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普通人晚年的“血雨腥風”,55歲那年就有征兆了

01
每個人的早年,都是一場兵荒馬亂;每個人的中年,都是一場絕處逢生;每個人的晚年,都是一場腥風血雨。
早年好過,是因為我們依舊年輕。雖然說啥都不懂,比較迷茫,可青春熱血,血氣方剛,什么東西都想嘗試一番,那兵荒馬亂不過是磨礪罷了。
中年比較難過,是因為我們逐漸上了年紀,不僅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夫妻倆要生活。這個階段的人生,就真的是絕處逢生了。
晚年,那是人生的最后階段,就像游戲到了最后的關(guān)卡,難度特別高,一來年老體衰,二來賺不到錢,三來疾病纏身,基本上會步步艱難。
隨著生活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中年期和晚年期,也來得越來越早。中年期,從40歲提前到了35歲。晚年期,從60歲提前到了55歲。

02
普通人的晚年危機,從55歲那年開始。
孔子說過,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在以往,人到四十,就活得不迷惑了;人到五十,就搞清楚自身的命數(shù)和人間的真相了;人到六十,就聽得進每個人所說的話了,不會過分抗拒。
現(xiàn)階段,很多人到了四十歲,依舊迷惑不堪,不知道路在何方。五十歲,別說知天命了,也許人們連自己的命數(shù)都沒有搞清楚。
為什么以前的人,會比現(xiàn)代人活得通透呢?因為古代人的壓力,沒有現(xiàn)代人的壓力大。涉及到的問題,也沒有現(xiàn)代人那么多。
古時候的人,生活的重心,就是耕田種地,到了四五十歲,就享受天倫之樂了。只要解決了吃飯的問題,生活基本無憂。
現(xiàn)代人,生活的重心,就是不斷賺錢。至于享受天倫之樂,生活無憂,那就不用想了。普通人的錢財,根本不足以應(yīng)對中晚年的風險。
別看現(xiàn)代人需要60歲才退休,絕大多數(shù)人在55歲那年,就已經(jīng)感受到晚年危機了。

03
人到55歲,會面臨這4個風險。
風險一:身心的情況,逐漸在走下坡路。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除去生,其余那幾種苦,都跟“衰老”有關(guān)。
人老了,身體的機能越來越差,不僅病痛會找上門,就連心態(tài),也會變得悲觀。還是那句話,歷經(jīng)世間多少事,方知平安值千金。
風險二:賺不到錢,貧窮會讓人卑微。
很多人都有一個思維誤區(qū),賺錢的數(shù)量,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不斷增多??蓪嶋H上,到了中年,非編制內(nèi)的普通人,只會愈發(fā)賺不到錢。
偏偏是這一個“錢”字,讓無數(shù)人都感覺到為難。有錢,時來天地皆同力。沒錢,運去英雄不自由。當下,大部分人活得不幸,就跟“窮病加身”有關(guān)。

04
風險三:跟身邊人的關(guān)系,存在一定的矛盾。
孩子還未長大,那身為父母的我們,還能管住孩子。剛結(jié)婚的時候,由于剛進入到圍城當中,所以婚姻矛盾還不尖銳。
等我們上了一定的年紀,跟孩子的矛盾,以及婚姻的矛盾,都會此起彼伏地爆發(fā)。看似跟外人的關(guān)系不好相處,實際上跟親人的關(guān)系更不好相處。
風險四:各種生活的無常,會不斷降臨。
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身邊的人與事兒,就會發(fā)現(xiàn),年輕人的運勢,比中老年人的運勢要好。而且,年輕人抵御風險的能力還比較強。
也就是說,年輕的時候,無常很少出現(xiàn),人之運勢也不錯。而到了中晚年,無常將至,自身的運勢也在走下坡路。生活,終究是欺軟怕硬的。
你越是虛弱,生活就越會欺負你。從古至今,現(xiàn)實都對中年人和老年人不友好。不然,人們就不會強調(diào)“老有所養(yǎng)”。要知道,現(xiàn)實缺啥,人們才會強調(diào)啥。

05
人到五十五,要有這兩種活法。
第一種活法:錢財和健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要想成為中晚年的人生贏家,就需要滿足這兩點,第一是健康,第二是錢財。有金錢有保障,有健康有平安,那人生才有意義,人間才算值得。
缺乏了任意一點,日子都比較難過。缺錢,會窮病加身。缺健康,對于有錢人來說,就容易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對于沒錢人來說,就禍不單行了。
第二種活法: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既不焦慮,也不急躁。
要想身體健康,首先就需要心態(tài)健康。一個人,有積極的心態(tài),那他的身體就不會差到哪里去。情緒,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健康質(zhì)量。
另外,心態(tài)積極的人,基本都不會跟身邊人鬧矛盾,比較好相處。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懂得跟身邊人搞好關(guān)系,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