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5歲,我不會再買這4種鞋子,記住“1挑2選算高度”,更優(yōu)雅
hi,準備好一起變美了嗎?
鞋子一直都是穿搭的“重頭戲”,如何選擇十分的重要,別看鞋子在穿搭里占比小,存在感卻非常高高。一雙百搭的鞋子,與裙裝和褲裝搭配都好看,不但省心更能省下一大筆冤枉錢!
選鞋子有多重要?同樣的穿搭,換一雙鞋子,修飾腿型、顯高的效果大大不同!

鞋子如何選呢?涉及腳型、風格、膚色等多個方面,不妨先用排除法,從鞋子的避雷篇學起來。首先,下面的這4種鞋子盡量避開,穿著不舒服、閑置率高,還容易顯矮顯胖。

(第①雙)穿著不舒適的,再好看也不買

選鞋子第一要素就是:舒服,不舒服的鞋子哪怕再好看也別買,因為穿幾次就會束之高閣,每次選鞋子下意識的都會避開這些鞋子,不舒服的那雙永遠不是首選。
鑲滿鉚釘、靠綁帶固定、鞋型非常窄、鞋底硬邦邦……,這些鞋型設計不人性的鞋子,哪怕它設計得再好看也別買!

就像是這些風靡一時的綁帶鞋,曾經(jīng)讓我瘋狂迷戀,但是每次穿都有種勒到窒息的感覺,最后,我在顏值與舒適之間選擇了后者?!?/p>
(第②雙)不符合自己日常風格的,別沖動

和衣服一樣,鞋子的流行也如一陣風一樣,上半年風靡一時的騎士靴一度賣到脫銷,夏季一到又開始流行起了瑪麗珍鞋和芭蕾鞋。
但是這些看似時髦的鞋,跟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日常衣櫥完全不搭,所以選鞋子千萬別盲目跟風,先問自己三個問題:常不常穿?能不能跟自己的衣服搭配?自己穿不穿得出去?

就像是被譽為“性感戰(zhàn)靴”的騎士靴,搶鏡的民族風格搭配日常裝很顯違和,模特圖大多是夏季搭配。事實是,30幾度的大夏天穿這個靴子,悶一腳臭丫汗簡直是酷刑……
(第③雙)同類型的,一出一進

有多少姐妹和我一樣愛集郵式買鞋,喜歡一個類型的鞋就一次性買一大堆,各種顏色都要來一雙,像是樂福鞋,同款不同色我就有四雙,結(jié)果到頭來最長穿的只有一雙,其他幾乎沒穿過。
同類型的鞋子有1-2就完全足夠了,穿壞一雙再買一雙,像進貨一樣買一堆,來不及穿不說,時間長了也會自動劃分到淘汰行列,非常浪費錢。
(第④雙)場合限定款,謹慎買

現(xiàn)在很多的高跟鞋設計的堪比工藝品,鑲滿珠鉆像極了公主的水晶鞋,打出的旗號也是“人生必買一雙的水晶鞋”、“旅行拍照神器”,這類“一次性/次拋型”大可不必!
這類鞋價格貴,場合限定非常大,往往只適合某一個場合、某一件衣服,大概率也會被閑置,“未來某一天可能會穿到”之類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
而搭配禮服或出席重要場合,鞋子并不是越“重工”越高級,反而是這樣簡約的一字帶涼鞋,搭的了晚宴禮服,配的了日常服裝,簡簡單單百搭不過時。
像一字帶涼鞋這樣百搭又好穿的鞋子真不少,會“選”才是關鍵。▼▼

[一選]:根據(jù)“腳型”選鞋型
>>> 五種常見的腳型,你是哪種?

每次分享鞋子類的搭配,總有粉色私信我推薦一雙百搭舒服的鞋子,但是很多人都有體會,鞋子合不合適真的要試過才知道,就是因為每個人的腳型都不一樣。

凱爾特腳、希臘腳這類三角腳型比較適合尖頭鞋、小平頭鞋,方頭要謹慎。羅馬腳、德國腳、方頭腳則不適合尖頭鞋,方頭或圓頭穿著更舒服。埃及腳比較特殊,是偏一邊的三角腳型,除了正尖頭鞋外,其他基本都適合。
[二挑]“腿型”不夠好,挑對鞋子全修飾
(腿型①)小腿粗、沒腳踝這么選
?? 粗跟鞋>細跟鞋

腿上有肉、小腿肌肉明顯的身材,穿細跟只會讓腿型缺陷暴露無遺,反而是搭配粗跟鞋更加和諧。
粗跟鞋的量感比細跟鞋更大,也更適配骨架大、下身量感大的身材。細跟鞋則更適合小骨架和腿型勻稱纖細的身材。
?? 露腳踝>包腳踝

露腳踝和不露腳踝對于粗腿身材來說,顯胖不止10倍。低幫鞋的鞋幫不蓋過腳踝,再帶點跟,讓后腳跟到小腿的線條又平轉(zhuǎn)為顯瘦的凹型。
像高跟鞋、厚底鞋、高跟厚底鞋或者老爹鞋這種有一定厚重感的鞋子就很適合粗腳踝、小腿有肌肉的身材,可以中和粗腳踝的粗壯感。
(腿型②)小個子、短腿這么選:
?? 低幫鞋>高幫鞋

像帆布鞋、短靴、運動鞋,低幫的更適合小個子、短腿身材,低幫鞋通常不蓋過腳踝,這樣可以打破腿部線條的視覺限制,側(cè)面給人感覺腿還長了一截,使腿部看起來更長。
腿粗細勻稱的身材穿低幫鞋最好看。腿偏肉嘟嘟的身材,小腿肚越發(fā)達,鞋幫就要挑越低的,盡量別讓鞋幫和小腿看上去融為一體。
?? 無綁帶>細綁帶>寬綁帶

一字帶鞋好看,但是帶子的寬窄直接決定了視覺腿長,綁帶越復雜越顯腿短,綁帶越粗越顯腿短,綁帶顏色和膚色相差越大,越顯腿粗。
腳踝處的綁帶最是影響視覺腿長,所以沒有最佳,實在有的話,盡量選擇細帶,偏膚色的款式,降低存在感,減少腳背面積切割感,一字帶最能體現(xiàn)氣質(zhì)高度是:8-10厘米。
?? 鞋口淺>鞋口高

同樣是平底鞋,V口或者弧形的鞋口,會比直線平口的款式更顯腿長。增大腳背露出面積,是很適合小個子和短腿身材的顯高思路。
所以在選擇鞋子的時候,首選淺口鞋,鞋口呈現(xiàn)窄長弧形的更有視覺延伸感,顯腿長效果更明顯。
[三]鞋子選多“高”,走路最舒服?
⑴ 鞋跟高度和女人味成正比

不同的鞋跟,給人截然不同的風格感,鞋跟越高細,則女人味越濃,相對的成熟感也越明顯,不適合搭配太過休閑、運動的服裝。
但是一味的求高不但不顯得更美,反而穿起來廢腳,你到底適合多高的鞋跟由你的身高決定。
⑵?"舒服高度"有公式

一個人鞋跟的"舒服高度"可以通過公式計算:身高(cm)x4% =建議鞋子高度(cm)。大部分亞洲人身高在150-165cm左右,所以適合大部分人的舒服鞋高在6-6.6cm的范圍。
或者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腳背伸直并盡量放松,腳掌中心到腳后跟的垂直水平距離是比較適合的鞋跟高度。

>> 鞋子跟著下裝走

鞋子的款式很大程度取決于下裝,如果下裝是基礎款的長裙長褲,可以適當選擇個性鞋子增加亮點,例如拼色款或者是鞋頭有造型的款式。
如果下裝是大面積露膚的短裙、短褲,鞋子則選擇基礎款更適合,可以凸顯雙腿的線條感,避免畫蛇添足。
>> 輕盈色更涼爽

夏季的穿搭還是要以低飽和淺色系為主,鞋子也不例外,多選擇奶茶色、米色一類的淡色減少色彩的濃烈感。
搭配上同樣剪裁簡單的基礎款,用上緊下寬,順色系的搭配來營造夏日的清新元氣,減齡效果一絕!
<鞋不再多,幾雙足矣>

其實女人的鞋子不用太多,選對了,每個季度有2-3雙就足夠了,愛高跟的選6-6.6cm的最舒適高度,不愛高跟,穿平底也很美。
想要更多的變美技巧、好穿的美衣分享,不要忘了“關注”哦!如果您有困惑,可以私信哦,歡迎留言討論哦,讓我們一起變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