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剪輯?摸索兩年后我發(fā)現(xiàn)才剛剛開始
最近我做了件大事——辭職。
辭職之后的空窗期我才忽然有時間去真正反思我目前的剪輯水平和學習狀況,畢竟我要靠它來求職。
2019年,我進了公司,開始從文字編輯轉行視頻創(chuàng)作時,我覺得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好視頻制作的軟件。于是根據(jù)我上學時的經(jīng)驗,選擇了“會聲會影”。是的,這是條彎路,花了600元買了正版軟件,用過了,才知道。

幾次剪輯視頻,會聲會影都沒有辦法做到我想要的效果,而且很多模板都Low,然后我四處找合適的軟件。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了pr,順帶著,我也發(fā)現(xiàn)了B站。
隨后我加快了學習pr的節(jié)奏,換筆記本、買軟件、買書、買網(wǎng)課,也是從這個時候,我了解到了幀率、關鍵幀等等概念。然后我將我所知道的,毫無保留地告訴給了我周圍的人,改變了公司的節(jié)奏,提供了改革的一些條件。
剛進公司的我拿到了新人獎——1000,算是稍稍彌補了我走彎路的損失。

當時,我認為視頻剪輯最重要的不是對軟件的充分掌握,而是拍攝。用好的設備,拍出好的畫面,錄優(yōu)質的聲音來提升。于是我又花費很多時間去學習攝影、攝像。對于軟件的態(tài)度就是,會剪就行,能夠進行畫面拼接、轉場以及音樂的搭配,幾百塊的網(wǎng)課都沒有看完。
現(xiàn)在回想是完全錯誤的。我太著急了,浪費了很多自己的錢去圍繞手機買穩(wěn)定器、三腳架等等一些東西,發(fā)現(xiàn)不夠,又升級到佳能M50。當時我花唄要還游戲本、相機、三腳架等等很多東西,一個月基本要還2000多,平時生活中容不得任何意外,尤其是我的朋友千萬不能結婚,因為我出不起人情。當我借錢交了一次1000元的人情后,認為該停下來了。

設備這種東西是個無底洞,我個人是搞不定的,尤其是我只是公司的員工,當時月收入才3300。我賣掉了很多東西,然后向領導申請公司買設備,不再用自己的東西干公司的活。正好當時部門內的業(yè)務有視頻板塊,也有這個野心,我之前也做出了點效果。
很快我有了新的東西,燈、三腳架、佳能5D4,然后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學拍攝。有用嗎?有用的。但這是拍攝,而不是剪輯。
不否認,學習拍攝的時間里,我對于畫面的美感有了進步,但是拍攝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尤其你想拍好的時候,對于光影的理解要很高,也要對設備足夠地理解。
業(yè)在于精,啥都會一點就是啥也不會,尤其起步階段。
但是,我已經(jīng)停不下來了,視頻項目來的時候,就是我自己寫文案,想好怎么拍,然后剪。而且我當時也沒有覺得不可以,除了忙點,熬夜時間長點外。

一年后,我覺得不行了,半吊子的水平剛開始還好。后面要求提上來之后,我就搞不定了。而且從最終結果——視頻來看,其余人稍微花點時間,拍出來的效果是一樣,甚至他們對于畫面的感覺更好。
我沒有質變,別人追上來了。原因很多,我只談我自己。歸根結底,就是學的時候太雜,不扎實,視頻創(chuàng)作的一整套流程都只是嘗試,而沒有真的深入去研究。
于是我辭職了。我所在的部門就四個人,三個人跑業(yè)務+寫文章,我提供視頻、寫文章的支持,沒有辦法專精一門。
換工作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我現(xiàn)在做的東西,HR看不上。招聘要求上寫著,視頻剪輯師,熟練掌握Pr、AE、C4D等影視后期包裝,負責視頻創(chuàng)意的流程。我的簡歷投遞都是石沉大海。
什么是剪輯?我是在干剪輯這個活嗎?
我忽然反應過來。
以前不是沒有思考過,只不過隨著工作、生活、娛樂,也就停留在意識層面,沒有真正地去了解這一行。
辭職了,再出發(fā),還算好,我才27歲,如果30歲,我不敢 。
ps:以此文記錄下我的剪輯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