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SUN字幕組未來的一點嘗試&對抗性試驗
窗外雷鳴交加,時間也即將進入三點,思來想去也決定還是把這個機翻企劃拎出來重新再做一次。
雖然這個事情做下來相當?shù)某粤M時且不討好,甚至會得罪絕大部分的觀眾們。
但我覺得是時候去得罪一批觀眾了,不僅僅是一場較量,更是一場生動的課。
起初只是一句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話,“有沒有可能大家機翻都能看”

畢竟機翻實在是相當?shù)膹姶螅靡嬗谟嬎銠C神經網絡的處理性能,甚至能達成離線狀態(tài)下還能依賴本地詞典來完成大部分的翻譯工作。人們沉迷于快速出文本,而精確度又能湊合,腦補一下就能補齊劇情的快感,仿佛人工翻譯的步驟就是不必要的。

平日里老媽會問我:“今晚打算吃什么”以前我會說:“隨便做就好”
但實際上做了一碟加了很多醋的餃子,這所謂的“隨便做”就會吃不下去。
不參與甚至是少參與的人不僅僅會不了解具體的流程,以為流程是簡單的,出結果也是簡單的。將所有的流程簡單概括為“隨便做就好”,但真的“隨便做”出來,這一批人又要開始掀桌子了。
我說“隨便”,今天是60分,但明天是70分。你要是做出來個40分,那你可夠“隨便”的。
翻譯的流程,拋去語言功底上的問題,中文/日文的理解程度,生活閱歷,實際上每一句話都大有學問。將日文翻譯成譯文,甚至將譯文本土化變成國語,只要肯鉆研,一句話怎么翻譯都琢磨不完。

其實這一段視頻只有5句話,5年了都沒有交出自己滿意的答案。

而機翻的流程一般來說就是會拿庫去匹配,以相似度程度高的文本優(yōu)先配成句子。簡單講話的文本還好,文本稍顯復雜,講點JK語,甚至不需要JK語,機翻就會完全露出馬腳。這就是有些人用機翻去中譯日,一眼就可以看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講的不是人話。
但日翻中的話,講人話的比例會稍上升一些,但不夠人性化。句式稍微倒裝一下,省略掉一些東西,輕則句子陷入混亂,重則上下文狗屁不通。而如果全篇上下日本人講話都是這里省略點東西,那里來點JK語,那整個機翻文本就不用看了。
奇奇怪怪的方言,各種亂七八糟的梗,以及全部寫成片假名,但不知道是什么鬼外語拼成的縮寫,足以將機翻打個稀巴爛。而事實上日本人就是這樣講話的,所以必須得人去翻譯,甚至要參與校對,通過不斷地改錯來提高文本的質量。

所以其實團隊之中,日語最好的那一批人一般會做校對的崗位,翻譯的要求反倒一般不會很苛刻。因為翻譯出錯了還得靠校對來改,校對都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那稿件就會開始出現(xiàn)問題。
而一旦STAFF松懈,稿件就會陷入隨便就行的狀態(tài)。整個團隊的產出速度都能高上幾倍,不僅僅緩解制作壓力,還能讓本身背負的責任感再輕不少,只不過苦的就是那些真正喜歡的愛好者了。
畢竟我是真的懂日語,觀眾看不懂光我屁事。做稿件不輕松,但不做稿件一定很輕松。

主廚認真琢磨料理該如何精進,但食客說:“有沒有可能我們預制菜也能吃得下去”
字幕組認真做事是為了不糊弄觀眾,而不是享受這種被人當免費牛馬使用的快感。
各位字幕組成員,做事認真,本分明確,目前沒有收過一分錢,沒有人真喊過一句累和做不出來,更不虧欠與各位觀眾們。
那么既然這句“有沒有可能大家機翻都能看”都已經說出了口。
那我也會相應的讓這些人嘗嘗預制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