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引進數(shù)字記譜法,改良,做成了簡譜
音樂筆記119、東亞引進數(shù)字記譜法,改良,做成了簡譜

有什么好的寫簡譜的軟件?——網友提問
?
…
侯曉濤(編輯于2021-02-15 23:15,45人贊同了該回答):…
?
4條評論:
一盞明月(2022-07-19,1贊):有沒有一種可能,簡譜是國外發(fā)源并引進我國的
?
Gorvell(2022-10-29):數(shù)字簡譜的雛形初見于16世紀的歐洲。
17世紀時法國天主教“芳濟各”會教士J·J·蘇艾蒂加以改進后 用來教唱宗教歌曲。

18世紀中葉,著名的法國思想家J·J·盧梭再加改進,大力倡導,并編入他的《音樂辭典》之中。
…思、想、思想:見《歐幾里得154》…
(…《歐幾里得》:小說名…
…《歐幾里得154》:《歐幾里得》這部小說的第154話…)
?
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xù)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
因此 這種簡譜 在西方 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19世紀末葉,簡譜傳到日本,再傳入中國。
1904年沈心工編著出版的《學校唱歌集》是中國最早自編的一本簡譜歌集;
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學校,
30年代隨著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簡譜得以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沈心工(1870-1947):音樂教育家。見《音樂筆記79~98》…
…學校唱歌集:見《音樂筆記99~108》…
…簡、譜、簡譜:見《音樂筆記109~118》…
…運、動、運動:見《伽利略9》…
?
侯曉濤(作者)(2022-07-19):有些西方學者就是這么看的。
我忘了是哪個歐洲的國家的一個人,他認為是,幾百年前歐洲一個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記譜法,
后來大陸引進,改良,做成的簡譜。
…發(fā)、明、發(fā)明:見《牛頓84》…
…法:見《歐幾里得3》…
?
就是認為簡譜的起源地不是大陸。
?
sfw666(2022-05-03):要么太貴,要么功能過于簡單,
…功、能、功能:見《伽利略44》…
…簡、單、簡單:見《伽利略13》…
?
就不能出一款比較合適的打簡譜軟件嗎,
國外musescore免費還好用 國內能不能學學[笑臉]
?
“有什么好的寫簡譜的軟件?——網友提問
請看下集《音樂筆記120、對簡譜軟件了解不多,今天發(fā)現(xiàn)一個神器,路轉粉》”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