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二陽”洶洶后,新冠將以這樣的方式落幕

2023-05-19 09:19 作者:返樸科普  | 我要投稿

去年年底經(jīng)歷第一波疫情高峰,公眾切身體會到“新冠決不是大號流感”;今年“五一”前后“二陽”來臨,局面截然不同,多數(shù)感染者再次發(fā)現(xiàn)“新冠決不是大號流感”,只是兩個“決不是”意義迥異。


撰文 | 王晨光(生物學博士、前協(xié)和醫(yī)學院教授)


五一長假前后,中國暴發(fā)新一輪新冠疫情, “二陽”之音不絕于耳,并且身邊去年底沒被感染過的“幸存者”終于也紛紛中招;小范圍的調(diào)查顯示,假日后兩周內(nèi),再次感染的比例高達30%以上。這輪感染的癥狀普遍比第一輪感染輕微,同時也會有更多的無癥狀感染者,因此實際感染比例會更高。5月16日,北京疾控中心發(fā)布的疫情周報顯示,新冠連續(xù)兩周超越流感,重回法定傳染病病種排名第一的位置。

此時距離中國去年底經(jīng)歷的第一輪疫情全面暴發(fā)僅半年之久,那一輪據(jù)估計感染人數(shù)高達12億。

和去年底相比,這輪疫情并未引起太強烈的關注。即使被感染,大多數(shù)人也都能夠坦然以對。不少人在之前的清明假期感染了甲流,連續(xù)兩次感染的經(jīng)歷讓人可以在直觀感受上對比流感和新冠,一些人給出結論:新冠感染嚴重程度不如流感。

盡管如此,歷經(jīng)三年新冠防疫的人們心頭仍不免存疑:新一輪疫情的出現(xiàn)是因為病毒變異了,還是因為我們初次感染后體內(nèi)建立的保護機制消失了?兩次感染高峰的間隔只有6個月,下次高峰何時到來?后面會不會有毒力更強、致病性更嚴重的毒株出現(xiàn)?

在疫情預測方面,“以史為鑒”有時也成立。追蹤歷史上其它冠狀病毒與人類共處的歷史,可以幫助解答以上問題。



感冒,并沒有你想象的那樣溫和

◆ ?◆ ?◆


自新冠疫情出現(xiàn)以來,生物醫(yī)學界和公共衛(wèi)生界的專家們就在討論新冠病毒發(fā)展的各種可能性,一些專家給出令人不安的預測,那就是將來某一天新冠病毒的新變異將會更致命。這些預測的負面效應在民眾中不斷被放大,演變?yōu)槿攴酪咧忻癖姷膿暮涂只拧?/p>

但這些預測并不符合生物的演化規(guī)律。對比新冠疫情不同階段主導疫情的變異株,沒有證據(jù)表明新冠病毒被更具危害性的變異株所取代;從進化的角度看,殺死人類宿主或者讓宿主重病失去社交能力并不符合新冠病毒的“意愿”,因此那些不再引發(fā)嚴重后果的變異株更容易得到傳播。

如何判斷未來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一些證據(jù)表明,奧密克戎毒株比之前的流行株導致感染的嚴重程度減弱,比如在動物實驗中觀察到奧密克戎更傾向于感染上呼吸道等。但也有基于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初次感染者感染不同毒株的對比研究表明,感染奧密克戎后的重癥轉(zhuǎn)化率并不比德爾塔及之前的毒株有顯著降低。不少專家由此悲觀地斷定新冠病毒再弱也是大號的流感,意思是比流感嚴重。

與這一悲觀預測不同,筆者認為新冠病毒最終將變成第五種地方性冠狀病毒,成為普通感冒病毒的一員。

許多人都知道,流感每年在全世界造成數(shù)十萬人死亡。過去百年來,致死人數(shù)達百萬乃至千萬級別的流感發(fā)生過不止一次,包括最著名的1918年大流感,至少5000萬人因此喪命。

普通感冒會不會導致如此嚴重的重癥和死亡?

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普通感冒(下稱“感冒”,區(qū)別于流感)和流感的區(qū)別。流感是一類非常相似的病毒感染引發(fā)的;而感冒則是多種癥狀的組合,包括咳嗽、打噴嚏、流涕、疲倦等,也可能伴有發(fā)燒,通常是低燒。感冒不是單一病原引起的感染疾病,引發(fā)感冒的呼吸道病毒多達數(shù)百種。其中最主要的是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除此之外還包括四種冠狀病毒。

感冒給人的印象是比較溫和,不需要治療,幾天內(nèi)即可自愈,也很少看到媒體、醫(yī)療機構和政府發(fā)布感冒的警示。但這并不意味著感冒不會導致重癥和死亡,只是其不像流感被納入健康機構的密切監(jiān)控和統(tǒng)計而已。感染鼻病毒或其它導致感冒癥狀的病毒對特殊群體來說可能有嚴重后果,在有基礎疾病者及老年人身上,感冒同樣可以加重基礎疾病、誘發(fā)并發(fā)癥并造成死亡,正如我們現(xiàn)在熟知的新冠病毒一樣。

有些感冒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對幼兒的致死性甚至超過新冠病毒感染;感冒病毒中的腺病毒,還可以引起全身癥狀,包括胃腸道、泌尿道和肝臟。另外,感冒繼發(fā)的肺部細菌并發(fā)感染和肺炎,是感冒導致死亡的主要方式(流感病毒感染后也是如此)。

流感有專用疫苗和針對病毒的藥物,在很大程度上可預防病毒感染和減輕癥狀。鑒于感冒病毒的多元性,除了緩解癥狀的藥物,并沒有針對所有感冒病毒的簡單醫(yī)療方案。如果按照記錄流感或者新冠死亡的方式來記錄感冒死亡,每年的感冒死亡數(shù)字也會是驚人的。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為例,全球5歲以下幼兒的全因死亡中,有大約2%是因為感染該病毒;不滿周歲的嬰兒,每年約有10萬到20萬死于該病毒感染。

伴有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每年因RSV感染死亡的數(shù)字更是遠超嬰幼兒。根據(jù)一些研究,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感染RSV后重癥及住院率約為3%至10%。這個群體的重癥死亡率也較高,通常在2%到10%之間。

由此可見,一種疾病在全球范圍內(nèi)引發(fā)的死亡數(shù)字,與大眾的感性認識往往會有極大的偏差。對于大多數(shù)免疫系統(tǒng)健全的人來說,感冒病毒確實表現(xiàn)得很溫和,那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已經(jīng)熟悉它,免疫系統(tǒng)能夠較為從容地對付它。


四方面證據(jù)表明新冠正在往普通感冒演變

◆ ?◆ ?◆


首先是疫情流調(diào)數(shù)據(jù)。去年9月份,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稱,當年4 至 6 月,因新冠住院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從德爾塔變異株主導疫情期間的15.1% 下降至 4.9%,而普通年份的流感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在5%-12%之間。

全球還有多項類似的研究得出一致的結論,那就是新冠感染的住院死亡風險隨著疫情發(fā)展逐步降低。對于老年人和患有多種基礎疾病的人來說,現(xiàn)階段的住院比例和死亡風險仍然很高,但這種風險并不是新冠病毒感染獨有的,常見流感和普通感冒等多種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并發(fā)癥死亡也是如此。

其次是再感染的癥狀演變。當奧密克戎毒株于2021年底開始在全球傳播時,人們便注意到感染后的癥狀和之前的感染有明顯的不同。總體而言,奧密克戎感染帶來的癥狀更輕微,更像是普通感冒。典型癥狀為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涕,部分出現(xiàn)輕微腹瀉,而之前的標志性癥狀如發(fā)燒、咳嗽和嗅覺喪失則大大減少。

這些癥狀變化的背后原因是復雜的,有病毒自身的原因,也跟之前感染或有效疫苗接種有關。從病毒自身看,奧密克戎的出現(xiàn)是新冠病毒隨機突變的結果,而成為流行株是選擇的結果,感染上呼吸道、引起輕癥的變異會占據(jù)主導地位。而隨著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種人群的擴大,人群免疫基礎逐步提升,感染上呼吸道的變異得以長期存在。

基于歐美等地的多項研究,上述癥狀的變化在完成mRNA疫苗接種的人身上表現(xiàn)更為明顯。中國去年底首次大規(guī)模疫情中,盡管主導毒株也是奧密克戎,感染后的癥狀卻有不同,和歐美前期疫情(未接種疫苗和首次感染)更為接近,多數(shù)人表現(xiàn)為高燒、咳嗽等癥狀。而今年五一假期的第二波疫情中,再感染者幾乎都表現(xiàn)為輕癥,短時的低燒、肌肉酸痛、打噴嚏和流鼻涕等。這些癥狀和普通感冒幾乎沒有區(qū)別。

還有一個關鍵證據(jù)來自對其它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的分析。

1890年,俄羅斯暴發(fā)流感,隨后兩年連續(xù)兩度暴發(fā)疫情并造成全球傳播,死亡人數(shù)超過百萬。盡管當時被認為是流感,但當時零星的文字記載顯示一些患者具有神經(jīng)癥狀,還有患者出現(xiàn)腹瀉和嗅覺喪失等非典型流感癥狀。

這些癥狀表現(xiàn)同過去三年多的新冠感染有相當大的重疊度,有研究人員據(jù)此推測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被記錄的冠狀病毒引發(fā)的疫情(而不是流感)。確定的信息是:這款被命名為OC42的冠狀病毒在1967年被分離鑒定時,已經(jīng)是普通感冒病毒中的一種。

2003年SARS和剛經(jīng)歷過的新冠疫情(尤其是后者),讓大眾得以對冠狀病毒有所了解。這之前,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類群中有四種冠狀病毒鮮為人知,包括229E、OC43、NL63 和 HKU1。和其它感冒病毒一樣,冠狀病毒也是通過咳嗽和打噴嚏經(jīng)呼吸道傳播,它們會導致成人輕度上呼吸道疾病。

這些感染后無癥狀或者癥狀輕微的冠狀病毒是“生來如此”嗎?非也,在嬰幼兒、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中,它們有時可能會導致危及生命的細支氣管炎和肺炎。除了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外,它們還可能導致腸道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這幾種冠狀病毒每 2-3 年就會流行一次,人一生中會多次被感染,表明這類病毒感染難以誘導終身或長期的保護性免疫(這里面既有病毒變異的因素,也有人體感染形成的免疫性保護隨時間衰減的因素)。

中國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員在2003年SARS疫情后分析了這四種引起感冒的冠狀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情況。在檢測的 794 份血液樣本中,765份IgG呈陽性,超過70%的受檢人感染過四種冠狀病毒。

這四種感冒冠狀病毒都是近幾十年分離和鑒定的,它們在歷史上何時開始感染人類、是否引起過重大疫情、是否也經(jīng)歷了毒力從強至弱的一個過程?這些問題由于缺乏直接證據(jù)而難有明確答案。對流感病毒的跟蹤分析則可以部分驗證我們的觀點:通過對1918流感大流行中感染者骸骨攜帶的病毒序列的分析,發(fā)現(xiàn)這種流感病毒從未消失,1957、1968和2009年流感疫情中都有它的影子。

最后一個證據(jù)是新冠感染年齡組的遷移。

中國疾控中心的這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那就是導致感冒的四種冠狀病毒,人們首次感染的時間幾乎都是在兒童期間。6歲之前隨著年齡增長,感染的比例逐漸增加并達到平臺期,成年人沒有一例檢測到首次感染(指標為IgM)。這種現(xiàn)象是病毒演變史的體現(xiàn),新冠病毒也必將遵循這一模式:新發(fā)感染將只發(fā)生在嬰幼兒中,成年人則每隔一段時間被感染一次。和其它感冒冠狀病毒感染一樣,健康成年人的感染通常是輕微的。

就新冠病毒未來的流行模式,另有研究進行了模型預估,結論是隨著疫情的擴大和更多兒童被感染,新冠嚴重程度將和普通感冒將趨向一致。



弱勢群體依然需要特殊保護

◆ ?◆ ?◆


疫情之初,許多專家拿新冠的感染死亡率和流感比較,從而得出“新冠將來會是一個大號流感”的結論,這其實是不合理的,作為一種首次面世的新病毒,幾乎沒有人對它有抵抗力,死亡人數(shù)多是因為感染基數(shù)大和免疫水平低導致首次感染的重癥率高。

另外,流感的病死率計算是基于預估感染數(shù),前期的新冠病死率是基于實際檢測陽性數(shù),武漢疫情后,血清學數(shù)據(jù)證明實際感染人數(shù)至少是檢測報告病例數(shù)的10倍,這還是在大規(guī)模檢測情況之下的。此外,流感數(shù)據(jù)還是基于大規(guī)模疫苗接種的,但全球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依然有數(shù)十萬人。另外一些指標更有可比性,那就是感染住院率和住院患者死亡率。已經(jīng)有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新冠這兩項指標均比流感低,以后將會更低。

輕癥和無癥狀將會是疫情結束后未來新冠感染的主要方向,但如同其它呼吸道傳染病,保護高危人群依然是新冠防護的重點。高效疫苗的引進和普及接種可以讓高風險人群免于感染和重癥轉(zhuǎn)化;把預防重癥轉(zhuǎn)化和死亡有效率近90%的抗病毒特效藥納入醫(yī)保,將會挽救更多生命。

古語云“大疫不過三”,新冠疫情已歷三年半、并進入第五個年頭,全球各地防控疫情的限制措施逐漸被取消,但疫情何時結束依然是很多人的心頭之問。筆者于2021年寫過一篇預測文章,其中的結論至今依然成立:正如1918流感大流行的終結,群體免疫也必將是新冠疫情結束的前提,無論免疫來自自然感染還是疫苗接種。但疫情的終結并不意味著病毒被徹底消滅而消失,隨著變異毒株的毒性逐漸減弱和群體免疫水平的提升,新冠病毒最終將成為感冒病毒中冠狀病毒的新成員。


參考文獻

[1] Stacey Adjei S, et al. Mortality Risk Among Patients Hospitalized Primarily for COVID-19 During the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 Pandemic Periods - United States, April 2020-June 202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2 Sep 16;71(37):1182-1189.

[2] Zhou W et al. First infection by all four non-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human coronaviruses takes place during childhood.BMC Infect Dis. 2013 Sep 16;13:433

[3] Lavine JS et al.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overn the transition of COVID-19 to endemicity.Science. 2021 Feb 12;371(6530):741-745.

[4] Patrick DM, et al. An Outbreak of Human Coronavirus OC43 Infection and Serological Cross-reactivity with SARS Coronavirus.Can J Infect Dis Med Microbiol. 2006 Nov;17(6):330-336.


本文受科普中國·星空計劃項目扶持 出品:中國科協(xié)科普部 監(jiān)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二陽”洶洶后,新冠將以這樣的方式落幕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蒙自县| 西乌珠穆沁旗| 鸡东县| 西安市| 江华| 望奎县| 城固县| 梁山县| 松溪县| 溧水县| 泸水县| 饶平县| 郁南县| 湖州市| 清水河县| 镇原县| 成安县| 周宁县| 连平县| 大宁县| 桐梓县| 宝鸡市| 利津县| 金川县| 黄石市| 于田县| 巨鹿县| 文化| 静海县| 加查县| 寿阳县| 丹棱县| 牙克石市| 改则县| 通州区| 成都市| 通海县| 北票市| 闵行区| 陵水|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