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拾貝】第007期:圖解筆畫很多的那些漢字

上圖這個字172畫
先把172號筆畫之王置頂,讓大家瞻仰一會兒,然后再趣談。
提醒一下,上圖是大家能在網(wǎng)上找到的這個字的最清晰版本。因為,我用人工智能把它放大了4倍,看起來還不失真。
不過這個字,真的是不認識。
但研究漢字,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朗讀愛好者,每天與文字打交道,更應(yīng)該與文字做朋友。做朋友的方式之一,就是研究?;蛟唬_眼界。
小時候?qū)W寫字,覺得筆畫最多的字之一就是“鼎”了。后來學(xué)五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它是個簡碼,只需要點擊鍵盤上hnd三個字母,就能把這個字打出來。當時覺得好神奇呀!
其實,日常能使用到的漢字,比“鼎”筆畫多的還有,但似乎筆畫越多,使用的頻率越小。雖然計算機打字的普及,大大減輕了我們書寫的困難,但我們還是看到筆畫多的字會頭疼。

簡體漢字中,最多的可能是“齉”,36畫。齉,看字的構(gòu)成我們大致上就能明白啥意思。我們說最近有點感冒,鼻子齉齉的,應(yīng)該就是這個字啦。這個字讀nàng,就是鼻子不通氣,發(fā)音不清。如:齉鼻子;鼻子發(fā)齉。
這還是正規(guī)漢字。如果把民間的造字也加上,那么筆畫之多就有點不可思議了。像本文頭頂這個字,高達172畫,堪稱漢字筆畫王了!
比如吃貨去西安,必須要面對一個字,這個字讀作biáng,這種面叫“biángbiáng面”,電腦打不出來,但是可以寫出來。而且還有一個口訣:
一點上了天,黃河兩道彎。
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
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
當中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
掛個勾勾串麻糖,坐著車車逛咸陽。
這個算是民間造字中知名度最高的吧!筆畫也很多,共57筆。

“biáng”的讀音,應(yīng)該是個擬聲詞,比如面在制作時候,在案板上會發(fā)出biáng biáng的聲音;吃貨沒吃相地吃的時候,嘴里也會biáng-biáng的聲音吧。
這個字的語音也是多樣的。我現(xiàn)在標著2聲,但也有標4聲的。無所謂了,反正這個字只有方言在說,沒有普通話音的。
其實,在漢字的筆畫大咖里,“biáng”只是個小弟,不入流!
比它牛的多、筆畫多的,多的是。除了頭頂那個混世魔王以外,還有這個雷人的:

讀音léi,通過重復(fù),高達160畫。好雷人?。?/span>
《集韻》中解釋,這就是“雷” 的古字。
看看這個字就知道古人對打雷有多害怕吧!

讀音hou you,也是“ 雷”的古字,讀音“猴郵”,一字雙音,是不是有點突破了你的認知?
燒腦啊!
居然是一字雙音!
別急,后面還有好幾個一字雙音的“雙頭怪”呢!
這個字由16個田字和8個回字組成,共128畫。

Taito,84畫。這又是一個“雙頭怪”,讀音“胎托”。
由三個繁體“龍”和三個繁體“云”組成。
一說中國古字,表示龍在飛翔。
一說日本漢字,收錄于日本的TRON計劃。

古時“賊”字的另一種寫法,59畫,土話讀zhui,普通話讀“zéi”,意為“盜賊”。
看,古代當個賊也挺不容易的。
要把自己的稱號寫好,也得費一番工夫。

Pia,72畫。
這可不是小沈陽口中的PiaPia,這也是“賊”的一種寫法,也可讀zéi。
這個也有寫法口訣:
“一點一橫長,二字口四方,亂絲兩邊擺,當中牛馬羊,心在底,月在旁,張飛騙馬一桿槍,日月落在山尖上?!?/span>

這個也讀pia。
口訣:一點一橫長,一飄飄南洋,兩邊絲繞繞,言字下面馬牛羊,心字來打底,月字來幫忙,打個金鉤掛衣裳,扔塊石頭飄過墻。

讀作qūmó,意思為“驅(qū)魔”,64畫。

這四條龍組合起來讀zhé,也是64畫。
你讀一下,龍龍龍龍……,聽著啰嗦吧?對,它就是“啰嗦”的意思。
最后,送大家一幅“招財進寶”圖吧。恭喜發(fā)財!
以前你可能覺得它筆畫多,現(xiàn)在,是不是覺得它“弱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