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 堅定且炙熱的正義

在2019年因為TV動畫而名聲大噪的《鬼滅之刃》,其續(xù)作劇場版,也就是《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也在近日于日本上映,并勢如破竹的取得了極為輝煌的票房成績,一下子引爆了近期各界對于日本動畫的再一次關注;而上一部能夠有如此反響的動畫電影,應該已經(jīng)是2016年的《你的名字》了吧。
而不單是日本,這部電影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確定被引進到世界各國,這其中就包括了我現(xiàn)在所身處的新加坡。說實話,這樣在日本上映前就已經(jīng)安排好引進事宜的日本動畫電影,除去那些知名導演的作品之外,基本上都是非常罕見的事情;由此可見此次日本發(fā)行商對外宣發(fā)的積極性。
而連國外都如此的話,也不難想象在日本國內(nèi)宣發(fā)的力度到底有多么強烈了;這或許也是其票房大賣的原因之一。

看著這部作品取得了如此亮眼的商業(yè)成績,加上我本身就很喜歡《鬼滅之刃》的TV版,所以我自然就忍不住自己對他的好奇,在它于新加坡先行上映的昨天,就興沖沖的趕往電影院去觀看這部作品了(并收獲了上圖中的戰(zhàn)利品)。
而我的這篇專欄,將會聊一聊本作的質量在我眼里,具體是怎么樣的。
希望大家會喜歡這篇專欄,也希望大家能夠三連支持并關注up主哦!
注:本文雖然會盡量避免關鍵性劇透,但是依舊會有部分情節(jié)被提及,所以如果想要完全不被劇透的話,還請自行斟酌。

前后劇情之間的脫鉤
我們先來聊聊本作的問題。
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我覺得得先把劇情的大致框架先梳理出來;而大致去區(qū)分的話,我認為電影2個小時的內(nèi)容,大概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段:主角三人來到列車遇見炎柱,并解決雜兵。
第二段:幾人做夢以及如何從夢中逃離。
第三段:與小Boss之間的戰(zhàn)斗。
第四段:與大Boss之間的戰(zhàn)斗。
不用我多說,最后一段理所當然的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高潮點,我相信也是現(xiàn)階段本作高分的關鍵理由。但這并不是我這里想要著重說明的部分,我想要表達的是:這一段的優(yōu)秀,其實與前三段的故事之間,尤其在情緒上,是存在割裂的。
而這層割裂,正是本作最大的問題所在。

是的,最后一段的優(yōu)秀,是獨立的優(yōu)秀;甚至老實說,把前面一個半小時的內(nèi)容全刪了,就直接上演最后一段的劇情,我覺得也幾乎不會影響它現(xiàn)有的感染力。但,這其實反過來說明了一個問題:前面那么長的劇情,竟然對于這最重要的劇情,沒有什么實質上的幫助。
這里先不要誤會,我這樣的說法,并不是說前面的劇情非常糟糕;實際上,我個人對前面三段劇情的直觀感受,就是:平庸。它沒有什么致命的缺點,但同時也沒啥亮點;如果放在TV動畫里,估計就是個中規(guī)中矩的過度回吧。
不過,如果我們結合電影的整體來看的話,這部分劇情的瑕疵就會顯現(xiàn)出來。

首先,作品在前三段,乃至于最后一段,它的故事都推進得很快。給我的感受就像是作品想要盡快過度掉前期的劇情,讓電影有限的篇幅能夠塞進更為重要的第四段劇情;但是即便如此,作品整體的信息量還是有點太多了,想要講述的情節(jié)與細節(jié)依舊超出這個篇幅能夠承受的范圍,進而給人一股倉促的感覺。而這樣的倉促,遇上了較為平淡的前半段內(nèi)容,就更進一步的導致了它無法把它的亮點有效的展現(xiàn)出來,讓它更難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我認為比起節(jié)奏快的問題,更糟糕的其實是作品沒有精準的把握住這段劇情里的重點;而這,或許才是前期劇情顯得平庸的罪魁禍首,也是因為這樣,它與第四段劇情之間的割裂,才會變得那么嚴重。

我個人認為前三段劇情的核心重點,應該放在第二段,也就是幾個角色的夢境橋段。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劇情里,作品只是倉促的帶過了幾個角色的夢境,并將更多的篇幅,投放到了第三段,也就是和小Boss之間的戰(zhàn)斗上。這樣的處理,雖然把這個戰(zhàn)斗的沖突渲染了出來,也讓作品得以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吸人眼球的打戲上;但是說實話,這個小Boss在整個劇情里,其實并沒有帶來任何有深意的價值沖突,它實際上的貢獻,還是在于讓我們有機會去窺探這些角色的夢境,也就是他們的內(nèi)心。
這也是為什么我會說劇情重心應該放在第二段的理由。
所以,當作品簡略的帶過夢境劇情的時候,作品理所當然的錯失了一次塑造角色的絕佳機會。如果在此處,作品能夠更深入的去描寫幾個角色在面對自己的夢境時,他們所展現(xiàn)出的思考,對于自我價值、過去、乃至于未來的反思,那么這幾個角色將會被塑造的更加立體。尤其,是我們的炎柱大哥;如果這邊鋪足了他的塑造,讓觀眾在此刻就能夠對這個角色有著更多的認知,那么懷揣著這樣的情緒,觀眾對于第四段劇情,將會產(chǎn)生更強烈的共鳴。

現(xiàn)在,作品在前期缺乏了充足的角色塑造,也花費了過多地篇幅在與小Boss的對戰(zhàn)之中,過早的消耗了強烈沖突的情緒;這些,都導致作品承接到第四段劇情的時候,情緒上難免有些割裂,讓前后的劇情之間,失去了聯(lián)系,造成觀眾有股在觀看兩段截然不同的劇情的錯覺。
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劇場版改出來的,而是原作漫畫就是這樣處理的。我能夠想象得到之所以要這樣處理,其目的是為了帶來一場突如其來的震撼,讓觀眾以為事情快要結束的時候,突然迎來更為嚴重的危機。這樣瞬間點燃的威脅,需要的就是猝不及防,所以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必須在前面進行一定程度的規(guī)避,讓讀者難以猜到劇情的走向。

但是,同樣的劇情思路,放到電影里,效果就截然不同了。這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電影的時長觀眾是知道的,所以能夠在第三段劇情結束后,本能的預感到后續(xù)還有更為重要內(nèi)容;而且,電影在宣發(fā)上就看得出炎柱是此次電影的重要角色,但是前三段的劇情里炎柱的戲份其實不算很多,觀眾自然而然的就會期待后續(xù)還會有炎柱的更多內(nèi)容,去展現(xiàn)這個角色的魅力。
無論如何,電影這個載體本身,造就了觀眾能夠提前預知第四段劇情的到來;所以有別于原作,電影的劇本理應順應這個變化而進行調整。
既然無法讓觀眾無法猝不及防,那么就應該反過來,將這兩段劇情之間的連接,做得更好、更流暢;尤其,是在這樣一部對于角色內(nèi)心描寫有著一定需求的作品里,至少我希望在情感上能夠連接的更為順滑一些。

當然,這也有可能只是我的片面感受,或許對于其他觀眾而言,我所說的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至少對我來說,如果前后劇情之間能夠連接的更好的話,那么我相信,最后一段劇情一定能夠比現(xiàn)在還來得更加震撼、更加感動,讓人對炎柱大哥這個角色,有著更為堅實、有力的共情。

堅定且炙熱的正義
前面集中性的把本作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概括清楚了。而只要撇開這個問題不看的話,本作整體的觀感還是很棒的。
如果要我以最簡單的方式去概括這部作品,我可能會用“有血有淚的爽片”來概括。
首先要先說,這里用“爽片”,并非是拿它去和每個季度都會出現(xiàn)的“無腦爽片”進行類比。我這里的“爽”,主要是源自于作品那極為出色的制作;沒錯,單看本作的音畫水平,我認為就足以帶來極具爽快感的視聽體驗了。

這里我也不用多么復雜的方式去形容了,要說本作的制作,我認為可以簡單概括為:“全程《鬼滅》19集”。當然,“全程”或許還是有點說過頭了,但我可以保證,本作幾乎所有打戲的水平,絕對是有TV該集的水準的;甚至如果我沒眼拙,電影里好幾處的打戲,我覺得在作畫上都有所超越。
想想當初19集是如何引爆這部動畫,大家就不難想象這部動畫電影在視覺上給人的震撼有多么的強烈了。
不過相信大家也知道,ufotable其實比起作畫,其美術、特效、與攝影上有著更高的造詣;正是它非常善于這些元素,使得其作品往往都有一股“大片感”,讓人不明覺厲。而這項優(yōu)勢,也自然而然的傳承到了電影,甚至或許是因為擁有更為充足的制作資源,電影還夾雜了大量帶有旋轉的3D鏡頭,讓整體視覺上的體驗更加豐富。

另一方面,作品的音效、配音與配樂水平也一如既往的高。雖然認真挑刺的話,我覺得電影有點過于濫用幾首TV版的經(jīng)典旋律了,讓人感覺有點在過度消費那些曲子;但撇開這點不說,聲音所帶來的沉浸感依舊相當強烈。這里尤其重點表揚聲優(yōu)們在好幾處關鍵戲碼的優(yōu)秀演繹,對于角色的塑造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所以總的來說,憑借著本作的音畫水平,我覺得就能在觀眾心中產(chǎn)生極致的爽快感了,尤其本作的打戲篇幅還特別的多,單就這點其實就已經(jīng)對得起那張電影票錢了。

當然,我既然用“爽片”來概括這部片子,一定程度上確實說明本作在故事深度稍顯貧乏。這首先不是這部電影的錯;本作畢竟是一部承上啟下的中間篇章,我們其實不太能夠奢望在這類長篇故事里的每一個章節(jié),都擁有獨樹一格的劇情深度,這不是它所必須擁有的本質工作。
而另一方面,我們確實也不該要求所有作品都去深刻的討論些什么問題。作為商業(yè)作品,它更重要的還是把故事講清楚、講好、講得讓大家能夠產(chǎn)生共鳴;而非講深、講復雜,講到最后壓根沒人看得懂它要表達些什么。
所以回到本作,它雖然在故事深度上不夠深入,但它至少講了一個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看懂,且能夠起共鳴的故事;而這,就對應了我之前所說的“有血有淚”這四個字了。

本作雖然沒有一個足夠厚實的價值觀沖突,去深化故事的主題;但是,它透過足夠優(yōu)秀的角色塑造,使得這部作品最后依舊能夠讓人感受到震撼,依舊能夠讓人有所觸動。
而這個角色,也不用我多說,其實就是炎柱大哥——煉獄。
我在前面歸納問題的部分也說了,作品在劇情上,在前期并沒有給煉獄過多的戲份,也因為沒有把握住夢境的那段劇情,而錯失了能夠更進一步深入刻畫角色的機會;但是即便有著這些問題,煉獄的塑造,也已經(jīng)足夠強大。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點,一方面多虧了整體強大的制作,讓煉獄每一次出場的演出,都對這個角色有著相對應的助益,讓觀眾即便沒有深入去了解這個角色,單看他所散發(fā)出來的氣場,就已經(jīng)能夠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了。而另一方面,作品也透過第四段劇情,也就是煉獄與大Boss之間的對戰(zhàn),把煉獄的那份正氣,給渲染的淋漓盡致。

在電影最后的大戰(zhàn)里,我們看著煉獄大哥挺拔著身子,去與強敵正面交鋒。
他并非毫無迷惘;他在數(shù)次回憶中,也有著對自己能力的質疑;畢竟這份強大,既不能換回已故的母親,也不能得到父親的認可,那么擁有他又能夠做些什么呢?
而在戰(zhàn)斗的過程中,敵方也不斷的拋出相當誘人的條件;只要能夠加入鬼的行列,就能獲得更為強大的力量,就能獲得“不死的身軀”;而有了這些,能夠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但是,面對著這些迷惘與誘導,煉獄站在戰(zhàn)場上,看著自己身后的后輩,以及200名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他絲毫沒有猶豫;他,一次又一次的喊出“炎之呼吸”,一次又一次的揮舞著他的刀刃,一次又一次的沖向敵人的面前,向他砍去。
這份堅定,這份為了正義而不顧一切的信念,就猶如太陽一般,擊退了只能夠在黑暗中戰(zhàn)斗的敵人,并照耀著追隨他的后輩們,也守護了那些無辜的人民。
看著這樣一個如此光明、偉大、且正義的形象,試問,又有誰能夠不為之動容呢?

沒錯,這部作品雖然有著我前面所提到的種種問題,雖然它的劇情在深度上表現(xiàn)不足;但是,憑借著這個角色,憑借著作品對他足夠強大的塑造,以及極高水平的音畫演出,讓這個角色得以烙印進每個走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心中。
仰望著這個角色,或許此刻我們的心情就如同炭治郎他們一樣,會不甘于那懦弱的自己,會燃起自己心中的正義感,并為了讓自己配得上這份炙熱的正義,而繼續(xù)努力下去吧!
而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所帶給我們的價值吧!

最后,這是一部我會推薦大家走進影院去觀看的作品。雖然作品在敘事上有顯著的瑕疵,它也不是什么能夠讓我們產(chǎn)生反思的深度故事;但是,憑借著它強大的制作水平,以及對于炎柱煉獄足夠優(yōu)秀的塑造,讓這部作品在最后,依舊能夠為我們帶來極大的震撼與感動。
簡單評分:8.7/10
ps:文章里所有截圖均截自其預告片:

ps2:對于《鬼滅之刃》TV版,我之前也寫過專欄去評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ps3:本作的主題曲也非常對味,對我來說比起TV版OP的《紅蓮華》來得更加好聽,這里極力推薦:

ps4:關于劇情深度,其實我的判斷基準在于作品的反派。實際上,本作兩個Boss的塑造確實顯得單薄了一些;它們并沒有提供足以對抗煉獄的價值觀來進行沖突,使得作品的沖突只停留在人鬼之間的表層沖突上,不足以形成能夠值得大家去向下深挖并探討的課題。而另一方面,本來煉獄對于“強大”的迷惘是可以深挖一下的;但是如我所文章里提到,作品在前期沒有把夢境里的故事展開來說,這就導致這個本來能夠深挖的價值觀也只停留在表層。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會得出本作缺乏劇情深度的這個結論。
ps5:希望大家會喜歡我的這篇觀后感專欄,也希望大家能夠三連支持并關注up主哦!對于動畫或者專欄有任何想要討論的,也歡迎到留言區(qū)告訴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