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怎么才能不尷尬?
一位朋友相親,碰到了同屆不同班的校友,因為高一到高二文理分班的緣故,因此有一些共同認識的同學,和少數(shù)共同好友。
?
一般來說,這種性質(zhì)的相親對象較為符合長輩口中的“知根知底”。但這位朋友卻傾訴說,如果之前完全沒交集,還是很愿意試試的。現(xiàn)在大家有很多共同的熟人,就很尷尬。
?
直到女生把聊天截圖發(fā)過來,原來讓她感到尷尬的不是“大家有很多共同的熟人”這個事實,而是兩人聊天,男生帶給她的感受。
?
得知兩人是校友且有共同好友后,男生就開始了一番“高中同學認親”之路。
?
聊天內(nèi)容變成了,從共同老師的身份確認,再到共同同學的現(xiàn)狀描述。
?
得知彼此是校友后,
男生:【笑哭表情】自己人自己人。
你應(yīng)該也是XX工作吧。
女生:是的呢。
男生:厲害厲害。
??????????卑微xxx(自稱)先去工作。
??????????待會聊哈哈。
?
看得出,男生先發(fā)來表情,發(fā)表情是友好,親近的展現(xiàn)。大家可以看,正式文件中沒有表情,領(lǐng)導(dǎo)安排任務(wù)時聊天也沒有表情。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對話中發(fā)表情的頻率,尤其是積極意義的表情,推斷誰在患得患失,誰更若無其事,誰比較在意雙方關(guān)系。
?
遺憾的是,笑哭的表情,可以理解為十分搞笑,笑出眼淚。而古話說,樂極生悲,這個表情又摻雜了悲從中來的幽微情緒。
?
為什么悲從中來?
?
因為些許尷尬。男生也有種半熟不熟的尷尬。所以緊跟了句“自己人自己人”。
?
有朋友面對來家里的客人也會這么說,“進來坐進來坐”,好像說一句不夠,連連說幾句才能凸顯自己的熱情。一方面是熱情,一方面,也是為了盡快打破,彼此僵站著大眼瞪小眼的局面。原因還是不夠熟。
?
試想,家人每天下班,你是否早早的恭候在門口,擠出官方微笑,大聲招呼“進來坐進來坐”,“家里臟,不用換鞋的!”“來就來了,怎么還帶東西!”
?
盡管十分期待客人主動換上鞋,客人離開后,自己還會對拿來的東西仔細端詳,搜遍全網(wǎng),掃碼追溯,明確價格。
這么看來,解釋就是掩飾,反復(fù)強調(diào)就是不堪一擊。
?
“自己人自己人”。一方面的確有利于展現(xiàn)校友般的親切感。但就算是十年同桌,也不是親如家人。就算親如家人,大家也還是有點獨立空間的好。
?
在這半熟不熟的相親氛圍下,拼湊“自己人”的錯覺,就是在不熟悉時,刻意營造熟悉感。好比得知對方是老鄉(xiāng),下一步就能順利牽手。
?
又好比是打仗,對方扣動扳機之前,趕緊摘下頭盔說,自己人自己人。
?
這么一來,把相親當做打仗的白刃相接,自然沒了戀愛的風花雪月。
?
再有,一開始就說”自己人”,一定程度有種“一直把你當妹妹“的意味。就像和一桌朋友吃飯,偷瞄的對象總是別桌低頭的側(cè)臉,或者從身邊走過的曼妙背影。
?
就是因為在“同一桌”,沒有完全的陌生感,甚至還對彼此老底如數(shù)家珍,“要有感覺早有感覺了。”
?
沒等女生回復(fù),男生接著聊。
?
排除女生也喜歡沒心沒肺,嘻嘻哈哈的情況,這種行為就容易偏離成熟穩(wěn)重的軌道。
?
沉穩(wěn),就是感到腳被拖著,很沉,走路才慢吞吞。
?
不如,慢一點,讓時間在濃淡的光影里肆意流淌。
?
不如,少一點,讓空間在留白的旋律中綿長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