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師教招面試說課稿:《匆匆》
各位評委老師,您們好!
我是第()號,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匆匆》。
這篇課文是六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二節(jié)課的一篇精讀課文,精讀課文的目的是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在老師強有力的指導下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方法。
本文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本文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最后,作者發(fā)出內(nèi)心的感嘆。文章的特點是:
第一,結(jié)構(gòu)精巧,層次清楚,轉(zhuǎn)承自然,首尾呼應;
第二,文字清秀雋永,淳樸簡練;
第三,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那么,根據(jù)本課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設(shè)計了如下幾個目標:
第一、會寫本課兩個生字,正確讀寫“挪移、蒸融、游絲”等詞語。
第二、通過抓重點句子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解課文內(nèi)容。
第三、熟練地、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并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第四、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lǐng)悟作者描寫細致,多用比喻的方法。
在上述幾個目標中,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本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理解課文描寫的時間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的思想感情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把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列為本課的難點。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選用配樂泛讀,小組合作,朗讀感悟等教學策略,同時在教師強有力的引導下,采取“教”“扶”“放”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因此,為了落實本課的教學任務,分為以下幾大環(huán)節(jié)來組織教學。
第一大環(huán)節(jié):總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為了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任務,我設(shè)計了以下幾點內(nèi)容。
1、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輕松的體會散文的優(yōu)美,融入本文,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認真的聽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文章大致寫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感受,經(jīng)過同學們自讀課文,小組間討論,得出結(jié)論:本文從不同方面描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然后再讓同學們讀課文,看看日子都是怎么從我們身邊溜走了。
以上是對文章的總體認識,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理解課文,我設(shè)計了第二大環(huán)節(jié)即品讀感悟,體會感情。
為了更好的完成這一大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以下幾部分內(nèi)容:
第一.學習體會第1自然段。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p>
這句話的理解要點:a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b本段最后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可奈何,表達了作者對已逝去的日子的留戀。4個文具,作者在問誰?(可以理解為作者可能是在問自己,也可能是在問你、問他,問我們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為作者是在用問句表達心里的疑惑,他或許并不想讓誰回答,而是想以發(fā)問的方式告訴人們無論對誰時間都是一去不復返的,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c理解四個追問時,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和體會作者寫下這些文字的心情。(惋惜、茫然、痛苦或無奈)在學生感悟后,要及時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課文朗讀當中。
2、指導學生朗讀:當你感受到了這些,你在讀一遍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觸呢?當然,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讀(自讀、同桌互讀、小組輪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方式)
第二、學會體會第2自然段。
1、“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走;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p>
這句話的理解要點是a這句話作者運用了比喻,吧逝去的時間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把“時間的流”比作“大?!边@樣描寫使本來無形的時間變得有形。B“溜”“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可以理解為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非常快。C“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可以體會到作者面對逝去的日子,覺得自己光陰虛度而無所作為,不禁流淚落汗。由此可見作者是十分在意時間的,因為只有珍惜時間的人,才能感受到時間的無情流逝,才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才會一日一日的計算時間。
2、指導朗讀:a要讀出惋惜之情、留戀、自責之情。B教師可以適時范讀,讀后請學生評價,教師可聯(lián)系自己的切身感受指導學生讀好本段。
第三,學習體會低3自然段。
首先,提一個問題:那么時間究竟是怎樣從我們身邊溜走的呢?請同學們迅速讀課文,找到答案。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補充。最后得出答案“吃飯的時候,洗手的時候,睡覺的時候,沉默的時候”等
其次,教師繼續(xù)引導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從哪幾個字看出的?繼續(xù)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匯報,教師進行點撥。
那么以上這兩個問題也是學習本自然段要重點理解掌握的,即:
a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時間擬人化“跨、飛、溜、閃、”寫出了一天的時間是怎樣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