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焦慮抑郁的減藥、停藥,這些重要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來源/網絡整理? ? 推薦/覺心正念? ? 責編/大謙老師
眾所周知,焦慮抑郁的治療是個長期過程,而藥物起效也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往往需要足量、足療程的持續(xù)規(guī)律用藥。然而,現(xiàn)實中很多人卻因為各種原因盲目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加重或復發(fā),令人痛心。今天,我們把近期收到的關于“停藥”、“減藥”的咨詢問題進行了匯總,并給大家?guī)碓敿毜慕獯?,一起來看看吧~?? 焦慮抑郁的用藥規(guī)律一般來講,精神疾病的治療分為急性期(也就是你最難受那一陣)、鞏固期(癥狀得到有效控制后的階段)和維持期(鞏固期未反復則進入維持期),具體的治療時間因病種及患者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
抑郁癥患者急性期的治療時間是6-8周(具體因人而異);鞏固期的治療時間是3個月以上;維持期的治療時間因人而異:首發(fā)患者一般要求維持治療1年;復發(fā)患者維持治療1-2年,復發(fā)次數(shù)越多維持治療的時間越長,多次復發(fā)患者建議長期治療。焦慮癥患者的急性期治療一般是1-3周(具體因人而異),鞏固期一般至少需要12周;而維持階段時間一般要6個月-1年,這和患者的個體差異性有關,也取決于患者的性格特點、藥物耐受性、心理因素等。比如,一個患者在治療期間不斷受到打擊,那么維持治療階段的時間就必然會延長。

需要注意的是,維持期治療劑量在不出現(xiàn)嚴重副反應的前提下,盡量接近鞏固期的劑量,并且維持期的藥物最好不要來回換,一般維持治療6個月后可嘗試減藥,減藥速度一定要緩慢,一旦病情波動,就要恢復到原有劑量,這也是精神科用藥的一大特點。如果在維持治療階段,同時進行心理方面的治療(比如正念練習等),那么藥物劑量就可以進一步減小,甚至可以早日停用藥物。所以,在此我們也鄭重提醒大家,單純靠藥物并不能徹底解決心理問題,應該足夠重視心理治療!???關于停藥的常見誤區(qū)?①失去信心導致停藥:一般服用精神類藥物后,4-6周才開始逐漸顯效。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失去信心,服用幾天感覺沒有效果,認為服藥無用而停藥。因此,過早的停藥是不可取的,會耽誤疾病治療,因為此時你身體中的血藥濃度正在逐步上升,隨后效果才會逐漸顯現(xiàn)出來。②因為副作用導致停藥:“是藥三分毒”這句話深入人心,藥物的副作用會導致有些患者擅自調整用藥頻次、劑量,甚至直接停藥?,F(xiàn)有精神科藥物的安全性相比幾十年前已有很大提升,雖然不能保證吃藥后沒有一丁點副作用,但隨著用藥時間延長,身體和藥物之間可達到耐受關系,副作用也會隨之減輕。所以,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副作用,應該第一時間反饋給醫(yī)生,醫(y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給出應對方案。


③感覺痊愈了所以停藥:很多人感覺自己癥狀消失了,就自行停掉了藥物。事實上,癥狀消失并不等于疾病痊愈,這就如同消防員只滅掉了明火(癥狀),卻沒有滅掉底下的那些暗灰(內心的脆弱和創(chuàng)傷記憶),只要刮一場風(外界壓力)馬上就會死灰復燃(復發(fā))。所以,即便癥狀消失也不意味著高枕無憂,明智的做法是堅持遵醫(yī)囑服藥,具體何時停藥要聽從醫(yī)生建議,停藥后出于安全起見,也要和主治醫(yī)師保持溝通,隨時匯報情況,定期進行復診評估,以便及時采取對應措施。???為什么不能自行停藥?焦慮抑郁有特定的治療療程,在治療過程中隨意調整頻次、劑量或停藥,都會使治療療程發(fā)生改變,從而耽誤疾病的治療,除了引起各種嚴重的不良反應,還可能造成病情加重或復發(fā)!臨床研究表明,在病情還沒有達到完全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就停藥,復發(fā)幾率更高!因此,不能過早地結束治療。已接受足療程治療的患者也不能一下子就把藥停掉,而是要遵醫(yī)囑慢慢地減量,邊減量邊觀察,如果癥狀加重,還需要把藥量加回來。另外,停藥要注意時機,盡量不在面臨重大變故或壓力事件時停藥。即便是在遵醫(yī)囑停藥后,部分患者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撤藥綜合征”(指長期服用某種藥物,驟然停藥后引起的各種身體不適,如精神萎靡、厭食嘔吐、失眠等身體不適)。所以停藥過程中要定期復診,及早識別復發(fā)前的先兆癥狀,如情緒低落、無緣無故失眠、無緣由的感到很累等,要把這些情況及時告知醫(yī)生,醫(yī)生會給予恰當處理,從而避免復發(fā)。

???停藥后身體有什么變化?撤藥后的癥狀在不同時期,會有明顯不同,以下是各個階段患者的普遍身體反應:剛剛停藥:撤藥反應往往出現(xiàn)在停藥后24-48小時,通常在停藥5天左右表現(xiàn)最嚴重。表現(xiàn)為惡心、頭痛、眩暈、寒戰(zhàn)、血壓升高、身體疼痛、抑郁、焦慮、驚恐發(fā)作、易激惹、感覺異常、失眠、平衡失調、“電擊樣”現(xiàn)象等。還有一些少見的撤藥反應,表現(xiàn)為錐體外系癥狀和躁狂/輕躁狂癥狀。停藥7-14天:如果沒有科學戒斷緩慢減量,停藥太快會導致血藥濃度突然下降,甚至呈斷崖式下降,身體無法適應,戒斷反應就會隨之出現(xiàn),和癥狀反復、復發(fā)很類似。同時,這也是心理戒斷時期,需要在心理上也戒除對藥物的依賴性。如果停藥太快,會導致對患者的心理也會造成沖擊,從而給順利停藥造成阻力。如果能夠安全通過這個節(jié)點,代表你的減藥速度是合理的,心理準備也是充分的。停藥2-3個月:此時,血藥濃度基本清零,患者將失去藥物保護,大腦精神系統(tǒng)開始“裸奔”。如果精神系統(tǒng)的修復沒有完成,在這個節(jié)點就會原形畢露,失去藥物保護的神經系統(tǒng)顯然還無法獨立工作,癥狀當然也就會全部回歸。而如果你能夠安全通過這個節(jié)點,意味著你的神經系統(tǒng)已經初步修復了。

停藥6-12個月:大腦神經系統(tǒng)獨立工作,這陣時間也是承受壓力的測試階段。如果神經系統(tǒng)只是初步修復而未充分鞏固,抗壓能力不足,停藥一段時間后,在各種外部壓力面前,原有的傷口有可能慢慢裂開,神經系統(tǒng)的異常癥狀就逐漸回歸。并且,由于前面幾個月剛剛停藥后如履薄冰,等半年過去了還一切正常,患者就會慢慢松弛,很多原來小心翼翼回避的東西就不再注意了。如果不良的生活習慣又被拾起,則會對神經系統(tǒng)不利,加速問題的再次出現(xiàn)。但如果能順利通過這個節(jié)點,說明你的治療是成功的,而且預后良好。停藥1-2年:這個節(jié)點患者慢慢適應了正常生活。但季節(jié)和氣候變化、身體健康狀況、外界應激事件等等因素,也都有仍然可能導致明顯的癥狀回歸,從而觸發(fā)神經系統(tǒng)不好的記憶。人是有記憶的,神經系統(tǒng)也有記憶。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感覺過往的傷痕似乎從未被修復,仿佛只是被掩蓋了,一旦觸碰到那個傷口,猶如昨日重現(xiàn)。這是維持時間不足的弊病。停藥2年以上:如果順利停藥2年,沒有嚴重的反復和復發(fā)。那么恭喜你,基本就是痊愈了。即使之后再“復發(fā)”,也不能算是復發(fā)了,而是又得了一次(正常人會得心理疾病,痊愈患者同樣也有可能得)。這時你已經有了之前的經驗,往往不會再過于敏感了,更不會像如臨大敵一樣害怕恐懼了!???老學員停藥減藥經驗分享逐步1/4減量,每個劑量停留半個月到1個月,中間出現(xiàn)不舒服可用正念方法穩(wěn)定(比如:迎接軀體癥狀,現(xiàn)已改為“暫?!保1确秸f,假如你現(xiàn)在吃2片癥狀就沒有了,那么可以開始減量到1片半或者1片加3/4片,維持15天-30天;出現(xiàn)不舒服用正念穩(wěn)定;然后再慢慢減到一片半,維持半個月到一個月,出現(xiàn)不舒服用正念穩(wěn)定;以此類推,到最后1/4片,每2天吃1次,維持半個月;然后每3天吃1次,維持半個月......最后自己就忘了吃了。

長期在焦慮狀態(tài)下,對心血管、免疫系統(tǒng)、肺臟、甲狀腺都有潛在影響。長期緊張焦慮,會有甲狀腺結節(jié)、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肺結節(jié)這些慢性應激性改變。90%左右的內科疾病與應激反應有關,首先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失眠、軀體化、植物神經紊亂;然后就是冠心病、糖尿病、腫瘤這些問題,所以要學會自己調節(jié)情緒、預防疾病。大部分疾病只能預防,治療也只是在緩解癥狀,并未解決壓力反應這個根本問題。急性期治療讓傷口表面愈合,鞏固期治療讓傷口內部愈合,而維持期是盡量讓你保持愈合的狀態(tài),維護不好就容易在這個階段出現(xiàn)問題。所以,大家了解減藥方法后,有機會可以參加覺心正念的課程,基礎課可以讓你有所緩解,但不足以讓你徹底康復。想解決失眠、焦慮、抑郁的深層原因,還要參加60天的正念課程,正念練習是大家最能用得上的化解壓力的方法,簡便易行,能夠讓傷口都內外長好牢固。最后要提醒大家,治療的過程中的任何決定,都是在患者和醫(yī)生的共同參與下審慎做出的。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以實際情況和你的主治醫(yī)師建議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