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鏡片也被卡脖子了
斑馬消費 沈庹
已經完成申購的明月鏡片,一只腳踏了進深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敲鐘在即。
隨行業(yè)趨勢提價,短期內可以保證規(guī)模穩(wěn)定、業(yè)績增長。但是,技術卡脖子問題沒解決,公司產品集中于低端市場,不利于長期的市場競爭。

卡脖子
根據有關部門2021年7月披露的相關數據,我國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 52.7%。其中初中生近視率 71.1%,高中生近視率 80.5%。這也就意味著,幾乎每一家都有人戴眼鏡。
你知道他們戴的眼鏡,都有些什么區(qū)別嗎?
眼鏡的核心部件為鏡片,鏡片根據核心指標折射率可以分為1.56、1.60、1.67、1.71、1.74等常用規(guī)格。
通常而言,相同屈光度下,眼鏡鏡片的折射率越高,鏡片邊緣厚度越薄。舉個例子,600度近視的情況下,直徑為60mm的1.71非球面鏡片與1.60非球面鏡片對比,前者比后者薄11%、輕7%。
所以你看到,早年厚重的玻璃鏡片被樹脂鏡片取代,而且現在越來越薄、越來越輕。
中國芯片被卡脖子,影響了華為等一眾企業(yè)和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沒想到,在鏡片這個不起眼的行業(yè),也存在卡脖子的情況。
明月鏡片作為本土鏡片行業(yè)老大,主要生產折射率1.56和折射率1.60的產品。數據顯示,近幾年,公司折射率1.56和折射率1.60的鏡片產量,占公司鏡片總產量的九成以上。
對于1.67折射率,公司對外稱,已掌握相關配方及生產工藝,可通過外部定制方式由大中型化工廠商進行批量生產;1.71折射率,公司表示已掌握實驗室配方及制備流程。
目前,公司折射率1.60以上的鏡片,主要來自于外購。為了方便向韓國光學巨頭KOC采購,公司與KOC合資成立了控股子公司江蘇可奧熙公司。
明月鏡片創(chuàng)始人謝公晚在眼鏡行業(yè)摸爬滾打超過30年,算是中國鏡片行業(yè)崛起的見證人之一,同時又有著名光學專家莊松林院士坐鎮(zhèn),公司旗下擁有數十項專利,但在高折射率鏡片領域,仍然有待突破。
因為鏡片的生產與芯片行業(yè)類似,不僅需要生產能力,也需要生產原材料,就像光刻機和光刻膠,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攻關的技術點太多。
明月鏡片所在的江蘇丹陽,擁有全球最大的眼鏡產業(yè)集群,生產的鏡片占據全球總銷量的一半、中國總銷量的八成,但卡脖子的問題均比較普遍。
丹陽另一家做鏡片的擬上市公司視科新材,主要供應商包括美源南通化學有限公司(背后為韓國美源)、CHEMFIELD(韓國)、科思創(chuàng)聚合物(中國)有限公司(背后為德國科思創(chuàng)),均為國外光學產業(yè)鏈巨頭。
?
影響銷量
一塊鏡片,出廠價最多十幾塊錢,毛利率超過50%;供應給眼鏡店,加點配料,一副眼鏡則要賣到數百元甚至是千元以上。
這不僅是一門特別賺錢的生意,還是一門比較好做的生意。畢竟,只要測出來近視了,你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配眼鏡。
近幾年,眼鏡市場的整體規(guī)模仍然是穩(wěn)步上升的態(tài)勢。但是,明月鏡片的銷量卻是下滑的。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鏡片銷量分別為3851萬片、3321萬片、2786萬片、1171萬片,下滑幅度較大。
總銷量下滑的直接原因為,折射率1.56和折射率1.60的低端產品銷售不暢。數據顯示,這兩大系列產品報告期內的銷量分別為3456.51萬片、2986.29萬片、2527.17萬片和1090.34萬片,收入分別為3.28億元、3.29億元、3.17億元、1.50億元。
當依視路等競爭對手把更高規(guī)格的產品帶到中國市場,明月鏡片的核心產品仍然停留于初級階段,不好賣,實屬正常。
銷量連年下滑,連公司經營多年的經銷渠道都大受沖擊。2018年底,公司有95家經銷商,兩年半之后,下降至79家。同時,直銷模式下,與公司合作的終端眼鏡門店、醫(yī)院等主要渠道的數量,均出現下滑。
為了拉動業(yè)績,明月鏡片從原來2B的鏡片企業(yè),升級為涉及原材料、鏡片、鏡架、眼鏡的全產業(yè)鏈企業(yè),2B、2C兩手抓。
公司不惜砸重金,請陳道明代言,到《非誠勿擾》等綜藝節(jié)目打廣告,推廣“明月”和“MingYue”這兩大品牌。同時,自建線下門店,開辟電商渠道。
不過,最終拯救業(yè)績的不是這一輪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是行業(yè)涌起了一陣漲價潮。以價格波動更大的經銷渠道為例,2018年-2020年,公司鏡片平均單價分別為10.55元/片、13.54元/片和16.53元/片,視科新材平均每片的價格為6.74元、7.39元、8.13元。
價格上調,直接推高了公司的毛利率,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分別為44.34%、50.88%、54.95%、56.36%。
所以,盡管公司近年規(guī)模原地踏步甚至是略有下滑,報告期內分別為5.09億元、5.53億元、5.40億元、2.72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實現增長,分別為3284.66萬元、6984.60萬元、7000.49萬元、3413.12萬元。
只是,已經失去了價格優(yōu)勢之后,公司未來提價的空間有限,銷量下滑問題難解,如何保持業(yè)績增長?
明月鏡片即將在深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計劃募資5.68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用于研發(fā)和高端樹脂鏡片擴產項目。希望這些項目的投產能幫助公司走出業(yè)績瓶頸,帶動中國鏡片產業(yè)早日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