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語言宏觀經(jīng)濟學:IS-LM曲線可視化貨幣市場均衡
全文鏈接:http://tecdat.cn/?p=32249
原文出處:拓端數(shù)據(jù)部落公眾號
凱恩斯相關理論主要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經(jīng)濟危機而提出的,主張政府干預經(jīng)濟,實行宏觀調控。
按照??怂沟挠^點,靈活偏好(L)和貨幣數(shù)量(M)決定著貨幣市場的均衡,而人們持有的貨幣數(shù)量既決定于利率(i),又決定于收入(y)的水平。由此,在以縱軸表示利率、橫軸表示收入的座標平面上,可以作出-條LM曲線。
(1) 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i)+L2(Y)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為投資,S為儲蓄,M為名義貨幣量,P為物價水平,M/P為實際貨幣量,Y為總產(chǎn)出,i為利率。
曲線上的每一點都表示持有現(xiàn)金的愿望和貨幣數(shù)量相等,即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相一致,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
??怂褂终J為,社會儲蓄(S)和投資(I)的愿望,決定資本市場的均衡,而儲蓄和投資又必須同收入水平和利率相一致。由此,在縱軸表示利率、橫軸表示收入的坐標平面上,又可作出一條IS曲線,曲線上的每一點都表示儲蓄等于投資,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適應。
通過以上分析,希克斯對收入的決定作出了新的解釋,認為收入(Y)的均衡水平是由IS曲線與LM曲線的交點決定的,即凱恩斯體系的四大根基--消費函數(shù)、資本邊際效率、靈活偏好和貨幣數(shù)量同時決定收入的均衡水平。在收入均衡點上,同時存在著以LM表示的貨幣市場的均衡和以IS表示的資本市場的均衡?! ?/p>
(1)IS曲線表明:
① 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② M/P=L1(i)+L2(Y)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為投資,S為儲蓄,M為名義貨幣量,P為物價水平,M/P為實際貨幣量,Y為總產(chǎn)出,i為利率。
對于上述公式的完整和全面的證據(jù)可以參考由威廉·布蘭森或多恩布什和費舍爾的教科書。
IS曲線:在IS曲線上的點代表的利息(I)和輸出(Y),表示該市場處于平衡率的組合的含義,在這些組合,商品的總供給等于在商品經(jīng)濟的總需求。
LM曲線:LM曲線上的點代表的興趣(i)和輸出的量,貨幣市場處于均衡率的組合,在這些組合中,貨幣總需求等于經(jīng)濟中的貨幣總供給。
IS曲線方程
IS.curve <- function(c, A, b, i) ?
{ ?
? y = (1/(1-c))*A - (1/(1-c))*b*i ?? return(y) ?
}
LM曲線方程
常用的定義從上面遵循;貨幣收入改變交易需求的K靈敏度
LM.curve <- function(ms, h, k, i) ?
{ ?
? y = ms/k + (h/k)*i ?? return(y) ?
}
函數(shù)來計算在IS和LM曲線的交點
Intersect <- function(c, A, b, ms, h, k ,i) # 用克萊姆法則求解聯(lián)立方程系統(tǒng) ?{ ?a1 <- (1/(1-c)) * b ?
b1 <- 1 ?
c1 <- (1/(1-c)) * A ?
a2 <- - (h / k)
IS曲線繪制
autonomous.component <- 100 ?
mpc <- 0.5 ?
b <- 0.75
LM曲線繪制
y.lm <- LM.curve(ms, h, k, i) ?
?
政府財政政策的任何其他形式的支出或減稅的影響。
autonomous.component.gov <- 102? # 政府開支增加了2個單位
央行增加貨幣供應量#效果(或貨幣政策)
ms.mon <- 145 # 貨幣供應量增加2個單位
找到IS-LM曲線的交點
?intersect <- Intersect(mpc, autonomous.c ms, h, k ,i) ?
intersect.gov <- Intersect(mpc, autonomousnt.gov , b, ms, h, k ,
IS-LM框架
plot(y.is,i, xlim = c(180,205), ylim = c(-1,10), type ="l",

均衡:在IS的交集和LM曲線的點是兩個商品和貨幣市場處于平衡的組合。
財政政策的效果(或增加政府支出) 在政府支出(財政擴張)的增加導致IS曲線右移。這是因為的總需求增大。財政政策(外源性的價格水平)導致產(chǎn)出和利率上升。 貨幣政策的影響(在貨幣供應量的變化) 由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在貨幣供給的增加導致LM曲線的右移。這是因為在名義貨幣供應量(MS)的增加,因為價格是外生的整個曲線向右移動。貨幣政策(外源性價格)導致利率下降和上升的輸出。 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混合物 輸出與利率的任何所需水平可通過使用串聯(lián)這兩種策略來實現(xiàn),如下所示。
總需求曲線(AD曲線) 現(xiàn)在,我們可以描繪出“P”(價格)和“Y”的其中兩個商品和貨幣市場處于平衡的不同組合。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我們已經(jīng)計算價格(P)的(通過采取MS=(名義貨幣)/(價格)),這代表價格總水平和產(chǎn)出的經(jīng)濟之間的重要關系。
總需求曲線
ad.curve <- function(c, A, b, ms, h, k ,y) # 我們試圖找出在價格和產(chǎn)出之間的關系 ?{ ?? alpha <- 1/(1-c) ?? omega <- (k/h) - (1/alpha*b) ?? P <- (ms/h)/(y*omega + (A/b)) #? 找到價格和輸出之間的關系。
推導AD曲線
plot(y.is, ad, type="l",xlim = c(180,205), ylim = c(37.68,38.05), ?main = "Aggregate demand curve", xlab = "Output(Y)",

改進與發(fā)展 我們所采取的方程的簡化版本, 以后,我們可以引入政府稅收甚至摻入稅費后使方程更逼真(復雜),但從數(shù)學角度看起來,這種方式更簡潔 。

?最受歡迎的見解
1.R語言對S&P500股票指數(shù)進行ARIMA + GARCH交易策略
2.R語言改進的股票配對交易策略分析SPY—TLT組合和中國股市投資組合
3.R語言時間序列:ARIMA GARCH模型的交易策略在外匯市場預測應用
4.TMA三均線期指高頻交易策略的R語言實現(xiàn)
5.r語言多均線量化策略回測比較
6.用R語言實現(xiàn)神經(jīng)網(wǎng)絡預測股票實例
7.r語言預測波動率的實現(xiàn):ARCH模型與HAR-RV模型
8.R語言如何做馬爾科夫轉換模型markov switching model
9.matlab使用Copula仿真優(yōu)化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