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做課題研究,如何恰當?shù)姆绞奖磉_研究成果?
研究報告、不是小課題研究成果的唯一表達方式。中學教師自始至終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現(xiàn)實場景之中的。其研究也應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表達方式——日志、敘事、案例、反思等,這些方式便于操作,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它們既可以成為教師教科研活動過程的記錄,也可以成為教育科研活動成果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都應做研究型的教師,要善于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出來,讓研究為我們的教學生涯注入無限的生命活力。

1、“教育日志”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是用語言符號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為,記載真實的生活場景,有意識地表達自己。通過撰寫教育日志,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2、“教育敘事”是以自我敘述的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并通過反思來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規(guī)定教育應該怎么做,而是讓你從一個或多個故事中體驗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應該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含有問題和疑難情境在內(nèi)的真實發(fā)生的典型性事件。寫作教育案例對教師有以下好處:①案例寫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育教學經(jīng)歷的機會;②案例寫作可以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③案例寫作可以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提升教學專業(yè)水平;④案例寫作為教師之間分享經(jīng)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為的認識、監(jiān)控和調(diào)節(jié)。美國學者布魯菲爾德認為:“反思性實踐過程的核心是通過不同的視角來觀察我們是怎樣思考和工作的?!苯逃此嫉念愋秃芏?,有專題反思與整體反思,即時反思與延時反思,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與課后反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