戀,見了面連響都不敢響;老二(嚴俊兼飾)和哥哥的性格正相反,既活潑又風(fēng)趣,時時和翠翠來個“月下對口”什么的。戲里有十多支歌,因為詞是絕妙的好詞,曲又清新悅耳,所以相當流行過一陣子。作曲是葉純之,作詞是李雋青,都是個中老手。李先生謝世有年,至今寫歌詞的大家,據(jù)我看還沒有幾個趕得上他。
雋青先生不只寫歌詞,還每天躺在大煙榻上陪著李老板(永華李祖永)研究劇本。雋青先生為人特別隨和,李老板怎么說怎么是。老板若說煤是黑的,他馬上隨聲附和:“天經(jīng)地義”。老板說煤是白的,他也跟著改口說:“不是門前雪,就是煤上霜。“接下來的一定是老板哈哈大笑。雋青先生明知老板拿他開心,但一樣裝傻充愣,若無其事。就在這樣打著哈哈湊著趣的日子里改好了《翠翠》的劇本(等于重寫)。等油印好之后,老板越看越滿意,雋青先生當然也就連連贊好,拍節(jié)擊賞。你看看這樣的劇本誰敢改?好嘛!我就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不只改頭換面,簡直脫胎換骨。首先就是我出主意把原來叫《邊城》的片名改成了《翠翠》。可不是嘛,林黛做了三四年的紙上明星,第一部主演《邊城》,什么《邊城》?誰是《邊城》?當然《翠翠》好了,林黛就是《翠翠》,《翠翠》就是林黛。嚴二爺(嚴?。┌堰@意見交給李雋青,李雋青交給李老板。祖永先生琢磨了半天,吸了兩筒大煙都沒決定,最后一看煙槍上的翡翠煙嘴:“好,翠,翠好!就叫《翠翠》吧?!彪h青先生馬上附和:“對,翠好,好極了,就叫《翠翠》吧,太好了,不能再好了?!?/p>
翠字當然好了,不然我怎么會和張翠英結(jié)婚呢?
(我)再把我的見解(劇本缺少原作里的泥土氣息)和李祖永先生講了講,他很驚異于我對《邊城》原著熟悉之外,對《邊城》作者的身世更熟悉。
李老板把槍(煙槍,不是盒子炮)放下之后,閉上眼睛養(yǎng)了好一陣子神,驀地坐起身,用眼睛盯了我半天:“李翰祥,以前不是我開出儂個,是伊拉開除儂個?,F(xiàn)在伊拉全跑了,儂反而轉(zhuǎn)來了。好,不錯,儂不錯!《翠翠》的本子是我改過的,不過,你覺得不合適,自管改,弗要客氣!”
我才不會客氣呢!就這樣,我大膽地胡刪亂改一通。每天把我改好的本子,一張張交給嚴二爺,他再在上面用筆畫橫線(每條橫線就是一個鏡頭)。逢到爺爺、翠翠,或者老二的戲和對話,他就眉開眼笑地畫得多幾道兒;遇見老大的就一板臉,橫三豎四地亂畫一通。好嘛!原來他把老大的對白全給刪了。這也難怪他,因為演老大的不是嚴家班底兒的,而是劉蘇的丈夫、鮑起靜的爸爺——鮑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