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經典綜藝「東芝動物樂園」制作始末&傳奇制作人八木章先生

「東芝動物樂園」LOGO
播出時間:1994年10月 ~ 2007年1月
這檔家喻戶曉的大型綜藝節(jié)目,展現(xiàn)的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00多種野生動物的珍貴畫面,通過打擂和答題的娛樂形式,帶領觀眾們在愉快的氣氛中了解動物們的知識和趣聞,培養(yǎng)保護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自覺意識。
王剛,侯耀華,洋氣的片頭曲,可愛的猴子嘉賓,LOGO中可愛的小熊貓...
時隔22年,當我們再聊起「東芝動物樂園」,你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
(封面圖來自網絡,由不知名的朋友繪制)
點擊鏈接,進入騰訊視頻回憶激動人心的片頭曲:「東芝動物樂園」片頭曲
本文篇幅較長,如能讀至最后,不勝感動。
網上素材較少,內容難免出現(xiàn)錯誤疏漏,歡迎指正。
轉載/合作請與公眾號后臺聯(lián)系。
采訪 · 執(zhí)筆 · 編譯 /?@貓又葵 ?MegaROMANTIC
圖片 · 視頻 / 來源于網絡
引言:我與「東芝動物樂園」
小時候,孩子們能接觸到的動物十分有限,每當大家聊起來,多是動物園的大象河馬,四合院屋瓦上盤踞的野貓,亦或雨后滿世界的土鱉,蚯蚓和蟬。
許多同年紀的朋友都對90年代播出的「東芝動物樂園」懷以深切的記憶(當然還有中央電視臺的「正大綜藝」)。在尚且閉塞的都市里,在沒有互聯(lián)網的昨天,這樣的節(jié)目簡直是一座歡欣鼓舞的寶藏,從此以后,我們的世界里不僅僅只有人類了。
「東芝動物樂園」最先是在每個禮拜六8點在21頻道播出,每周一期。那時候最激動的事,莫過于吃完飯坐在電視機前等片頭曲。由于「東芝動物樂園」也同時在上海東方等其他地方電視臺聯(lián)播,在當時影響力極大,包括很多在中國的外國人都頗為喜愛。

從網上找到2003年參加節(jié)目的人拍的照片
出于這份深深的喜愛和思念,我產生了采訪當時制作人的念頭。由于節(jié)目是以日本著名的東芝公司冠名播出的,整體風格體現(xiàn)出強烈的日本綜藝的特點,我相信自己要找的,肯定是位經驗豐富的日本大制片人。同時也不斷寬慰自己,時隔20多年,難度一定是有,即便找到了,對方愿不愿意理我也說不定。
當我聯(lián)系上八木章先生以后,第二天便收到了他的郵件確認,三天之后,他連續(xù)發(fā)送了數(shù)封郵件解答我了我的問題,最后又說希望重新整理為一篇完整的WORD發(fā)給我。
在策劃伊始,我曾一度考慮將本文撰寫得較為詼諧。而今,我卻驚訝于這位制片人與中國超乎想象的深厚淵源,并深深折服于他職業(yè)的態(tài)度。收到八木先生發(fā)來的近5000字的WORD文檔以后,我停滯了一周都沒有動筆。重新整理了思路,我決心踏實地將當時制作「東芝動物樂園」的始末完整地呈獻給大家。后面如有緣分,我會單獨再寫一篇文章來介紹八木章先生本人的經歷。
八木章先生
出生年份:1955年
出生地:中國北京市
學習經歷:
先后就學于3所北京的小學,后畢業(yè)于北京育民小學
初中進入北京市第57中學,隨后轉學回到東京,畢業(yè)于青葉中學校
大學先后求學于東京都立本所工業(yè)高等學校和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yè)
特別經歷:加入少年先鋒隊,獲得三好學生表彰
知名實績:
TOYOTA對中廣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
「東芝動物樂園」企畫制作
「日立·環(huán)球360」企畫制作
「東芝動物樂園」制作背景
90年代初,八木先生從北大畢業(yè)后回到了東京,先是進入一家貿易公司工作,一年后跳入日本電通公司,負責日本官方廣告業(yè)務。當時,中國方面廣告領域剛剛開放,八木先生以營業(yè)擔當?shù)纳矸葜饕撠熤袊膶θ諒V告,先后承接過中國民航、北京景泰藍等企業(yè)對日公關活動。
電通公司的中國部開設于1985年,統(tǒng)一進行所有日本對華的進口和出口業(yè)務(即來日廣告和對華廣告)。由于公司會講中文的人少之又少,出生于北京的八木先生便有了創(chuàng)作對華廣告的機會。比如我們熟知的「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廣告詞,就是出自他的創(chuàng)作。此外,他也幫助文體活動部門運作過「ALICE樂隊*訪華演出」等工作,還翻譯了演唱會曲目「去何方」。
*ALICE樂隊:中譯名「阿里斯樂隊」,需區(qū)別于國內的阿里斯樂隊(王勇/秦奇/李力,以翻唱日本搖滾歌曲為主),成員包括谷村新司和堀內孝雄兩位著名日本歌星,現(xiàn)已解散。
那時,日本家電是中國最大的廣告客戶群。其中,規(guī)模比較大的松下、三洋和夏普都位于日本關西地區(qū),而我所在的電通總社(位于東京)負責的日立、東芝和索尼的投放量相對較少,并且存在另一家華僑創(chuàng)辦的競爭對手——「向陽社」*。他們的老板和中央電視臺關系很好,幾乎包攬了日本的業(yè)務。
*向陽社:由華僑創(chuàng)辦的「友好商社」,1982年向中國引進了「鐵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的漫畫。
可以想象,一家華僑企業(yè)能夠拿到手冢治蟲的版權,又與中央電視臺交好,這樣的實力自然不可小覷。面對艱難的處境和強大的對手,八木先生竟然運用了毛澤東思想,帶領他的電波媒體業(yè)務殺入一片光明之地。
在對東芝公司的提案中,我運用了毛澤東在江西根據地時的戰(zhàn)略思想「十六字訣」,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我首先否定了電視廣告,因為客戶的預算本來就很少,打零星的電視廣告只能是被龐大的廣告大海淹沒。我提出(東芝)主動退出電視媒體,而集中預算投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早間「新聞和報紙摘要」*節(jié)目。
*新聞和報紙摘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早間新聞節(jié)目,每天早晨6點30分,伴隨雄壯的「歌唱祖國」歌聲開始,最大收聽規(guī)模達到6億人口。
與我同年紀的朋友和家長,一定都很清楚這檔廣播的普及率相當之高。通過這樣的策略,八木先生從「向陽社」手中搶出了一點點廣告預算,并打響了第二次「戰(zhàn)役」,即「東芝動物樂園」。
「東芝動物樂園」制作經歷
提出「東芝動物樂園」這一提案,是基于充分利用電通公司的優(yōu)勢因素,即「在日本電視媒體中具有絕對優(yōu)勢」來考慮的。將其運用到對華電視媒體,以「只有電通才能做到的方法」來迎擊對手(向陽社)正是八木先生的上上策。
那時,日本各大電視臺都開始考慮將自己的contents(主題內容)進行二次利用,因此,電通內部組建了「soft推銷機構」,專門開展內容重組利用,八木先生也是組員之一。
TBS的「わくわく動物ランド」節(jié)目是八木先生最喜歡的素材之一,他看到了這檔節(jié)目的潛力,便果斷將其留在電通公司東京本部。電通公司在關西也有分社,想必如果當時將這檔節(jié)目分享給關西方面的話,說不定播放的就不是「東芝動物樂園」,而是「松下動物樂園」了。(電通公司關西分社和松下總部均位于大阪)
大約在1991年,東芝公司啟動了對華三年特別計劃,并讓電通公司提出一個具體方案。他們給八木先生所在的業(yè)務組提出了很多題目,其中一個,就是東芝公司在中國市場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危機。八木先生是這樣回答東芝的:
1. 貧富之差
2. 造成貧富之差的腐敗
3. 環(huán)保問題
我對他們(東芝)不客氣地指出,「你們的預算太少,不如松下的1/10,他們采取的是在中國大陸鋪天蓋地式的轟擊,所以在我們沒有錢預備那么多炸彈的情況下,可以制造一顆原子彈」,這就是我為他們準備的「動物樂園」。最開始,我本想在CCTV播出,但CCTV已經有了一個「正大綜藝」,因此對我的建議毫無興趣。我非常不服氣,下決心一定要打敗他們的「正大綜藝」。后來我找到了北京電視臺,跟他們的副臺長提案,并向他們保證了三點:1. 節(jié)目打出后肯定會成為北京電視臺的王牌節(jié)目;2. 肯定會打敗CCTV的「正大綜藝」;3. 看到成功后,其他客戶會相繼來請求我們也為他們安排類似的節(jié)目。經過這樣的保證,北京電視臺接受了八木先生的節(jié)目提案。然而,由于信心仍然不足,電視臺把節(jié)目安排在第二頻道(即21頻道)。
起初,節(jié)目是全完委托給電視臺方面去制作的,結果播出后反響很差,這也是新節(jié)目初期缺少大量宣傳都會遇到的問題。于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八木先生邀請到日本的專業(yè)人員開始對他們進行制作指導。
為了突破窘境,當時一位女導演提議讓王剛加入節(jié)目組,八木先生沒有請示客戶便同意了。從那以后,王剛便成了「東芝動物樂園」的王牌主持人,連續(xù)主持了5年。1996年,王剛出色演繹「宰相劉羅鍋」中和珅一角,從此紅遍了中國。
至于「東芝動物樂園」,不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便打破了「正大綜藝」的記錄,亦幫助東芝公司在半年的時間里在北京的電視機市場中順利打敗松下電器。過了兩年,日立公司也找到電通,要求為他們策劃類似的節(jié)目,即「日立·環(huán)球360」。八木先生的三個保證一一實現(xiàn)了。
關于轉播和收視率
我們從TBS購買了視頻版權和節(jié)目結構版權,委托北京電視臺進行包裝。以北京臺為播出主臺,由上海東方、廣州臺、南京臺、成都臺、沈陽臺、大連臺聯(lián)播。這些臺所在的都是東芝營業(yè)重點地區(qū)。當時的收視率基本都不可信。都是CCTV的數(shù)字。因此,最高時記得也沒超過10%。但是我每次出差在當?shù)囟紩杏X到人們非常關注它。
關于制作壓力
在90年代的中國,幾乎不可能出現(xiàn)外國制作人。因此,節(jié)目的制片人、導演都是北京電視臺的人員。最開始,日本制作方曾在節(jié)目中打出「協(xié)助:電通」的字幕,但由于種種原因,最后也撤掉了。
對于制作最大的壓力就是如何讓北京電視臺「聽話」了。
一度被日本業(yè)界稱為「Grand Producer」的八木先生,向我非常詳細地介紹了與中國電視臺合作的體會:
1.??? 不能照搬日本制作的那一套。2.??? 節(jié)目之所以能夠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素材為「動物」則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它完全而徹底地脫離了所有政治因素,被全人類所寵愛?!腑h(huán)球360」為什么不成功?主要就是因為它是歷史題材,從而牽涉到了許多宗教問題。3.??? 我們不能過高地評價媒體的力量而過低地評價contents,特別是當今,若是非常受歡迎的主題內容,則媒體也會跑過來找你?;叵肫甬敃rCCTV也曾找到過我們,由于我們沒有接受,他們則采取了先錄取王剛為電視臺播音員,并以臺里播音員不得在他臺演出的規(guī)定,讓王剛撤出(我們的)節(jié)目,并讓他把節(jié)目帶到CCTV的手段。于是我們只好暫時邀請上海東方臺的袁鳴小姐擔任主持,雖然收視率有所下降,但也不至于倒臺。
由于我之前從事過中日、中韓間國際科技合作的工作,也有一點點諸如此類的經驗,這些介紹,使我更加認識到「貼合用戶需求」以及「內容王道」固然非??简炛谱魅藛T,卻屢試不爽。市場寬廣,瞬息萬變,敏銳的觀察力和應變力對于產品本身的推廣應用,乃至化解和度過危機都至關重要。無論是眾里尋他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還是傳統(tǒng)企業(yè),始終需要這樣的素質。
「東芝動物樂園」的主持人甄選
在「東芝動物樂園」播放的90年代,中國觀眾對于主持人的要求還十分朦朧。出于現(xiàn)實因素的影像,老百姓們基本是有什么節(jié)目看什么節(jié)目,簡單分辨哪個主持人好看,聲音好聽,很少有人去了解主持人的甄選背后的條件。

擔任過「東芝動物樂園」主持人的侯耀華和孫萌
八木先生向我介紹,由于節(jié)目形式在當時的中國較為新穎,一般主持人恐怕難擔重任。 選擇王剛擔任主持人,特點在于他自己為素材配音,所以在主持現(xiàn)場也能駕輕就熟,發(fā)揮極好。至于孫萌小姐,則屬于日本國內極為喜愛的可愛形象。八木先生如此選擇,是參考了當時日本類似的節(jié)目形式,邀請一位資深主持人,再選擇一個可愛的,哪怕極為不專業(yè)的形象,二人相互補充,一同出現(xiàn)。

形象十分可愛的孫萌

在當時出塵脫凡的孫萌
很遺憾的是,當時孫萌雖然很理解制作人的意圖,也受到很多小朋友們的喜愛,中國業(yè)界卻較難接受。
關于音樂制作
「東芝動物樂園」中的音樂制作一聽便知出自日本作曲家之手,這一點令我頗感興趣,所以便當做一個問題向八木先生提問了。當然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片頭曲。

戴嬈
戴嬈當時也算是小有名氣,演唱了許多影視作品的主題曲。她是日本堀プロ公司在中國舉行Audition錄取的歌星,由于公司宣傳費用短缺,就請八木先生的團隊在節(jié)目中使用她的歌曲作為片尾。
點擊收看「東芝動物樂園」第二代片尾曲:戴嬈『拍拍手』
熟悉日本音樂的朋友也許注意到了,戴嬈的『拍拍手』作曲者是日本著名配樂大師梁邦彥*。
*梁邦彥:日本著名音樂制作人,NEW AGE音樂大師,代表作有「精武英雄」,「十二國記」,「彩云國物語」等。
他們身在日本,但為節(jié)目的成功立下了汗馬之功。
八木先生認為開始幾代片尾曲并不太成功,所以就決心尋找一個較為理想的形象。在大量的磁帶試聽中,他相中了孫萌的歌曲『問聲你好我的愛』,原唱據介紹是日本組合COCO。
點擊收看第三代片尾曲:孫萌『問聲你好我的愛』
此外,孫萌的『寶寶貝貝』一曲也是家喻戶曉。
在90年代,中日兩國間的音樂交流其實相當豐富,這一點我會在別的文章里為大家介紹。
關于八木章先生
八木章先生從節(jié)目開始播放(1994年)到2000年都是「東芝動物樂園」的日方制作人。這檔節(jié)目在中國的影響力有目共睹,固然先生本人對「Grand Producer」的稱號自感慚愧,我卻相信成事在人。
八木家傳奇的經歷,令他得以熟悉中日雙方的風格特點,得以揚長避短,人盡其才。外加上成長所經歷的特殊年代,使得他比常人更具包容,胸懷更寬,格局也更高??上幌才恼眨谶@篇文章中無法讓大家領略他成為制作人之后的樣貌了。
八木一家傳奇的經歷使他擁有更為開闊的眼界和格局,這也是我極為佩服的。
我身為100%的日本人,但卻是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是中國人民撫養(yǎng)我長大成人的。我非常熱愛中國和中國人民,并早已決心繼承父親的遺志,為在日本重新打造中國良好的形象而努力。我博客的名稱為「華風」,這是我在五年以前想出的。當時「韓流」在日本很盛行,而我非常不服氣,我不認為韓國文化高于中國文化。因此,我就決定今后為在日本普及中國文化而努力。但中國文化在日本不能叫「華流」,因為用日語發(fā)音就會變成「下流」。所以想出的名字就是「華風」。
尾聲
2017年,時值中日邦交正?;?5周年。很多人不明所以,也依然有很多人對日本持以質疑的聲音。
我一直認為矛盾是必然存在的,仇恨卻不必延伸到更遠的地方。愛與文化本身的存在感是沒有界限的,形式卻為國界和民族所切割,而正是因為兩國人民皆擁有愛與文化,中日之羈絆才得以源遠流長。
歷史包容我們,我們也成就歷史。真正的影響力不是以粉絲和點擊率而計的,而是在生活的細微末節(jié)之中,我始終記得你。
感謝八木先生為中日友好付出的努力。
Special Thanks?
我的媽媽 尚笑的媽媽 牛肉肉 于子 Tinn?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