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總決賽世界賽 小組賽第一輪出現(xiàn)的版本英雄的解析

鉤子英雄崛起了,所以這里就放Jackylove的照片做頭圖吧。

在習慣了LPL比賽的9.14和9.15版本之后,總決賽的9.19版本對我造成了相當巨大的沖擊。比賽本身和大部分觀眾所處的匹配、排位環(huán)境又有巨大的差異,而直接越4個版本的世界總決賽小組賽的選角,讓這個差異在巨大的基礎上再變得更大。
這篇文章源于好友 @框框框子 的一波突然面基gank以及昨日晚我兩在線下一起觀賽SKT VS FNC的比賽之后的一些討論。本來準備寫這一場的復盤,但文聯(lián)里有其他大佬拿去了,手癢總想寫點什么,每一次復盤一定繞不過BP,看著潘森、天使、琪亞娜這些版本英雄,腦袋閃過了些許靈光,便決定落筆討論現(xiàn)階段的比賽版本所展現(xiàn)出的陣容的生態(tài)情況。
框子會寫一篇小組賽第一輪的總結(jié)和版本的分析,而本篇文章,我個人建議是作為在讀完了那篇文章之后的延展閱讀,理解版本的效果會更好。(當然可能會有部分觀點沖突,我們的段位不同,主要玩的位置不同,對游戲理解的角度也不同。)
一 版本-排位-比賽的反饋/下路的改變。
LPL16支隊伍,每只隊伍上場的5人一共90人,再加上每個隊伍的教練和分析師團隊一共也就大概200至300人左右。
能夠決定LPL比賽的內(nèi)容雖然大部分是這些人,但訓練賽并不是選手唯一打游戲的方式,100多個英雄有成百上千上萬種組合方式,要透徹的理解一個版本,更多人參與進來的效率顯然要更高,排位賽便是非常重要得到版本信息和反饋的渠道。
首先先來看看這幾個版本的改動之中對LPL和世界賽整體有影響的改動:
9.16 潘森重做 并在后續(xù)版本中被加強。
9.16 塔姆 移動速度-10;E技能持續(xù)時間3秒砍至2秒。
9.16 悠米 Q技能全面削弱。
9.17 天使重做 6級變成遠程,16級的真實傷害被移除。
9.19 劍魔和阿卡麗在9.18 比較過分的削弱改回來了。
9.19 布里茨 Q機械飛爪距離1050增加至1150,R技能靜電力場被動最大層數(shù)2層增至3層,傷害大幅度提升。
9.19 劍姬Q技能可以打防御塔,E技能2段可以對防御塔造成暴擊。
9.19 卡爾瑪普通釋放的Q技能AP收益降低。
9.19 塔姆E技能灰色生命值治療效果全等級75%灰色→30-100%灰色生命值。(1-18級)
9.19 悠米Q技能減速持續(xù)時間從1.5秒削至1秒。
9.19 小法師E技能CD增強。
9.19的改動較多,因為是世界賽版本,但總體來說還是可以通過賽場上的一些規(guī)律尋得這個版本的特性。
由于我是ADC玩家,那就首先說說下路雙人路:9.15版本下路能出的ADC非常多,而到了9.19的世界賽,小組賽歐成三把都沒有玩ADC,蓋倫貓,小法錘石,甚至還有一把天使打射手位,而存在場上的ADC常出的只有小炮、霞、卡莎、盧錫安和EZ,其中的原因就在上面的改動和排位之中。
在這一系列的改動之中,塔姆和悠米這兩個版本常在輔助挨了兩刀特別大的砍動,傷筋動骨的那種。前者大概是因為LPL、LCK的各個隊伍都有一手熟練的塔姆保無位移adc的本事打運營比賽的觀賽體驗太差,而后者可謂完全是相反的極端,就算悠米被砍成這樣,蓋倫加悠米的組合還是頻頻出現(xiàn)在比賽上。
接著要說道的是排位環(huán)境的改變,S9這個版本整體來說是中野版本,但相對比較寬松,中單能出的英雄也很多,更多看打野,9.15之后潘森的崛起,以及一系列刺客英雄類英雄的加強讓國服和韓服的排位環(huán)境都更偏向于中路支援野區(qū)和邊路的打法。在此基礎上,為了針對悠米和塔姆的對線運營,輔助位泰坦的不斷深入和開發(fā),讓下半?yún)^(qū)打架強度加強。
9.19下路最重點的加強便是機器人這個100碼的鉤子,在這個更新之后即使到了現(xiàn)在,機器人也有非常高的rank出場率,而在9.19的國服、韓服rank環(huán)境之中,輔助位T1的3個輔助也正是鐵鉤三兄弟:機器人、錘石、泰坦。
這三個英雄也正是此次世界賽版本上出現(xiàn)的比較多的輔助。橫向?qū)Ρ纫幌逻@個三個英雄,就又能從三個英雄的特點里得到一些關(guān)于版本別的信息。
機器人:由于W加速的存在和Q技能增長,再加上它本身是三個鉤子英雄中技能抬手最快鉤子飛行速度最快的英雄,他的進攻性也最強。但它在防守的能力上也最弱,幾乎不能為ADC提供有效的防御。
錘石:Q的出手是三兄弟里最慢的,但由于E技能W技能的存在能夠在6級前有靈活處理許多復雜局面的能力,可又由于Q出手會在原地僵直,被機器人counter。他的優(yōu)點在于Q技能命中減CD,出到一定輔助裝之后團戰(zhàn)里往往能夠打出相當長的控制鏈效果,一般錘石存在的團戰(zhàn),只要錘石不被秒,往往能比泰坦和機器人多打1-2個Q。
泰坦:三兄弟里控制時間最長,控制手段最多也最肉的存在。但由于鉤子龐大的技能體積,實際對線的能力在面對擁有擊退和燈籠救人的錘石的時候并不是那般靈活,但相反,如果Q到了機器人,機器人只能被動挨打。
問題就在機器人這個100碼的鉤子上,機器人的進攻能力得到了巨大的增強,在塔姆削弱的情況下維魯斯、艾希、厄運小姐這類無位移的ADC還有卡爾瑪這樣的輔助選出來就一定要掂量掂量了。
而錘石機器人泰坦又存在一個機器人克制錘石(對線),錘石克制泰坦(團戰(zhàn)和部分特殊情況),泰坦克制機器人(對線和團戰(zhàn))的counter鏈,這類的英雄在BP上是非常適合拿來做文章的,多支隊伍也分別多次選下了三個英雄之一。
鉤子英雄基本直接封死了光輝卡爾瑪這類的軟輔出場的情況,同時由于塔姆削弱,大部分無位移AD也無法出場,場上有位移的ADC存在EZ和盧錫安,小炮,但小炮由于其技能特性,放到中路打前期對線反而更加合適,無位移的ADC則是霞和卡沙。

EZ是下路ADC的萬金油之選,而盧錫安則有不俗的壓制和對線能力,由于其靈活性,本身也絲毫不虛鉤子英雄,而下路重點則是霞和卡沙。
霞和卡沙這兩個英雄的共同點有二,其一是技能推線的速度和能力不賴,面對EZ和盧錫安都可以打,其二是前期不俗的爆發(fā)能力,霞W120%平a傷害配合致命節(jié)奏掛羽毛,卡沙則是本身技能傷害高,W技能快速觸發(fā)被動5環(huán)配合強攻3環(huán),能夠在前期打出很高的爆發(fā)。
而由于塔姆的離場,保排英雄的稀缺,ADC本身的生存能力就十分重要。霞擁有R技能不可選取同時大招迅速放置羽毛,E技能的控制也能回饋團隊,而卡莎的R技能則是有超遠程進場瞬間逆轉(zhuǎn)團戰(zhàn)陣型的收割能力,再加上進化E技能隱身,本身生存能力也是上佳,所以兩者是目前最適合賽場的英雄。
鐵鉤三兄弟和塔姆的改動導致了ADC的改動,同時也對輔助的Pick共同起到了影響。目前為止所有要玩鉤子英雄的隊伍,在前三ban上幾乎都按掉了莫甘娜,但更有甚者以搶代ban把自己BP做的稀爛。而由于霞這個ADC的存在,輔助洛也能出場,而且非常適合藍色方的2、3手Pick。
這樣較少變化的人數(shù)選擇,在職業(yè)賽場的角度來看,戰(zhàn)隊們自然是不可能就只在這些英雄里選的,尤其是蓋倫貓、小法錘石這樣的下路的開發(fā),讓下路存在了更多的工具人屬性,但也存在了更多的變化。
而實際上賽場上的表現(xiàn)看來,各隊伍拿到傳統(tǒng)ADC搭進攻輔助開始的瞬間,一整場比賽就從9.15的上中野上下野相對持平的情況變成了所有隊伍都要注意下半?yún)^(qū)的進攻,而不注意下半?yún)^(qū)進攻的隊伍,都在比賽之中收獲了慘痛的代價(以IG VS DWG,G2 VS C9為主要代表)。原因很簡單,機器人錘石泰坦洛這樣的英雄選出來,下路不打架,可能嗎?
二 迷信的中路小炮/壓力更大的中路
說道世界賽版本的中路,就又不得不提一下小炮還有改版之后的天使。
眾所周知英雄聯(lián)盟是一個只要把ADC干爛就很好贏的游戲,4包2是游戲前中期收益最高的行動沒有之一:2個人頭,塔皮,一條可能存在的屬性龍。
那么,為了良好的執(zhí)行中野4包2這個戰(zhàn)術(shù),需要什么呢?需要中野能打贏,或者有線權(quán)。而這個時候,一個約德爾人挺身而出,她便是炮形態(tài)波比……嗯,麥林炮手崔絲塔娜。
首先小炮擁有全英雄聯(lián)盟英雄在2級T1的進攻距離以及T1的斬殺傷害,2級強攻點燃WE傷害打滿的小炮,斬殺線大概是在570左右,這還沒算接下來的走A和閃現(xiàn)追A的傷害。再加上E技能天生的推線能力和遠程這一特點,讓她在中路幾乎是在安全性和進攻性上都能排到第一。
然而,許多隊伍選出來她的下場反而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中單選手們對于小炮的理解不深嗎?
對,這是一個原因。但更深的原因還是出在小炮作為ADC的定位上。
小炮的技能傷害無論什么時候想要打滿,WE跳臉都是最穩(wěn)妥的辦法,否則對方就能夠直接拉開距離規(guī)避傷害。但跳臉這件事本身就不夠穩(wěn)妥,尤其是小炮作為ADC的身板,在團戰(zhàn)中跳臉是非常危險的,而小炮ER爆發(fā)傷害和擊殺刷新W的機制從一開始的定位便是收割。
而收割的前提就是要有人為他打第一輪傷害……可小炮走了中路,有了等級優(yōu)勢,下路為了保證混合傷害類型選出的法核或是其他的pick,在沒有等級優(yōu)勢的情況下,誰能為她打傷害呢。中路本身在團戰(zhàn)的第一輪傷害優(yōu)先順位里就先于下路,原因便是這個單人線的等級優(yōu)勢。
那問題來了,不選小炮,中路還能不能像之前那樣選飛機/吸血鬼/瑞茲那樣的刷子英雄呢?可以,但代價是對方只要選出打線中單,就可能會被鉤子英雄和對方打野中野輔瘋狂3包1,就算打不出3包1,也會被對方進野區(qū),壓制己方打野。
不選弱線英雄,那選防守強的英雄總行了吧?可以,就拿卡爾瑪為例,由于卡爾瑪?shù)腝技能削弱,在面對小炮這樣的強推線中路的時候也會失去線權(quán),而防守英雄的特點是自己擁有不錯的推線能力,但打架能力不強,自保能力和團隊性很強……
請注意,由于下路的陣容改變,野區(qū)被人撬開的風險也大,打野自然也會選擇那些更偏向打架的選擇如盲僧挖掘機酒桶蜘蛛這類的選擇。進攻型中單能提供巨量的輸出,再加上一個有輸出的打野,中野2v2天然劣勢,如果是上幾個版本還好,可這個版本中野劣勢基本直接等于下路大概率會吃4包2——FPXdoinb選塞恩和瑞茲的那兩場都是如此的情況,即便是面對JT和SPY這兩只相對較弱的隊伍,F(xiàn)PX的下路都遭受了對方中野相當多的進攻。
目前選出的中路,刷子的出場率明顯低于佐伊、妖姬、刀妹這類的節(jié)奏Pick。但在Ban位上,中路有兩個版本英雄都要吃到ban位。必ban而且這一整個世界賽都不可能被放出來的潘森就不多說了,主要還是聊一聊天使。
天使技能的設計就表明了她是一個AP輸出的adc,只是在發(fā)育成型之后擁有比ADC更高的輸出能力。但在這一次的更新之后,天使取消了16級的真實傷害,并將11級的遠程提前到了6級,讓對線期過渡更加平滑。
這意味著團隊在前期可以更少的為天使投入資源,而天使發(fā)育所需要的時間也變短了,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天使的發(fā)力期越來越提前了。因為其只有525的手長,在偏向中后期的情況看來,天使面對EZ和有火炮的盧錫安、霞,還有RW瞬間進場Q爆發(fā)5環(huán)強攻斬殺的卡莎,都失去了后期的競爭力。
那么,職業(yè)戰(zhàn)隊為何青睞天使呢?為何天使又能有100%的BP率呢?
答案便是在整個版本改動造成的生態(tài)變換的基礎上的這個大招。6級就進入遠程狀態(tài),意味著她有了面對遭遇戰(zhàn)和運營為目的多打少進攻團戰(zhàn)的接團資本。
實際的情況是,天使的Pick本身其工具人屬性就更要高。雖然天使本身中路主Q的法術(shù)穿透加上第二件裝備羊刀給到的法穿效果,能夠讓她在中期打出相當不錯的輸出——但她仍然是一個ADC。
FNC VS RNG的那一場比賽,F(xiàn)NC選出4保1陣容,天使在第二三件出了科技槍+蘭德里的折磨之后,我就知道這把比賽FNC連贏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只要是ADC,就承擔著打持續(xù)輸出的責任,而相反,反觀天使贏了的比賽,天使又是如何施展的呢?
DWG VS IG的比賽之中,DWG祭出了天使+巖雀+波比的封路突臉體系。在BP上引誘IG上鉤選出多突進陣容然后用波比封鎖入場的同時,利用天使的大招保護波比,分割團戰(zhàn)。
RNG VS CG的比賽之中,RNG祭出天使+機器人+霞的組合,機器人開啟W技能背著天使大招硬沖CG陣營,天使大招和機器人大招打出相當高的傷害。當然,也只有RNG能這么玩兒,因為RNG是下路大核心體系,團隊的資源會往中下傾斜,配合UZI的線上能力保證打出效果,霞本身也有相當?shù)淖员D芰Α?/p>
天使本身更適合作為一個副C存在,而小炮站中路又陷入了沒人幫她打輸出她不敢跳的死循環(huán)里,這便是近期天使有勝有負,小炮如此拉胯的主要原因。
認識到版本英雄的更深刻的特性以及時間線發(fā)育,才是做好圍繞版本英雄BP的關(guān)鍵,不會落入對方設計的坑洞。
三 一言難盡的上路
由于版本的更迭,鉤子英雄的崛起還有天使工具人的出現(xiàn),整體來說9.19版本是一個中野但更傾向于中下野的版本。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中野完全不去抓上,只是說現(xiàn)在上路整體來說更游離在比賽的前期節(jié)奏之外。
中下野英雄pick的思路改變,直接導致了一件事,在上路選出青鋼影/劍姬/瑞文/刀妹這樣的戰(zhàn)士英雄,且不論本身對線的風險性,由于中野進一步提升的進攻性,上路本身要承擔的風險更高了,而上路本身還有鱷魚這么一個對線能力超強,在中后期轉(zhuǎn)肉裝也有非常不錯的效果。
而上路的生態(tài)鏈就比較有趣了,在戰(zhàn)士沒辦法選出來做單帶的情況下,納爾、奧恩、鐵男這樣兼具對線團戰(zhàn)帶線的工具人,劍魔和吸血鬼這隊團戰(zhàn)對沖的選角,還有阿卡麗這個第一刺客存在。
現(xiàn)在賽場上能夠上場的刺客有2,其一是阿卡麗,其二是琪亞娜,只是琪亞娜也是由于上述的原因,尤其是中路選角的改變,現(xiàn)在基本選出來就只能去打野,但琪亞娜的爆發(fā)還有野區(qū)團戰(zhàn)作戰(zhàn)能力確實夠,拿到就不虧,這里重點要聊一聊阿卡麗。
阿卡麗的核心技能是W,在煙霧彈中,除了防御塔的真實視野之外,就算是真眼,也不能把阿卡麗插出來。而阿卡麗作為一個刺客最OP的一點也在此處:
只要切入時機和使用得當,阿卡麗的W技能可以在團戰(zhàn)之中獲得切割對方戰(zhàn)場的能力。這一點在IG VS DWG幾場團戰(zhàn)里被theshy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而真正讓阿卡麗在經(jīng)歷了如此多削弱之后依然得到職業(yè)戰(zhàn)隊青睞的另一個原因是阿卡麗作為刺客,是最適合職業(yè)賽場運營節(jié)奏的刺客。其他的刺客都沒有煙霧彈這樣的技能,煙霧彈只要放的夠好,對方的脆皮輸出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走位,而搭配上另外一件裝備,阿卡麗才是真正位列第一次刺客的原因,這個裝備是……
秒表/中亞沙漏。
我們來看一看阿卡麗的出裝,法穿鞋→科技槍→鬼書→中亞沙漏。阿卡麗購買秒表的時間,是根據(jù)她本人和比賽節(jié)奏需要的,可以自由決定的。在游戲的前期,大家的傷害都不高,阿卡麗只要R進人群開到W,憑借走位就有可能生還,而到了游戲的中期,阿卡麗可以利用W和秒表,1個技能1個裝備,打出近乎于重裝坦克的戰(zhàn)術(shù)效果:
我切進來我的隊友跟上,如果你不處理我,我就粘著你隊友甚至殺你隊友,如果你處理我,我就按金身規(guī)避傷害,你交了關(guān)鍵技能,等著我隊友干你們吧。
當然,選刺客就要在中期結(jié)束比賽,而為了阿卡麗也要消耗掉鱷魚的一個ban位置,這就是BP的機制。在IG對陣DWG的那場比賽之后,應該后面的對手都不會再放給IG阿卡麗了。
上路的PICK除了鱷魚和鐵男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戰(zhàn)士之外,奧恩的工具人屬性更大于他的肉的屬性,奧恩本身的成長并不算一個合格的肉,他更傾向于給隊友打裝備,然后在團戰(zhàn)里打出控制,大招開團,鐵男則是比較穩(wěn)妥的選擇,大招的存在6級之后不是很怕抓,基本上走一個眾生平等的路線,團戰(zhàn)則是用大招手動衡量雙邊戰(zhàn)力。
整體來說9.19這個版本應該是雙核為主的版本,運營和打架皆可,但打架的頻率會更高一些,因為打野和輔助的進攻性的增強,導致9.15那樣中路刷上路刷打野控圖找機會慢慢抓的慢節(jié)奏出現(xiàn)的概率越來越小了,只要上下某一個半?yún)^(qū)的對抗性弱了,擁有超強開團能力的鉤子輔助都不會介意往野區(qū)里走一走或者小龍先鋒逼團找優(yōu)勢。
中野承擔了節(jié)奏壓力,而上路只要不選鱷魚和鐵男,剩下的Pick在團戰(zhàn)里更多的責任反而是控制和輸出,為隊友制造收割空間。但在全員脆皮的現(xiàn)版本里,鉤子英雄直接導致了下路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進行穩(wěn)線或進攻,下路選手(ad+sup)本身的實力顯得尤為重要。
在節(jié)奏這一部分,中野和下路在版本更迭之中拿到了更多的權(quán)重,但總的蛋糕并沒有變,被分走的權(quán)重是上單的。這個版本如果玩鐵男和鱷魚這樣的上單,仔細看他們的游戲進程,其實就會發(fā)現(xiàn)一把游戲從對線到團戰(zhàn)是真的非常的千篇一律。
帶TP,帶線,有團就去,沒團繼續(xù)帶線,帶線,帶線。能夠主動選擇這波團打不打的上單幾乎不存在,即便是theshy在這個版本,支援和參團的頻率也變得相當?shù)母?。而只要對方下路和己方下路都是打架陣容,而打野只要有一方選出了盲僧挖掘機酒桶和蜘蛛這四大天王里的任意一個,上路隨時都有可能變成恐怖游戲。
而如何讓上單更有效率的參與進游戲之中,反而成了現(xiàn)階段各個戰(zhàn)隊正在嘗試尋得一個解答的問題。在平衡打架和farm還有參團的得與失上,目前出現(xiàn)的幾個上單,都不算特別有主動權(quán),而接下來一輪比賽能否看到功能型的上單選角,也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結(jié)
本篇文章沒有討論打野,打野受到的牽扯是最大的,而職業(yè)隊伍們?yōu)榱吮kU起見選擇的英雄反雖然進攻性強了,但本質(zhì)卻是更加保守了起來。這個游戲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前期哪條路炸都可以,野區(qū)一定不能炸,野區(qū)炸了基本就非常難追回來了,除非G2打C9那樣中下兩條路拿命在C。
拳頭公司在一系列的改動中一直在平衡運營和打架的權(quán)重,而這一次9.19的改動不出意外應該是目前的S賽里觀賽體驗最好的一年。保持高強度對抗性的同時采取了更穩(wěn)健的運營策略,這是LPL和LCK在墓前比賽中展露出的共通性。
打架和farm的平衡究竟最后會被平衡在哪個點,哪個點才是最適合當前版本當下隊伍,這是所有的隊伍都需要去適應的過程。
而小組賽的后半程,往往就是見這個真章的時候。加油,L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