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107:攢錢、喝酒、過日子,桃花山上的煙火往事

在青州城附近,呼延灼丟失了他的寶馬“踢雪烏騅馬”,不得不求慕容知府借兵,來征討偷了寶馬的桃花山賊人。
消息傳到桃花山時,山上的兩位大王正在飲酒慶賀——他們意外得到了這匹踢雪烏騅馬,實在是太開心了。
桃花山?我們好熟悉啊,《水滸傳》第四回就出現(xiàn)了。“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魯提轄在這里有好一番精彩故事呢。
是的,此桃花山就是彼桃花山,那兩位山大王正是我們熟悉的、挺小氣吝嗇的、特別有凡俗煙火氣、不像好漢的兩位好漢:打虎將李忠和小霸王周通。
那時候,魯智深在五臺山待不下去之后,拿著智真長老的書信投奔東京大相國寺。路過桃花村時,得知桃花山上的周通要強娶劉太公的女兒,便仗義出手,教訓(xùn)了周通一頓。
周通打不過魯智深,便回來請大哥李忠?guī)兔Γ钪乙豢?,這不是魯提轄嗎?別說周通打不過,自己也打不過埃。當(dāng)即拜倒在地,口稱“哥哥”——不久前,李忠曾與魯智深和史進一起吃過一頓飯,算是熟人朋友

李忠和周通將魯智深邀請上了桃花山,熱情地招待一番,還請他入伙。
可慷慨豪俠的魯智深哪里看得上這倆人的小家子氣?自是一口回絕。
二人說,既然哥哥不肯落草,那等我們明天下山去打個劫,不管打劫到多少,都送給哥哥做盤纏。
魯智深很生氣:眼看著你們宴席上有這么多值錢的金銀酒器,都舍不得給我一點,還去搶別人的錢來給我送人情,哼,灑家偏不讓你們得逞!
不過魯智深只在心里生氣,嘴上什么也沒說。
自然,李忠和周通絲毫沒覺得這話有什么不妥。他們覺得,自己挺大方挺夠意思了:我們打劫不辛苦嗎?我們弄點錢容易嗎?我們決定將一個月的工資都送給你做路費,已經(jīng)是我們對你最誠懇的尊重與敬意了!
真是,三觀不同,無法相容??!
第二天,等李忠和周通下山之后,他魯智深就打倒了旁邊的小嘍啰,然后將桌子上的值錢的金銀酒器統(tǒng)統(tǒng)踩扁之后裝到自己包袱里。為了避免同這二位見面,干脆從后山滾了下去。

等到李忠和周通高高興興地打劫歸來,卻見到大廳里一片狼藉。問過小嘍啰后十分氣憤心疼。他們罵了好幾句“賊禿”、“禿驢”什么的,想著也打不過他,只得自認倒霉。
自己的客人如此打臉,讓李忠很是難為情,覺得實在愧對好兄弟。
他對周通說,都是我把他引上山的,我們才損失了這么多東西。這樣吧,我們打劫來的財物,我的一份都給你吧。
原來桃花山雖小,分配制度卻很完善。
他們的分配原則是,每一次打劫到財物,都平均分成三份,大頭領(lǐng)李忠和二頭領(lǐng)周通各得一分,剩下的一份由眾多小嘍啰們均分——還基本是按勞分配,還挺科學(xué)合理、公平公正的。
李忠原本是個江湖賣藝的,日子過得辛苦局促。他掙錢不易,對錢財十分在意。當(dāng)年在渭州酒樓上,魯智深要資助金翠蓮父女,跟史進和李忠借錢,人家大少爺史進直接拿出10兩銀子,告訴他不必換了。李忠只摸出了2兩銀子,讓魯智深很是看不上嫌棄,直接丟還給了李忠。
雖然李忠這么在乎錢財,但他還是挺有擔(dān)當(dāng)?shù)模敢獬袚?dān)損失,將自己的一份送給周通。

周通也很夠意思,他拒絕了李忠的建議:“哥哥,我和你同死同生,休恁地計較?!?/span>
英雄有英雄的惺惺相惜,好漢有好漢的志同道合。
李忠和周通三觀一致,所以相處無比融洽親密。他們固然武功不高、人馬不多、格局不大,但人家又團結(jié)又會過日子,讓桃花山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成為強盜界的一個另類,頑強地存在了好多年。
后來青州來了個兵馬督監(jiān)黃信,給自己起了個外號叫“鎮(zhèn)三山”,誓要踏平青州附近的清風(fēng)山、桃花山和二郎山??芍钡剿约罕槐粕狭肆荷?,人家桃花山依舊還在三三分金銀,大塊吃酒肉呢。
當(dāng)然,溪流終究要歸入大海,桃花山不可能永遠獨立于江湖。因為一匹“踢雪烏騅馬”的導(dǎo)火索,最終實現(xiàn)了“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的壯觀場面。
上梁山之前,李忠和周通一把火燒了山寨。從此南征北戰(zhàn)、天涯路遠,他們最終都喋血沙場,再也沒有能夠回來。
桃花山花開花落,人世間歲月輾轉(zhuǎn)。我發(fā)現(xiàn),我還是,挺喜歡那兩個雖然慳吝小氣,但卻愛攢錢、會過日子、充滿凡塵煙火氣的好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