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興趣為上
填報志愿,興趣為上
隨著高考分數的陸續(xù)公布,各地錄取分數線也先后公布。截至23日19時,內蒙古、遼寧、吉林、上海、安徽、江西、廣西、四川、云南、甘肅、寧夏等地已經公布高考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成為首批揭曉高考成績的省份。

考分與錄取分數線的公布,意味著考生和家長進入到第二輪忙碌之中。第一輪忙碌,是復習迎考和參加考試??荚嚱Y束,自然是等待考分和錄取分數線,這也可以認為是第一階段的延續(xù)。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如何填報好志愿,如何在考生成績的基礎上選擇一家相對滿意的學校。也只有完成了第二階段的填報志愿和順利錄取,才能進入到第三階段,到的學校報名,正式進入大學學習。
如果說參加高考并獲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是最關鍵的一步的話,能否進入自己滿意的學校和選擇到自己滿意的專業(y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對錄取的學校不滿意,對錄取的專業(yè)也不滿意,那高考的目的就沒有達到。因此,如何填報志愿對考生來說,也是一道難題。
那么,應當如何填報志愿呢?最核心的問題,當然要看考生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感興趣,才會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努力、去奮斗。否則,別人覺得再好,自己沒有興趣,也是枉然,也不會取得成功。這就意味著,填報志愿,必須把考生的興趣放在首位,從而能夠讓考生滿意地填報、滿意地等待錄取通知、滿意地到學校報到。

考生的興趣,首先來自于對城市的選擇。到底是喜歡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喜歡北方的城市還是南方的城市,喜歡到外地還是本地,喜歡本省范圍還是到省外,這一切,都很重要,都必須尊重考生自己的感受,看考生自己愿意到什么樣的城市、什么地方的城市、什么規(guī)模的城市。在這方面,父母也好,老師也罷,都不要粗暴地對孩子下決定,而要更多聽從孩子的想法。孩子不愿到外地去,不要勉強,孩子不愿到大城市,也不要勉強。主要聽取孩子的意見,從而在城市間做出選擇。
其二來自于喜歡什么類型的大學和什么樣的專業(yè)。那些成績特別棒,考分特別高的考生,應當是選擇性最小的。原因就在于,他們只有那么幾所最高檔次的學??晒┻x擇,如果要挑選城市的話,選擇就會更小。因此,沒有必要為他們操心。真正需要操心的,是寶塔頂下面的這些考生,他們的選擇余地很大,選擇的難度也很大。如何選擇,還是兩個字——興趣,那就是孩子喜歡什么樣的學校、什么樣的專業(yè)。有時候,對學校的興趣濃一些,可能就顧不了專業(yè)、也無法顧及專業(yè),如果對專業(yè)的興趣更濃一些,就有可能顧不了學校,也顧及不了學校。特別是分數比較矛盾的考生,更是如此。因此,還是要尊重考生的個人意興、尊重考生的個人興趣。喜歡學校檔次高一點、名氣大一點的,就按照考生對學校的興趣進行選擇。如果喜歡專業(yè)好一些的,也可以尊重考生個人的興趣。
再者來自于考生的性格特點,來自在考生對待社會的態(tài)度。如果考生屬于外向型、開放型的,按照他們的興趣,毫無疑問應當選擇學校開放度也比較高、氣氛比較活躍的學校,從而讓他們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就能很快地融入其中。反之,如果考生屬于內向型的,別人講了多少,也難以激活他們的思想,一副冷冰冰的樣子,自然,也就不適合選擇學?;钴S度比較高的學校和專業(yè),而應當以研究為主,讓考生大學畢業(yè)后能夠從事理論研究和鉆研學術等方面的問題,而不是與外打交道。所以,家長在為孩子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對孩子的性格做深刻的分析,切不要盲目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性格很熟悉,不是那么回事,需要做一次全面的觀察和分析。在此基礎上,給孩子填報志愿提供理論參考。

最后在于父母不要代孩子做主、老師也不要代學生填報志愿,考生的志愿,還是要考生自己去做主,避免將來埋怨老師與家長。尤其是強勢家長家庭,更要冷靜對待,不要用強勢代為孩子填報志愿,而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充分聽取孩子的想法。只有當孩子面對都有興趣、但又不知道哪個更有興趣的情況下,才幫助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避免與父母產生矛盾。相信多數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會尊重父母和老師的意見的。但是,也要做好思考準備,父母的意見未必是對的。家長真的要幫孩子拿主意,也要了解全面而深入,能夠說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