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目錄,前言及第一章

2021-12-10 10:52 作者:井上系  | 我要投稿



獸之國度-美國最受誤解的亞文化背后的真相

(原名:Furry nation-The True Story of?

America's Most Misunderstood Subculture)

喬?斯特萊克 著

井上系 譯

————————————————————————————

目錄

l? 前言:什么是“furry”?

l? 第一章……………………開始吧

l? 第二章……………………我不是一個人!

l? 第三章……………………多種多樣的獸迷

l? 第四章……………………一個新圈子的誕生

l? 第五章……………………如畫一般-獸人藝術(shù)

l? 第六章……………………我們聯(lián)合!-獸聚時代的開始

l? 第七章……………………出毛一英里

l? 第八章……………………擁抱電子時代!

l? 第九章……………………小淘氣

l? 第十章……………………精神為人,外表如獸

l? 第十一章…………………嗚呼!我看了今天的新聞

l? 第十二章…………………獸迷征服匹茲堡

l? 第十三章…………………你管那叫娛樂?

l? 第十四章…………………“獸”萊屋(又名“你肯定不會再去卡通城工作了!”)

l? 第十五章…………………獸迷和獸圈的未來

l? 第十六章…………………和平國度

l? 致謝

——————————————————————————————

?

?

?

?

?

?

?

?

?

?

?

?

?

前言

你手里拿著的這本書和我原本準備寫的很不一樣。

《獸之國度》最初叫《類人動物—獸人,“有趣動物”和打牌的狗狗們》。雖然我最初的目標是向全世界解釋furry(以及對我們的歷史感到好奇的同好),但是之后我打算將這一部分輕描淡寫,著重于類人動物這一個方面-把它作為一種原始的自我表達形式,將furry作為它現(xiàn)身現(xiàn)代的一種方式。

一家出版社的編輯對此很感興趣,但他表示我的新書提案中缺少兩個東西:“我自己和其他眾獸”

于是我放下了原本的提案,好幾年都沒再次碰它。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將福瑞對我而言的意義或者它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多大一個角色分享給大家。

可是時代變了,我也變了。福瑞也開始從一個百科論壇變成了社區(qū)。它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龐大,每一天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然后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多虧了偶爾準確的媒體報道)。這種意識開始大眾化,因為大眾,尤其是千禧一代人接受了以前一直認為不符合公眾價值觀而被回避或被歧視的想法和生活方式。

這本書不是關(guān)于什么獸迷獸裝,亦或習俗甚至怪癖。這本書是關(guān)于人的:他們創(chuàng)造了這個社區(qū),穿著這種服裝,創(chuàng)造了藝術(shù),參加了獸聚——也許還會去rua一兩只他們喜歡的獸獸。

《毛之國度》是關(guān)于他們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這是一個非?!叭祟悺钡墓适?。

?

定義

Noun:

1. a fan of anthropomorphic animal characters;

2. a self-identified member of the contemporary subculture known as “furry fandom” [Plural: furries; synonyms: fur, furfan, furfag (derisive)];

3. a fictional or imaginary being combining human and animal appearance, abilities or traits; an anthropomorphic animal character [Plural: furries; synonyms: anthro, morph];

4. furry fandom itself [concise].

Adjective:

1. favorably inclined towards the concept of anthropomorphic animals;

2. covered in fur [archaic].

Furry(獸迷,毛毛,福瑞,獸獸)

名詞:喜歡擬人化動物形象的人;自稱“獸迷”的當代亞文化成員;結(jié)合人與動物生物結(jié)構(gòu)、元素、能力、特征的虛構(gòu)生物;獸圈本身(簡單而言)。

形容詞:傾向于擬人化動物概念的;[古語]毛皮覆蓋的

同義詞:fur(毛毛), fur fan(毛粉)

?

?

獸圈常用詞匯

?

(一)常規(guī)詞匯

?

·furry 獸迷 n.

·furry fandom 獸圈 n.

·fursona 獸設(shè)(自設(shè)) n.

·fursuit 獸裝 n.

·full fursuit 全裝

·partial fursuit 半裝

·accessory 配飾

·plushie 毛絨玩具

·fursuiter 毛毛(出裝的獸迷)

·fursuit maker 裝師

·furmeet 獸聚 n.

·furcon(furry convention) 獸展 n.

·PCD(Post-con Depression) 展后抑郁癥

·commission 委托、約稿 n.v.

·headshot (僅頭部)

·full body 全身

·art trade 交換稿(指雙方互相畫對方的oc)

·OC(original character) 原創(chuàng)角色 n.

·YCH(Your character here) 模板

·ref sheet 設(shè)定參考圖(三視圖、顏色等)

·roleplaying 角色扮演

·anthropomorphic 擬人化的 adj.

·yiff 成人獸迷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及內(nèi)容

·normie/non-fur/mundane 非獸迷

·antifur/anti-furry (反對或攻擊獸迷的人)

·furfag/yiff in hell/dogfucker (侮辱性用語)

?

?

(二)互動相關(guān)

?

·fluffy 毛茸茸 adj.

·scaly 有鱗的 adj.

·comfy=comfortable 舒適的 adj.

·headpat 摸摸頭 n.

·nuzzle 用鼻子輕推 v.

·boop 輕輕碰鼻子 n.v.

·blep 輕吐舌頭 n.

·wag 搖尾巴 v.

·sniff 聞、吸 v.

?

(三)風格與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

·toony 美系(卡通風) adj.

·kemono 日系(日語的“獸”) adj.n.

·realistic 寫實 adj.

·feral 純獸

·anthro 獸人

·cub 幼獸

·digitigrade 趾行(行走時僅腳趾著地)

·plantigrade 跖行(行走時腳跟著地)

·fluff=fur 毛

·mane 鬃毛

·snout/muzzle 吻部

·fang 尖牙

·beak 鳥喙

·paw 爪子

·paw pad 肉墊

·beans 肉墊(非正式)

·claw 爪(尖)(僅指指甲部分)

·talon (鳥類或爬行類)的尖爪

·fin 鰭

?

(四)群體

?

·scalie ?有鱗紋類愛好者(指喜歡龍或其他爬行動物)

·therian 獸魂者(內(nèi)心認為自己是動物)

·otherkin 奇幻化形者(內(nèi)心認為自己是奇幻生物)

·were ?化形者(內(nèi)心認為自己是真實世界動物,不僅僅是狼)

·brony 馬迷

·greymuzzle/graymuzzle 高齡獸迷

(五)物種相關(guān)詞匯

?

·hybrid 混種

·mammal 哺乳動物

·big cat 大貓(大型貓科動物)

·feline 貓科動物

·canine/K9 犬屬

·rodent 嚙齒動物

·marsupial 有袋動物

·reptile 爬行動物

·avian 鳥類

·raptor 猛禽

·aquatic 水生動物

·raccoon 浣熊

·otter 水瀨

·hyena 鬣狗

·coyote 郊狼

·skunk 臭鼬

·weasel 鼬屬

·ferret 白貂

·werewolf 狼人

·unicorn 獨角獸

·phoenix 鳳凰、不死鳥

·dragon 龍

·derg 龍(更多指可愛的龍)

·western dragon 西方龍

·eastern dragon 東方龍

·dragonet 小龍

·drake (無翼四足的龍)

·wyvern (兩足,前肢為翼的龍)

·pokemon (來源于寵物小精靈的物種)

·digimon (來源于數(shù)碼寶貝的物種)

·protogen (一種形似機器獸的虛構(gòu)物種)

·kobold (一種似龍無翼的幻想生物)

·sergal 鯊狗(一種頭形似鯊魚的虛構(gòu)物種)

·avali (一種形似鳥和龍的虛構(gòu)物種)

·dutch angel dragon 荷蘭天使龍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開始吧

?

?

所有動物都比你知道的多

??????????????????????????????????? —印第安人諺語

?

?

所有的麻煩都起源于那條會說話的蛇。如果它閉上它的嘴,如果夏娃不聽它的讒言,我們?nèi)詴钤谝恋閳@里,我們和動物仍會和睦相處——擁抱獅子,老虎和熊,天吶,這太棒了!

可不要忘了,我們也算動物。

證據(jù)在哪?

摸摸你的脈搏,這就是了。再不成,摸摸你的左胸。

可是當我們將自己與動物作比較,卻發(fā)現(xiàn)所有讓我們?nèi)祟惿钬S富多彩的東西都沒有了——巨型商場,互聯(lián)網(wǎng),大汽車…它們都沒有。

在另一方面,動物世界里,狡詐的政客,貪婪的公司巨鱷和投機倒把的商人絕對少之又少。他們過著la vida loca——瘋狂的,原始的,只靠感官的生活——而我們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過上了更好的。你看,它們就在那里做著大自然要求他們做的最本分的事情-生存繁衍,沒有各種使得我們過的很累的精神包袱、社交壓抑和科技小玩意。

試問誰不會羨慕呢?

很久以前,人類和動物之間的界限還沒那么分明。若獵食者在恐怖的黑暗中想要把你吃掉,你就會自然而然地親近你的牧牛。薩滿巫師也會進行與動物交談的儀式,有時甚至成為動物的代言人。

古代的人們很容易將動物捧上神壇,賦予它們神的力量,或把它們想象成天外來客:印度教中馱著大地球的烏龜,古埃及神化體系里將逝者送到來世應(yīng)許之地的胡狼阿努比斯。與此同時,與動物生活在一起的人有認為它們有和人類一樣的特質(zhì):狡猾的狐貍,頑固的騾子,奸詐的蛇,莊嚴的獅子和忠誠的狗。我們就這么一直將這種行為帶到了今天。我們?nèi)滩蛔∵@么做——這是我們腦子里固有的特征。對于這種行為我們有一個詞形容——擬人主義(anthropomorphism)——即給與動物人類的品質(zhì)。

如果擬人主義是將動物提高到我們層級的上行電梯,那么動物擬人主義(zoomorphism)就是下行的電梯——但是乘客換成了我們。突然地就被下了咒般,人們變成了那些狡猾的狐貍,貪婪的豬,呆呆的驢子和奸詐的蛇。正如現(xiàn)在奸商們都將無知的消費者描述成待宰的羔羊一樣。

現(xiàn)代的社會,牛不會出現(xiàn)在你家后院,雞也不會出現(xiàn)在你家客廳,晚上夜半三更也沒有狼在對著月亮嚎叫,但我們?nèi)员弧皠游铩卑鼑涸诟咚俾飞巷w馳的“野馬”,和“捷豹(jaguar,原意美洲虎)”汽車,運動人士喜愛的品牌“彪馬(puma,原意美洲獅)”,橄欖球賽中“丹佛野馬隊”對戰(zhàn)“洛杉磯公羊隊”,共和黨與民主黨的“驢象之爭”,代表美國的白頭鷹,代表法國的高盧雞,代表俄羅斯的熊。曾經(jīng)英國的象征是雄獅和斗牛犬,袋鼠象征澳大利亞(考拉和鴨嘴獸還有鴯鹋表示很淦)。銷售員在電視廣告里把自己變成動物然后向孩子推銷早餐麥片,在卡通片和漫畫書中取悅孩子。晚上孩子們也會抱著泰迪熊安心睡去。

但擬人化的動物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專利。在諸如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農(nóng)場》這種嚴肅的小說里,在體育場中出現(xiàn)的吉祥物中,都有它們的身影。百老匯的著名音樂劇《貓》讓演員們成為性格迥異的貓咪在歌聲中訴說自己的故事,使得場場爆滿,成為音樂劇史上的一段佳話。也有許許多多的畫家將動物們躍然于紙上,讓它們有機會出現(xiàn)在各個畫廊里和雕塑中。

藝術(shù)家和藝人并不是唯一擁抱他們內(nèi)心作為動物的那一面的群體。多年來,很多普通人也在嘗試用擬人化的動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智力甚至內(nèi)心世界——但卻是小眾化的,不適合在你工作或者學習的地方談?wù)?,除非你想讓大家認為你童心未泯。于是乎他們出現(xiàn)在相關(guān)的電影俱樂部,科幻和漫畫讀書會里,和同好暢談史高治叔叔(《米老鼠》中的億萬富豪吝嗇鬼鴨子)多么小氣如卵還有小鹿斑比多么可愛之類的話題。

再后來出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wǎng),人們再也不用面對面交流了——畢竟信息高速公路更方便一些。在BBS論壇和聊天室(極早期的網(wǎng)絡(luò)社交場所)里,幾千人幾萬人而不是寥寥幾十人同時在線,這種規(guī)模,使得人人驚呼:上天啊,原來那么多人都和自己有共同愛好呀!從那以后,他們就像病毒一樣不斷覺醒擴散,越來越多的愛好者使得公眾的“主流文化與潮流雷達”感知到了這股新興力量——換而言之,他們開始跨越小眾的門檻,進入大眾視野。

我是他們的一員。也許你有意無意的聽說過我們。我們是furry。

所以什么是furry?對我而言,這指的是對擬人化角色感興趣的人.無論他們是否認為自己是一個furry,或是否聽說過這么一個詞匯。而一只furry指的是任何一種帶有任意人類特性,氣質(zhì),品質(zhì)的擬人化動物,不論源自哪里,不論是古老的神話,還是廣告里的形象,還是兒童文學中的角色。簡而言之,furry是關(guān)于動物的一個概念——是它們在我們心中所代表的東西—而非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那些動物。

獸迷們對于furry也有著迥異的看法。對一些獸迷而言,擬人化動物僅僅是為娛樂大眾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對另外一些獸迷而言,如果你沒有穿上獸裝你就不是真的furry,還有一些人則帶著一種神秘感來看待furry,覺得這與每個人的精神動物有聯(lián)系,甚至相信自己本質(zhì)上就是一只獸或是其他的近親:內(nèi)心是一只獸或者龍之類的非人生物,但是困于人的軀體內(nèi)。還有很多獸迷因為某些聲譽問題不再叫自己furry,在之后會詳細介紹。

換句話說,成為furry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這是應(yīng)該的。獸迷群體是一個龐大,正在生長的,自創(chuàng)的世界。沒有一部單一的電視節(jié)目亦或電影,不是《星際迷航》亦或《星球大戰(zhàn)》,也不是什么擁有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企業(yè)或者娛樂品牌一統(tǒng)獸迷天下,讓我們走到一起的。

如果你正年復一年的漫無目的地畫你自己想象的獸群,而它們都有自己的名字,背景故事和性格特征,那么恭喜你,你可能就是furry;若你正想著在某部動畫片里那些卡通動物角色又會干些什么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或者磕兔八哥達菲鴨亦或湯姆杰瑞的cp;若你一直有一種埋在心底的渴望,想穿上體育賽事里那些吉祥物的服裝;又或是你有感覺到自己的靈魂與某種動物有精神聯(lián)系;抑或是有一只狐貍,一只兔子,一只老虎,一只大灰狼困在你的內(nèi)心,等待著時機逃出來…是的,這都表明你是furry。也是時候去擁抱這些特性然后“獸化”了。

在本書中,我盡量稱furry為獸迷,然后將furry歸還給動物們,恢復它原本的意思,還有偶爾出現(xiàn)的“anthro.(擬人化動物的簡寫,但是也有‘人類’的意思)”——防止大家混淆人和動物,“-ie”是在英文里是一個昵稱化的后綴,“fur”比“furry”聽起來深入了許多,就像“kid”之于“kiddie”,至少以小生之微見如此。

這又把我們帶回到形象問題上來了:大人們看動畫片,畫獸人,把自己扮成獸人——難道這不是屬于孩子們的嗎?探索腦子里想象的動物的實體性和感官性甚至還涉及到了性本身,關(guān)鍵還付諸現(xiàn)實了,這是錯的,錯的,錯的…不是嗎?

其實呀,人類很早就開始認真對待擬人化動物了;它們只是在近代被我們用各種方式趕到孩子們的世界里了。人類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藝術(shù)作品就是一只“獸人”。它有四萬年的歷史了,在德國一個洞穴深處被發(fā)現(xiàn)。這個形象被稱作“獅子人(德語:Lówenmensch)”:獅首人身。這個纖細的雕像有近一英尺高,是石器時代一位雕刻家手持燧石用一顆猛犸象牙雕刻而成。


Lówenmensch

而相比之下,這副約一萬四千年前創(chuàng)作,被稱作“魔法師”的巖洞畫就顯得有一些小兒科了。它被發(fā)現(xiàn)在法國鄉(xiāng)下,且和它的朋友“獅子人”一樣,是獸人——人與野獸的結(jié)合體。位于人類的臀部背后有一條彎曲的尾巴。它的上臂緊緊按在軀干上,前臂筆直地伸出,以兩只爪子結(jié)尾。頭上則長著鹿角和獸迷動物耳朵,一雙人類的眼睛則仿佛受到了驚嚇般圓睜。它和獅人是什么?半人半獸的神明?還是某種掌握了化形法術(shù)的薩滿巫師?一萬年后,這些藝術(shù)品變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三維的雕刻手法和實心的材質(zhì)塑造出了古埃及人的諸多獸首神。

“魔法師”

在諸多藝術(shù)品中,最著名的,甚至可以萬米高空鳥瞰:一只獅身人面像如紐約公共圖書館門前的石獅子般高傲的跪坐在大地上,只不過這只很大——身長241英尺,寬20英尺,有六層樓高。古埃及人尊崇獅子,把它奉為神明。吉薩大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是為一位法老建造的,他希望作為半人半獸的神被子民永遠銘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做到了——畢竟是現(xiàn)在它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許多宗教中都有獸迷獸人形象。在中世紀,猶太人相信《圣經(jīng)》不僅禁止雕刻神的形象,也禁止雕刻人的形象,因此在十四世紀的“哈加達”中畫出了鳥頭人。


“哈加達”中的鳥頭人


“哈加達”中的鳥頭人


在古希臘神話體系里,主神宙斯對化獸情有獨鐘——他曾將自己變成公牛,與凡間的歐羅巴公主發(fā)生關(guān)系;又變成天鵝,去獲取麗達的芳心。還有喀爾刻,喜歡把倒霉蛋變成各種動物(她對豬的偏愛被過分夸大了,如果你喜歡班門弄斧,有很大幾率會變成狼或者獅子),作為配角的牛頭人,半人馬就更不用說了。你可以在《納尼亞傳奇》等諸多電影中一窺半人馬在流行文化中的獨樹一幟。還有《潘神的迷宮》里的農(nóng)牧神潘(之后的歲月里,他改名換姓,變成了惡魔撒旦)。

在古印度,象頭人身的甘尼撒帶來智慧、繁榮、好運,是廣受愛戴的印度教神明。好萊塢的卡通大象一看到小老鼠就會跳到椅子上尖叫,但甘尼撒不是這樣:他和一只友好的嚙齒動物為伴,這只小老鼠在大家伙腳邊吃東西。

在中世紀,各種各樣的民間故事都以會說話的動物為主角,經(jīng)過佩洛特和格林兄弟的篩選、美化、改編,童話故事誕生了。十九世紀,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系列小說使他名震文壇;二十世紀更是百花齊放:鮑姆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綠野仙蹤》,隨后不久,米老鼠第一次開著威利號汽船吹著口哨,彼得兔第一次突襲了麥格雷戈先生的花園…

如果有人能證明榮格關(guān)于集體無意識的理論,那一定是反派形象——咄咄逼人的自詡聰明者,常常自以為是的惡作劇者。他總會出現(xiàn)在各種地方:在古埃及,他叫賽特;在非洲,他是蜘蛛怪阿南斯;在法國,他是邪惡的狐貍雷納德;在凱爾特民間傳說中,他是普卡,時而是馬,時而是山羊,時而是狗,能夠變成各種動物。在美國,他是一只會隱形的兔子哈維(1944年這只兔子主演的喜劇榮獲普利策戲劇獎)。對于印第安人來說,他是一只淫蕩的土狼。或者是另外一只兔子,它與非洲傳說里的長耳兔結(jié)婚后生下了在美國極其著名的貝爾兔。他也影響了很多后世的兔子形象,比如早期的兔八哥和《愛寵大機密》里人畜無害的兔子小白。

現(xiàn)在我們看看東方的情況。在十二世紀一幅日本繪卷里描繪了青蛙、兔子、猴子像人一樣戰(zhàn)斗和祈禱。在他們的民間傳說中,被稱作狐妖的會化人形的狐貍與人類的關(guān)系亦敵亦友——他們有時幫助人類,有時惡作劇,有時甚至化作人形迎娶人類女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樹木會增加年輪,人會變得多毛,而妖狐則會長出更多尾巴——每一只尾巴都象征著它修仙路上日益增長的力量和智慧。還有貍貓——它一般會被描繪成帶著竹制帽子,一爪拿清酒,一爪拿著空錢包,會找你討酒喝,喝完之后還會給你樹葉變成的紙錢,這個法術(shù)生效的時長足以使得酒屋店主極易上當受騙。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里還有齊天大圣孫悟空,對于古代中國封建禮教而言一個真正壞到骨子里的猢猻,他習得一身武功,偷吃蟠桃篡改生死簿成為金剛不壞長生不老之身,在打壞凌霄寶殿的牌匾后,直接向玉皇大帝請來的如來佛祖挑戰(zhàn)——以至于被壓于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助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不畏八十一難,終成斗戰(zhàn)勝佛。

從石器時代的壁畫雕塑,到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再到古希臘的宙斯,農(nóng)牧神和半人馬,東方神話里的九尾妖狐,牛頭馬面,《西游記》里的孫行者和豬悟能,再到近代的柴郡貓,膽小獅,了不起的狐貍爸爸…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說話的動物從全年齡段到只屬于孩子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擬人化的人物和故事青少年化的路線已經(jīng)正式確立。

因此,如今獸迷試圖把擬人化的動物從文化枷鎖中解放出來,不是因為我們是不成熟的,過度長大的孩子(好吧,也許我們中的一些人是,只是一些人),而是因為像那些藝術(shù)家,作家和過去虔誠的靈魂一樣,我們認真對待他們。我們知道它們是對我們自己的隱喻——尤其是那些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經(jīng)歷的部分。我們羨慕他們的自由,盡情享受反派們的激情釋放自我。當我們畫出它們或打扮成它們的樣子時,我們是在為自己爭取一點這種自由。

這觸動了許多人的痛處。他們不愿意(偶爾也渴望)飾演本應(yīng)對孩子安全、家庭友好的角色,探索一些不適合孩子觀看的內(nèi)容,擬人化的生物結(jié)合了人類的智慧和動物的本能,就像我們一樣——就像宙斯和反派們一樣,完全有權(quán)利像我們一樣行事??ㄍ▌游锬7氯祟愝p浮的行為是一回事;賦予它們成人化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但總的來說,文化,尤其是娛樂,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開放。在上一代電視節(jié)目中難以想象的語言和主題,如今成了黃金時段卡通節(jié)目的素材。曾經(jīng)很少被人議論的怪癖現(xiàn)在成了情景喜劇的笑料。

卡通動物也不能幸免于這種進化。1961年,迪士尼給《101斑點狗》植入的最辛辣的笑話是,當龐戈帶著99只小狗回家時,他的主人在它的頭上撫摸了一下,并說:“你這個老流氓!”(事實上,他的后代只有幾只,這讓這個笑話變得毫無懸念。)時間快進到1994年:一只卡通母獅正仰臥著,眼神里毫無疑問流露出人類渴望愛情的感覺,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正在低唱《你今晚能感受到愛嗎》(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在影片DVD的評論音軌中,一位導演夸口說,他們拍出了“迪士尼電影中最火爆的愛情場景”,他的伴侶只能回應(yīng)道:“哇哦!”)

如果迪士尼當時在場,他可能會否決這個場景,但觀眾一點也不介意;《獅子王》是那年的票房冠軍。(另一方面,迪士尼確實在1942年的《小鹿斑比》中讓兔子桑普被一只母兔子吸引,但除非有一些迄今為止從未見過的鏡頭出現(xiàn),否則這些角色就只能點到為止)今天,《惡搞之家》里的家狗布萊恩可以和女主人一起睡覺,甚至養(yǎng)育孩子,毫無任何野性可言。如果我們的想象力都朝著同樣的方向前進,或者走得更遠,你還覺得應(yīng)該譴責促成這種局面的某一部分人嗎?

在為何獸迷能與動物劃清界限上,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被環(huán)境污染正威脅到每個人(比如,難道我們比在融化冰川上艱難前行的北極熊更安全嗎?)并遠離有意破壞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人;這是種與自然世界的親緣感,源于人類不同的精神信仰;科學研究表明,動物比我們之前想象的更聰明,與我們的基因聯(lián)系也更緊密。

這和假裝自己是別的什么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對有些人來說,他們的另一半可能是好萊塢明星、搖滾天王、超級英雄、職業(yè)運動員或商業(yè)大亨,除了最喜歡的t恤或萬圣節(jié)派對之外,他們的另一半自我是不公開的。

對我們來說,它是動物:大自然的野生動物,但有人類的意識和智慧,享受他們的自由和權(quán)力;想象中的直立行走的獸人,與我們共享世界和部分外貌特征,或者生活在一個幾乎相同但沒有人類的擬人化的宇宙中。我們可以畫他們,看關(guān)于他們的漫畫,讀關(guān)于他們的書,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扮演他們,把他們當作我們的精神動物——或者穿毛變成他們。我們已經(jīng)擺脫了現(xiàn)實的粗暴束縛,選擇慶祝,而不是壓抑或忽視我們的集體想象。

所以這就是我們,這就是furry?,F(xiàn)在你對于我們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為什么不加入我們呢?


目錄,前言及第一章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兴海县| 夹江县| 平谷区| 茌平县| 吴川市| 紫金县| 沙洋县| 鹤壁市| 枞阳县| 永济市| 大埔区| 万州区| 宁津县| 桦川县| 苍山县| 德令哈市| 富源县| 湘阴县| 弥渡县| 图木舒克市| 揭东县| 中牟县| 卢湾区| 永吉县| 正镶白旗| 宜城市| 垫江县| 广东省| 无棣县| 巩义市| 麦盖提县| 广东省| 独山县| 安泽县| 读书| 永寿县| 中宁县| 赣州市| 万荣县| 卢氏县|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