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TCL宣布7月相繼提價,彩電下半年將迎漲價潮?

這一輪因為玻璃基板、關鍵零部件,以及企業(yè)綜合運營成本的上漲,帶動液晶面板價格走高,從而催生電視零售價格的上漲,是否會在今年下半年啟動并持續(xù)到年底,尚不清楚。但,從京東方與TCL電視兩家產業(yè)鏈上下企業(yè)動作、傳遞的信息看,概率很大。
孔余||撰寫
一輪漲價潮,正在彩電產業(yè)從上游供應商向下游品牌商加速襲來,這是否會構成今年下半年彩電市場的漲價大潮?答案還不是非常清楚。
6月27日,京東方晶芯公司宣布,于7月1日起對京東方的MLED面板產品漲價,但對于具體漲幅并未透露,大概率是“一企一出廠價”策略。對于漲價原因,京東方晶芯給出了包括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生產成本急劇上升,還有相關運營成本如運輸成本增長,企業(yè)為了降本增效,不得不漲價。
業(yè)內人士分析,京東方對于MLED面板的漲幅不會太大,應該在5%以內,可以說是適度上漲。這也是繼今年5月之后,京東方晶芯對于MLED面板的第二次漲價,全面釋放出企業(yè)的經營成本壓力仍然偏大,主要是來自更上游的材料成本上漲。
更早些時候,TCL電視宣布,于7月1日起全線產品漲價。整體漲幅在15%-20%左右。同時TCL電視也提醒,未來將會視成本變化情況調整產品價格。也就是說,電視還存在繼續(xù)上漲,或者下跌的可能。
對于漲價原因,TCL電視給出的因素則包括:屏幕供應緊張,LCD面板全線上漲。今年5月起,全球多家玻璃基板原材料已經上漲20%以上。而且預計7月份價格還將會繼續(xù)上漲,比如50寸以上產品漲幅或接近20%,導致屏幕和關鍵原材料價格上漲,將會持續(xù)到今年底。
由此可見,TCL方面對于電視機的市場價格走勢,還是給出了一輪穩(wěn)步看漲的預期。因為,TCL電視的上游是擁有中國液晶面板雙雄之一的TCL華星。疊加京東方漲價的動作,基本可以確定的是,來自上游的液晶面板企業(yè)已經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持續(xù)價格上漲的勢頭。
LED面板產業(yè)的漲價并非個案。作為LED封裝的東山精密在今年5月漲價之后,又于6月下旬宣布,于7月1日起再度漲價,漲幅從10%-15%不等。在漲價聯絡函中,東山精密還公開表示:自2022年起,封裝行業(yè)陷入了非理性的低價惡性競爭泥潭,長期的低價競爭完全背離正常的市場邏輯,導致上游芯片和中游封裝廠舉步維艱。
早在今年3月份,海信電視、創(chuàng)維電視也相繼實施漲價動作,并對商家發(fā)出了漲價函。在當時的市場環(huán)境和消費需求背景下,這2家企業(yè)的漲價動作并未引發(fā)行業(yè)的關注,也沒有將漲價動作體現在彩電的終端市場銷售價格上。此次,作為彩電產業(yè)上游龍頭的京東方,以及下游龍頭的TCL幾乎同時宣布于7月漲價,這讓外界意識到液晶電視上游的面板等相關環(huán)節(jié)的企業(yè)經營壓力巨大,已經到了必須要通過漲價才能保持經營和發(fā)展的緊要關頭。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2023年下半年彩電市場將在家電行業(yè)率先開啟一輪漲價潮?現階段,來自于市場消費端的需求,以及相關彩電廠商的經營和競爭壓力,又能否支撐彩電的硬性漲價?家電圈認為,彩電行業(yè)的相關供應商和品牌商選擇在下半年同時啟動一輪漲價動作,更多是自身的經營能力已經無法承載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而且,在這一輪的液晶面板漲價過程中,還有來自玻璃基板等海外供應鏈企業(yè)的因素,難以完全內部消化。
由此,在彩電產業(yè)鏈經營成本等壓力一層層傳導過程中,從液晶面板供應商、彩電整機制造商,到彩電經銷商必然會相繼啟動漲價動作,最終拉動彩電產品的終端市場漲價,但上漲幅度,以及漲價速度不會很快,很猛烈。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彩電市場的價格競爭不會減少,一些特價和低價彩電產品也會階段性出現,用于搶奪終端市場的用戶需求。最終,彩電市場的價格戰(zhàn)將會更多的出現在大屏電視上。
====
家電圈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