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s with Morrie》②
第四個星期二——談?wù)撍劳?/strong>
1.“我們就從這里開始吧,莫里說?!懊總€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是沒人愿意相信這一事實?!?/span>
2.“事實是,米奇,”他說,“一旦你學(xué)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xué)會了怎樣去活”。
3.你患病前對死亡想得多嗎?我問。
“不,”莫里笑笑。“我和別人一樣。我曾在精力旺盛時對一個朋友說過,‘我將成為你所見到的最最健康的老人!’”
你那時多大?
“六十幾歲?!?/span>
你挺樂觀的。
“為什么不?正像我所說的,沒人真的相信自己會死。”
可每個人都知道有人在死去,我說。為什么思考死亡這個問題就這么難呢?
“這是因為,”莫里說,“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活在夢里。我們并沒有真正地在體驗世界,我們處于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做著自以為該做的事?!?/span>
第五個星期二——談?wù)摷彝?/span>
1.“事實上,如果沒有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我得病后對這一點更深有體會。如果你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愛撫、照顧和關(guān)心,你擁有的東西便少得可憐。愛是至高無上的,正如我們的大詩人奧登說的那樣,‘相愛或者死亡?!?/span>
2.“假設(shè)我離了婚,或一個人生活,或沒有孩子。這疾病——我所經(jīng)受的這種疾病——就會更加難以忍受。我不敢肯定我是否應(yīng)付得了它。當(dāng)然,會有人來探望的,朋友,同事。但他們和不會離去的家人是不一樣的。這跟有一個始終關(guān)心著你、和你形影不離的人不是一回事?!?/p>
“這就是家庭的部分涵義,不僅僅是愛,而且還告訴別人有人守護著你。這是我母親去世時我最想得到的——我稱它為‘心理安全’——知道有一個家在守護著你。只有家庭能給予你這種感覺。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span>
3.生育后代是列在我目錄上的問題之一——一個在生活中必須盡早予以考慮的問題。我對莫里談了我們這一代人在生育孩子上的矛盾心理,我們視為自己事業(yè)上的絆腳石,覺得他們在迫使我們干那些本不愿干的“家長”活兒。我承認(rèn)我也有這樣的情緒。
“每當(dāng)有人問我要不要生孩子時,我從不告訴他們該怎么做,”莫里望著大兒子的照片說。“我只說,‘在生孩子這件事上是沒有經(jīng)驗可循的?!褪沁@么回事。也沒有任何東西能替代它。你和朋友無法做這事,你和情人也無法做這事。如果你想體驗怎樣對另一個人承擔(dān)起責(zé)任,想學(xué)會如何全身心地去愛的話,那么你就應(yīng)該有孩子?!?/span>
第六個星期二——談?wù)摳星?/span>
1.“是的,超脫自我。這非常重要——不僅對我這個快要死的人是這樣,對像你這樣完全健康的人也是如此。要學(xué)會超脫?!?/p>
他睜開眼睛,長長地吐了口氣?!澳阒婪鸾淌窃趺凑f的?別庸人自擾,一切皆是空?!?/span>
那么,如果超脫的話又該怎么做呢?
“接受所有的感情——對女人的愛戀,對親人的悲傷,或像我所經(jīng)歷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懼和痛苦。如果你逃避這些感情——不讓自己去感受、經(jīng)歷——你就永遠(yuǎn)超脫不了,因為你始終心存恐懼。你害怕痛苦,害怕悲傷,害怕愛必須承受的感情傷害?!?/span>
“可你一旦投入進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地體驗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傷。只有到那時你才能說,‘好吧,我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這份感情,我已經(jīng)認(rèn)識了這份感情,現(xiàn)在我需要暫時超越它’?!?/span>
2.我在想,日常生活中是多么地需要這樣的感情處理。我們常感到孤獨,有時孤獨得想哭,但我們卻不讓眼淚淌下來,因為我們覺得不該哭泣。有時我們從心里對伴侶涌起一股愛的激流,但我們卻不去表達(dá),因為我們害怕那些話語可能會帶來的傷害。
莫里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打開水龍頭,用感情來沖洗。它不會傷害你。它只會幫助你。如果你不拒絕恐懼的進入,如果你把它當(dāng)作一件常穿的襯衣穿上,那么你就能對自己說,“好吧,這僅僅是恐懼,我不必受它的支配。我能直面它。
第七個星期二——談?wù)搶λダ系目謶?/strong>
1.“這就像重新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dāng)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p>
“事實上,當(dāng)母親摟抱我們,輕搖我們,撫摸我們時——我們沒人嫌這份呵護太多,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渴望回到完全由人照顧的年代去——這是一種無保留的愛,無保留的呵護。許多人都缺少這份愛。”
2.“而且,年輕人還不夠明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很有限。如果你對生活一無所知的話,你還愿意一天天過下去嗎?當(dāng)人們在影響你,對你說使用這種香水可以變得漂亮,或穿這條牛仔褲可以變得性感時,你往往就相信了。其實那都是胡扯。”
3.你從來沒有害怕過變老?我問。
“米奇,我樂于接受老?!?/span>
樂于接受?
“這很簡單。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yuǎn)是二十二歲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壞事,當(dāng)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后,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span>
是啊,我說,可如果變老是那么有價值的話,為什么人們總說,“啊,但愿我變得年輕。”你從來沒有聽人這么說過,“但愿我已經(jīng)六十五歲了?!?/span>
他笑了?!澳阒肋@反映了什么?生活的不滿足,生活的不充實,生活的無意義。因為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會想回到從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體驗六十五歲的那份經(jīng)歷?!?/span>
“聽著,你應(yīng)該懂得一個哲理。所有年輕人都應(yīng)該懂得這個哲理。如果你一直不愿意變老,那你就永遠(yuǎn)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是要變老的。”
4.“你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厥走^去會讓你產(chǎn)生競爭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span>
5.“當(dāng)我應(yīng)該是個孩子時,我樂于做個孩子;當(dāng)我應(yīng)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于接受自然賦予我的一切權(quán)利。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xiàn)在的我。”
“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第八個星期二——談?wù)摻疱X
1.“無論我生活在哪里,我都會遇到一些對新的東西充滿了占有欲的人,想擁有新的汽車,想擁有新的財產(chǎn),想擁有新的玩具。然后沾沾自喜地向你炫耀:‘猜我得到了什么?猜我得到了什么?’”
“你知道我對此是怎么解釋的?這些人都渴望得到愛,但又得不到,于是就接受了這些替代品。他們樂于接受物質(zhì)的東西,期望能得到類似于擁抱的感情回報,但這是行不通的。你無法用物質(zhì)的東西去代替愛、善良、溫柔或朋友間的親情?!?/span>
“錢無法代替溫情,權(quán)利也無法代替溫情。我能告訴你,當(dāng)我坐在這等待死亡時,當(dāng)你最希望這份溫情時,金錢或權(quán)力都無法給予你這份感情,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或權(quán)勢。”
2.“這個社會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這個問題上是很感困惑的,”莫里說?!澳阈枰氖鞘澄铮阆胍膮s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對自己誠實。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車,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span>
3.“給予他人你應(yīng)該給予的東西?!?/span>
4.“還記得我說過的關(guān)于尋求有意義的生活的話嗎?我曾經(jīng)把它寫了下來;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能背了: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qū),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biāo)和意義的創(chuàng)造?!?/span>
5.“米奇,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對整個社會?!?/span>
6.“我當(dāng)然在受罪。但給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還活著。汽車和房子不能給你這種感覺,鏡子里照出的模樣也不能給你這種感覺。只有當(dāng)我奉獻出了時間,當(dāng)我使那些悲傷的人又重新露出笑顏,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樣的健康。”
“只要你做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你過后就不會感到失望,不會感到妒忌,也不會計較別人的回報。否則,你就要患得患失?!?/span>


(To be continued...)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