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雷霆載具資料】P-51D-20“野馬”戰(zhàn)斗機



概述↓
? ? ? ?類型:成熟型單翼單發(fā)活塞戰(zhàn)斗機
? ? ? ?權重:4.3
? ? ? ?原產國:美國
? ? ? ?品牌:北美
? ? ? ?設計師:雷蒙德·H·萊斯、埃德加·舒默德、拉里·維特
? ? ? ?原型首飛時間:1940年10月26日
? ? ? ?所屬系列:P-51“野馬”
? ? ? ?同系列產量:大于15000架
尺寸與重量↓
? ? ? ?機長:9.84米
? ? ? ?翼展:11.29米
? ? ? ?機高:4.08米
? ? ? ?機翼面積:21.90平方米
? ? ? ?空重:3694千克
? ? ? ?外掛量:907千克
? ? ? ?最大實用重量:5335千克
? ? ? ?理論翼載荷:168.68~243.61千克/平方米
動力配置↓
? ? ? ?引擎數量:1臺
? ? ? ?引擎原產國:美國
? ? ? ?引擎品牌:帕卡德
? ? ? ?引擎類型:12缸雙縱列(V12)液冷活塞發(fā)動機
? ? ? ?引擎型號:V-1650-7
? ? ? ?增壓配置:二級增壓
? ? ? ?引擎自重:881千克
? ? ? ?怠速功率:4馬力
? ? ? ?海平面靜功率:1447馬力
? ? ? ?海平面加力功率:1581馬力
? ? ? ?兩千米靜功率:1529馬力
? ? ? ?五千米靜功率:1346馬力
? ? ? ?八千米靜功率:1287馬力
? ? ? ?增壓器各級最適海拔:2400? ? ?6400米
? ? ? ?增壓器各級峰值靜功率:1580? ? ?1320馬力
? ? ? ?增壓器各級峰值加力功率:1728? ? ?1444馬力
平飛速度↓
? ? ? ?海平面極速:569千米/小時
? ? ? ?最大速度:710千米/小時(7620米)
? ? ? ?氣動臨界:0.84馬赫
爬升能力↓
? ? ? ?實用升限:12700米
? ? ? ?2000-爬升率:13.77米/秒
? ? ? ?2000~5000爬升率:11.58米/秒
? ? ? ?5000~8000爬升率:8.85米/秒
格斗性能↓
? ? ? ?低空轉彎半徑:295米
? ? ? ?低空垂直機動直徑:542米
? ? ? ?最大過載:11.2/-5.1G
? ? ? ?失速臨界速度:197千米/小時
起降性能與地面機動性↓
? ? ? ?起飛滑跑距離:396米
? ? ? ?著陸滑跑距離:390米
? ? ? ?起落架損壞速度:281千米/小時
? ? ? ?最小起飛速度:173千米/小時
? ? ? ?起落架布局:后三點
? ? ? ?起落架構型:全機輪
? ? ? ?滑行轉彎半徑:6.81米
續(xù)航力↓
? ? ? ?油箱分布:兩側機翼(起落架艙后)各1具,飛行員座椅后1具
? ? ? ?內油量:220~734千克
? ? ? ?最大靜油耗:6.95千克/分鐘
? ? ? ?通算續(xù)航時間:31分40秒~105分33秒
? ? ? ?理論航程:1992千米
? ? ? ?作戰(zhàn)半徑:395千米
結構強度↓
? ? ? ?解體臨界速度:901千米/小時
? ? ? ?副翼鎖舵臨界:500千米/小時
? ? ? ?縱舵鎖舵臨界:500千米/小時
? ? ? ?橫舵鎖舵臨界:300千米/小時
? ? ? ?襟翼檔位:關閉-作戰(zhàn)-起飛-著陸
? ? ? ?襟翼各檔位損壞速度(不包括關閉檔位):644-512-265千米/小時
武器配置↓
? ? ? ?一級武器組:6挺12.7毫米勃朗寧M2型機槍(機翼1880發(fā)),單管射速750發(fā)/分鐘
? ? ? ?前方投射量:3.210千克/秒
? ? ? ?總投射量:3.210千克/秒
? ? ? ?一級航彈配置:2枚AN-M65A1型航彈,彈重453.6千克,裝藥當量240.4千克TNT(240.4千克阿瑪托炸藥)
? ? ? ?一級火箭彈配置:6枚HVAR型空射火箭彈,口徑不詳,彈重64千克,最大速度420米/秒,裝藥當量3.4千克TNT,最大穿深36毫米
? ? ? ?二級火箭彈配置:6枚M8型空射火箭彈,口徑不詳,彈重7千克,最大速度315米/秒,裝藥當量0.6千克TNT,最大穿深24毫米
防護措施↓
? ? ? ?油箱配備自封內襯,飛行員座椅靠背內襯8~11毫米鋼板,前風擋配備38毫米防彈玻璃,動力艙與駕駛艙間配備6.35毫米鋼板,動力艙前方局部配備8毫米鋼板
評價↓
? ? ? ?該型飛機為P-51D系列中相對平庸的版本。平飛速度較快,中高空適應性較好,但中低空適應性相對不強,水平盤旋性能較為平庸,低速適應性不理想但高速適應性出眾,火力處于相近權重的中等水平,生存性能一般,除去優(yōu)異的續(xù)航能力外,該機整體性能在同權重內并不優(yōu)秀,但作為一款針對護航用途改進而成的機型,該機的外掛載荷仍然較大,在必要時可酌情作為轟炸機或攻擊機使用。在外觀上,該機與其他版本的P-51D基本一致,同時具有P-51D-20的共有特征,即駕駛艙后方機背對稱放置的一對大型天線,以及垂直尾翼上安裝與兩側的多個小型天線。(查看J26戰(zhàn)斗機資料請打開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731381)(查看P-51D-20NA“野馬”戰(zhàn)斗機資料請打開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2038797)(查看P-51K“野馬”戰(zhàn)斗機資料請打開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240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