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丑》中的生理維度
業(yè)界著名的戲劇大師拉約什·艾格里編劇理論中最重要的是人物三維度:即生理維度,社會維度,心理維度。心理維度是前兩個維度的產(chǎn)物。一般來說,電影中的心理維度和社會維度是受到高度重視的,多數(shù)電影這方面做得都不錯,但生理維度卻相對被忽視,原因復雜。那么,看看電影《小丑》中是怎樣刻畫人物的生理維度吧。
?
小丑本來的相貌是溫和的,還有兩個酒窩,顯得靦腆憨厚。他身材雖然不矮,但非常瘦弱,瘦弱到被十五六歲的孩子搶走廣告牌,追也追不上,最后還被毆打;在三個華爾街渣男欺負他時,連一絲的還手能力都沒有,踹出去的一腳是軟綿綿的,被對方輕易抓住,只能掏槍自衛(wèi)。最絕的是,演員在換衣服時,身體瘦的皮包骨,左肩胛骨還有些畸形,這部電影的化妝術實在是到位。小丑平時總是縮在一角,體現(xiàn)了內(nèi)心的惶恐感,他的雙腿也總是不停地抖動且患有笑個不停的疾病。這一切的生理因素,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印象深刻。在殺過人之后,他的和善沒有了,代之以兇惡嘲諷的目光,生理上帶給他心靈的創(chuàng)傷轉(zhuǎn)化為對社會的仇恨,真正的所謂相由心生。
?
生理維度其實對于一個人的影響巨大,甚至超過社會維度。一個高大英俊的猛男和一個油膩中年猥瑣男走在街上的心理態(tài)勢絕對不可能一樣,一個身體畸形的人心理行為也一定和正常人不一樣,為什么在電影中這一點常常被忽視呢?《小丑》是一部超級偉大的電影,就人物塑造這一點上,幾乎沒有任何遺漏。
?
《小丑》的電影語言真的非常獨特,攝影(包括燈光)、美術超級棒,每一幀畫面都是絕佳的視覺藝術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