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勝族」岳飛的后裔岳鐘琪是清朝時期的涼州府人,被譽為“三朝武臣巨擘”


武威大馬文化NO.0027 - 西北勝族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蹦纤蚊麑⒃里w《滿江紅·怒發(fā)沖冠》膾炙人口想必須大家都已經(jīng)熟悉了。
但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一位,是清朝時期的一位將領(lǐng),這位與岳飛的關(guān)系非常緊密。他就是南宋名將岳飛二十一世孫,岳鐘琪。
岳鐘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東美,號容齋,謚襄勤,是清朝時期的涼州府人??滴醯墼n予岳鐘琪匾聯(lián)“太平時節(jié)本無戰(zhàn),上將功勛在止戈”。岳鐘琪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名將,因此乾隆又稱岳鐘琪為“三朝武臣巨擘”。
岳鐘琪為何能成為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成為一代名將?這背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岳鐘琪出生于武將世家,岳鐘琪的爺爺是岳鎮(zhèn)邦,任職于涼州莊浪。曾跟隨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后任四川提督、山東省總兵。岳鐘琪的父親岳升龍同樣是一身的武功,康熙朝時官至四川提督。
四川提督屬于陸路提督,是清朝統(tǒng)領(lǐng)四川省軍務的綠營最高軍事長官,駐守成都府是統(tǒng)轄著四川的四位綠營總兵官,是從一品的武官。
岳鎮(zhèn)邦和岳升龍,都曾擔任過四川提督。岳升龍還為此離開涼州莊浪,入籍四川??梢哉f岳家是名副其實的武將世家,但岳鐘琪初次入仕,擔任的卻是候補知府,只是一個普通的文職官員。
如果按照家人的安排,20歲娶妻生子的岳鐘琪也許會一輩子都只是個普通的文官。也許是岳升龍想讓岳家的后代棄武從文吧。
作為岳飛第二十一世孫的岳鐘琪,怎么可能輕易放棄。他決定投筆從戎,仕四川永寧協(xié)副將開始了軍旅生涯。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岳鍾琪33歲的時候,西北狼煙滾滾,戰(zhàn)事緊急??滴醯哿钍幕首迂范_為撫遠大將軍王,延信為平逆將軍,噶爾弼為定西將軍,岳鍾琪為先鋒,進行征討。

愛新覺羅·胤禵作為撫遠大將軍王,開始了對西北的制衡。不是每位撫遠大將軍都能獲得“大將軍王”的稱呼。胤禵不是唯一的“撫遠大將軍”,但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的“大將軍王”。
現(xiàn)在武威現(xiàn)存的涼州將軍府(涼州滿城)就是胤禵曾經(jīng)的一個辦公地點。在撫遠大將軍王胤禵的指揮下,岳鐘琪出奇兵,獻計策,一路勢如破竹??滴趿辏?721年)春,征藏大軍凱旋,岳鐘琪以無可爭議的功績晉遷左都督;五月,升任四川提督,得賞孔雀花翎。
這是岳鐘琪得到重用的開始,但也是他開始重復當年岳飛的開始。
雍正三年(1725年)春,年羹堯因九十二款大罪賜死天牢。七月,岳鐘琪接任川陜總督。此時,岳鐘琪已經(jīng)官至總督,封三等公爵,手握川陜甘三省兵權(quán)。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號04-01-30-0014-006雍正二年四月十五日《奏為奉旨授三等公恩加世襲并賜四團龍褂五爪龍袍謝恩事》,詳細記載了封岳鐘琪為三等公一事。
雍正五年(1727年)有言成都訛言岳鐘琪將反。雍正帝對此諭旨曰:“數(shù)年以來,讒鍾琪者不止謗書一篋,甚且謂鍾琪為岳飛后裔,欲報宋、金之仇。鍾琪懋著勛著,朕故任以要地,付之重兵,川陜軍民尊君親上,眾共聞之。今此造謠之人,不但謗大臣,并誣川陜軍民以大逆。命巡撫黃炳,提督黃廷桂嚴加查訪”。
岳鐘琪不愧是岳飛的后人,他和岳飛的遭遇也大致相同。岳飛是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鐘琪也是一樣的“莫須有”。好在雍正帝在再三思量后決定“筆下留人”,把“斬立決”改為了“斬監(jiān)候”。岳鐘琪的命,可算是保住了。
但岳鐘琪的命運并沒有因此改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檔號04-01-35-0709-017乾隆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奏請查抄估變岳鐘琪家產(chǎn)事宜事》記載了岳鐘琪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被貶為庶人一事。
也許是命中注定岳鐘琪不會平平淡淡度過自己的一生,等到岳鐘琪花甲之年,因大小金川紛爭不息,乾隆便重新起用岳鐘琪。

此戰(zhàn)之后,乾隆帝降旨褒獎岳鐘琪,加授其為太子少保,恢復三等公的爵位,并賜爵號“威信”。岳鐘琪入朝覲見后,被賜予“紫禁城內(nèi)騎馬”的榮譽,免除此前西征追償?shù)钠呤嗳f白銀,還授其子岳沺、岳淓為侍衛(wèi)。除上述榮譽外,乾隆帝更親自作詩賜給岳鐘琪。
“祖籍涼州、將門世家、文人出身、遷居成都、投筆從戎、招撫青海、屢遭構(gòu)陷、命運坎坷”岳鐘琪凝望自己的一生,也有些恍惚了。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岳鐘琪一聲嘆息在一次戰(zhàn)役凱旋之后便病逝了。
自古悲者,莫如將軍遲暮,壯志未酬!看著乾隆御賜的“三朝武臣巨擘”,筆者不僅陷入沉思:現(xiàn)在來武威天祝哈溪壹拾陸號院子來游玩觀光的人,還會不會記得武威曾經(jīng)有一位名叫岳鐘琪的大將軍呢?

*武威,即武威郡,古稱雍州、涼州、雄州、雍涼、姑臧、龍城、神鳥、西涼、屠各、獨孤、休著各、酋涂、浮圖、休屠、大涼、西州、武定、武興、涼城、蓮花城、七級城、雍城、俠都、涼都?!逗鬂h書·光武帝記》注釋:“武威郡,故城在今涼州姑臧縣西北,故涼城是也”。
武威郡西漢時始置,隸屬涼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涼州區(qū))。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劉徹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在原匈奴休屠國領(lǐng)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歷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設置為西北的文化、軍事、政治中心。
涼州(武威)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為我國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涼州詞(曲)、西涼樂、西涼伎都曾在這里形成和發(fā)展,對保存我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傳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天府之國武威郡”可謂是名不虛傳!
*本文為武威大馬文化的原創(chuàng)文章,所用圖片皆由武威大馬文化實景拍攝/制作。*本文如有錯誤遺漏,還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西北勝跡」「西北勝族」「西北地理」「西北美食」「西北歷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