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最早的洋韭菜,叫QFII和RQFII,早在2003年就進入A股了。 但是這些資金
?中國股票市場最早的洋韭菜,叫QFII和RQFII,早在2003年就進入A股了。
但是這些資金獲得的投資額度小,需要經(jīng)歷的審批嚴(yán),必須是非常優(yōu)秀的外國投資機構(gòu)才有到A股投資的資格,而且資金流動不是很方便。
所以這些資金的規(guī)模并不大,且大多喜歡投資中國的債券,分配給股票的比例極少。
在2003年到2014年,中國的股民幾乎沒有感受到有外國資本的存在。
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中國在2014年開放了滬港通。
滬港通分為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也就是俗稱的北上資金和南下資金。
一個是香港資金來買A股,一個是大陸資金去買港股。
由于外資可以在香港進行自由兌換,流入流出很簡單,所以通過滬股通買入A股非常的方便。
香港的GDP僅為3629億美元,連深圳都不如,只有廣東的24%,中國總GDP的2.3%。
費勁千辛萬苦弄出滬股通,自然不是為了吸引一個僅有中國2.3%GDP城市的資金,而是為了以香港為中轉(zhuǎn)站,吸引全球資金。
而外國資金經(jīng)歷多年的毒打后,已經(jīng)被培養(yǎng)出了長期投資和穩(wěn)健投資的偏好,引入這些資金可以快速扭轉(zhuǎn)A股炒小炒差的風(fēng)氣。
所以在2014年11月10日,滬港通正式開放。
最開始的時候,滬股通的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
開放當(dāng)天,外資直接把額度給買爆了!其中貴州茅臺成為了外資買入的第一重倉股。
到了12月,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外資的持股比例就達到了3.1%,一舉成為了貴州茅臺的第二大股東,市值占了滬港通總買入額的11.1%。
過了一年時間,滬港通的3000億買入額度就即將用盡,遠超當(dāng)初制度設(shè)計者的預(yù)料。
2016年,中國取消了滬港通的額度限制。
2018年,中國將滬股通的每日額度從130億調(diào)整至520億,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調(diào)整到420億。
外資的買入,更方便了,于是如今持倉總金額達到了1萬多億。
2017年,外資持股貴州茅臺5.87%。
2018年,外資持股貴州茅臺7.96%。
2021年,外資持股貴州茅臺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