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馬
二人相馬
腫膝難任
? ? ? ? ? ? 《韓非子·說林下》
【原文】
伯樂教二人相踶馬,相與之簡子廄觀馬。
一人舉踶馬,其一人從后而循之,三撫其尻而馬不踶。
此自以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為馬也,踒肩而腫膝。夫踶馬也者,舉后而任前;腫膝不可任也,故后不舉。子巧于相踶馬,而拙于任腫膝?!?/p>
【今譯】
(伯樂 ,相傳是秦穆公時的人,是我國古代最會相馬的人,這里的伯樂指的是春秋末趙簡子之臣郵無恤,字子良,號伯樂,又稱王良。)
(趙簡子,名鞅,春秋末期晉國執(zhí)政的大臣,是趙襄主的父親。)
伯樂教兩個人辨認愛踢人的馬,一天,他便和這兩個人一起到趙簡子的馬房去看馬,實地觀察。
其中一個人指出了一匹愛踢人的馬,另一個人便到它后面去撫摸這匹馬的屁股,摩來摩去,摸來摸去,多次撫摸拍打它的臀部,而這匹馬卻都不踢一下。
前一個人見狀,不由得愣了,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也沒有找出自己失誤的原因,便否定了自己。
后一個人便說:“其實您并沒有看錯,這的確是一匹好踢人的馬。就這匹馬來說,現在它的前腿肩胛筋骨扭傷了,前腿的膝蓋也腫了。
“凡是愛踢人的馬,都是抬起后腿之后,要靠前腿來負擔全身的重量,而這匹馬,當它舉起后腿要踢時,全身重量就落在扭傷了的前腿上;前膝腫痛,不能支撐全身重量,后腿抬不起來,所以現在無法踢人了。
“您很會辨認愛踢人的馬,卻沒有看出來這個馬的前膝蓋腫脹對于后腿的影響?!?/p>
【賞析】
從本則“二人相馬”、“膝腫難任”故事可以想到: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紛繁復雜的,而在看似普遍的現象之中,往往存在著諸多的特殊情況。
因此,在觀察事物,考察問題時要細心,認真掌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有全面的觀點,如果用片面的、孤立的方法,就不能正確深刻地認識事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