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中霍村出土的一批青銅器
定襄中霍村出土的一批青銅器
郭艮堂 李培林(忻州市文物管理處)
1995年8月,山西省定襄縣中霍村磚廠東周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銅器2000年6月,原忻州地區(qū)公安處收繳了3件銅器,經(jīng)了解,這些銅器出土于中霍村的古代墓葬?,F(xiàn)將3件銅器介紹如下。
鼎 1件。高19.8、兩耳最大徑22厘米。近球形,深腹。身子口,蓋已失,附耳,圜底,矮蹄形足。腹部飾絢紋一周。立耳側面飾絢紋,正面飾勾連蟠螭紋。緊貼兩耳的一側有對稱的鑄縫痕,底部有圓形鑄縫痕。器底有煙負痕跡(圖一、二:3)。
甗 1件。高39、兩耳最大徑34.2尾米。分體,上部的甑立耳外撇較甚,束徑,斜腹,底有里外兩周放射狀長條算孔;下部的鬲小口,鼓肩,肩部有雙紐銜環(huán),柱足。甑、鬲之間有子母口相扣。甑立耳正面飾蟠螭紋,腹部由絢紋分隔成上、中、下三部分,上為勾連三角紋,中為云雷紋填地的蟠螭紋,下為三角垂葉紋。甑的兩耳正中有對稱的鑄縫痕。鬲以三腿為中心延伸出三條鑄痕,在器底形成三角形鑄縫痕。器底有煙貧痕跡(封二:1;圖二:1)。
豆 高42厘米。帶蓋,身子口。蓋有三環(huán)紐,紋飾四周飾以蟠虺紋為地的乳丁紋,保存完好的兩紐正中有一條對稱的鑄痕。身為細高柄,柄內(nèi)留有范心。豆盤外壁也飾以蟠虺紋為地的乳丁紋(封二:2;圖二:2)。
從這3件銅器的形制、紋飾看,其時代基本接近。鼎與中霍M1銅鼎(M1:7)、太原金勝村M251銅鼎(M251:589)的形制相似;頗也與中霍M1銅顏(M1:12)形制接近;相似的豆在山西昔陽閻莊等地有所發(fā)現(xiàn)。這些器物的年代大體是春秋晚期到戰(zhàn)國早期,所以收繳的3件銅器的年代也應與之相當。
溫馨說明:本平臺目的在于集中傳遞全國各縣考古成果,不作為任何商業(yè)目的,轉載請注明出處。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chuàng)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圖文編輯校對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錯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將及時糾正修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