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位名副其實的霸主齊桓公為什么會被餓死在宮中?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位名副其實的霸主,也是中國古代霸道政治的開創(chuàng)者。然而齊桓公的人生結(jié)局卻非常悲慘,最后餓死在宮中,尸體長達六十多天無人過問,以至于“ 尸蟲出于戶”。

讓人感到費解的是,齊桓公并不是一個被大臣架空的傀儡國君。再加上管仲去世后的齊國無相,齊桓公更是手握大權。既然如此,手握大權的霸主齊桓公為什么會被餓死在自己的宮中呢?

造成齊桓公的悲慘結(jié)局的元兇是易牙、豎刁、開方,管仲臨終前就提醒齊桓公要注意防范這三個小人。管仲很早就發(fā)現(xiàn)這三個小人會危害齊國,在執(zhí)政期間將這三個人排除在齊國決策圈之外。

因此易牙、豎刁、開方的影響在管仲執(zhí)政期間僅限于齊桓公身邊的宮廷之內(nèi),當時連齊桓公都不能獨攬大權,更不要說易牙、豎刁、開方了。但這三個小人也因此直接負責齊桓公的飲食起居。

在齊桓公能正常行駛權力的情況下,易牙、豎刁、開方根本不可能將齊桓公關起來餓死。但在齊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齊桓公生了重病,別說國政了,連日常的生活起居都無法自理了。

當齊桓公病得無法生活自理時,他的飲食起居都完全被易牙、豎刁、開方三個小人控制了,他的兒子們也打了起來。于是易牙、豎刁、開方便將齊桓公關在宮殿里斷絕飲食,讓他自生自滅。

可以說就算沒有易牙、豎刁、開方三個小人和諸子爭位,已經(jīng)重病的齊桓公恐怕也活不了多長時間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