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地月的祝福,成為彼此的英雄——琪芽重逢之后(中)
這就涉及到崩三劇情一個最令人稱贊的地方,那就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簡單來說,任何角色能沒法做到獨攬功勞,因為這個故事的發(fā)展真的離不開每個人的推動。
因此,奧托的運籌帷幄和主角團的浴血奮戰(zhàn)一樣,都是我們在談論崩三時不得不提到的問題。但是正因為之前的劇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所以在看到第一部終章一大堆新設定,以至于可以當一個新故事來看,本艦長才因極大的割裂感從而感到無比失望。不過好在,崩三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也算對得起我六年的等待)。
所以在第一部沒有回收的伏筆和沒有用到的鋪墊,在后續(xù)劇情里還有圓回來的可能,因此大家真的不用著急吐槽說吃書。
很多人跟我吐槽說,奧托和Su都被凱文的新圣痕計劃打臉了。本艦長也想吐槽說,人家又不是神,所以說就算預言錯了,其實也并不算什么。畢竟,偉大的導師馬克思也曾預言失敗,說“紅旗會在一百年內插遍全球”?但這并不妨礙我們至今仍信仰共產主義不是嗎?

說回正題。
至今仍有不少人向本艦長傾訴說,自己依舊無法肯定奧托的價值,更無法原諒他所犯下的諸多惡行。其實吧,本艦長對此表示理解,因為本艦長曾經也一度厭惡所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和自私自利的反派。
更何況,為了消滅反抗自己的逆熵,要炸死整個紐約的市民;為了創(chuàng)造空之律者,在巴比倫實驗塔拿諸多未成年的孩子做人體實驗……諸多令人發(fā)指的罪行,無不為奧托漫長的人生留下了難以洗刷的污點。(所以說德麗莎上臺后,便廢除了女武神制度。)。
但正如本艦長在之前專欄里所說的那樣,
后世的人,可以指責始皇帝焚書坑儒和修筑長城,以至于大秦帝國二世而亡。卻不能忘記,是誰開創(chuàng)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時代?(“勸君少罵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保┮部梢耘u洪武大帝廢除宰相和設錦衣衛(wèi),以至于明末陷入水深火熱。卻不能忘記,是誰締造了中國古代最硬氣的大明王朝?(“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保?/p>
所以說在本艦長看來,看待歷史和某個人物最大的錯誤便是事后諸葛亮(因為凡事沒有如果,只有最真實的選擇)。
在評價一個人的行為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同為優(yōu)秀的掌權者,奧托自然也清楚自己害死了很多人、做錯了很多事,而這些肯定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但奈何木已成舟……
而奧托之所以符合本艦長心中“野心家”這一形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那卓越的理智與清醒。因此,本艦長對他真的是越了解就越敬佩。人想要改變自己,甚至改變世界,最大的前提便是看清自己。這是他教會我們的道理。
正因為明白了自己所作所為究竟意義何在?(簡單來說,就是明知故犯。)在對抗崩壞和復活卡蓮的道路上,奧托才能在自己謀劃的棋局中果斷的進行每一場豪賭。在一條道路失敗后,也可以坦然承認失敗,從而選擇到新的一條。
這也是為什么同為人類千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奧托能戰(zhàn)勝極度“理性”的Mei,從而成為領導縣文明戰(zhàn)勝崩壞的偉大領袖;以及同為僅靠執(zhí)念支撐自己活著的瘋子,奧托能超越一意孤行的凱文成為自我救贖的大發(fā)明家的原因。
(當然,這里本艦長要強調的是,奧托和凱文再怎么樣還是同類人。只不過奧托本人聰明,知道什么是沒必要的,所以不會胡亂殺人。否則,為了復活卡蓮,奧托也不建議反人類和謀殺世界上每一個人。)
在500年的時間里,將天命打造成一個不同于前文明逐火之蛾,統(tǒng)一強大的組織來領導人類,這份功績是誰都無法否認的。而本艦長也相信,到了后崩,人類卷入與其他文明的戰(zhàn)爭后,大家都不得不感嘆奧托,他究竟算了多少啊?(而且,為什么最后那把天火如此精準無誤的命中?因為奧托他連卡蓮死時的坐標都記得一清二楚……)
而在讀《三國演義》時,本艦長從最終贏家司馬懿身上學會的道理是,我的一生沒有敵人,只有朋友和老師。

所以,面對和自己在研究上存在巨大分歧與沖突的前文明,奧托也不屑于和他們爭個高低,甚至羨慕凱文。哪怕“用愛戰(zhàn)勝律者”這一方法的前提,可能是因為上個紀元愛莉的犧牲,但發(fā)現(xiàn)并利用這一點的也是奧托,而不是凱文。如果看到這,還有人覺得奧托是個失敗者和墊腳石的話,本艦長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你這就是沒學會跳出來看問題,屬于被劇情牽著鼻子走的那種。
不同于《石之?!分械剿蓝紱]有認識到自己在犯罪的普奇神父,奧托早在自愿成為惡貫滿盈的天命大主教的那一刻起,就完全不在乎自己究竟會名垂青史還是遺臭萬年了?因為他早就知道了自己復活卡蓮和拯救她所深愛的世界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么?
簡單來說,和矛盾一樣,純粹也是奧托這一角色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本艦長,還要再舉一個例子。
如果在座的各位有追過《皇家國教騎士團》這部番的話(這里請不要嫌本艦長口味重,因為本艦長聽故事沒有那么多講究,只要覺得有意思就行。當然,毒小說和小黃書這類除外。),應該還記得少校這個這部番里塑造的比較成功的角色吧?
他就很清楚自己就是單純的喜歡戰(zhàn)爭,所以最后心滿意足的接受了自己的死亡。正因為一點也不虛偽,且能代表一種純粹的惡,所以說這類反派才如此討人喜歡。
“墓志銘太短,此時太長。”
完成心愿后,毫無遺憾的離去,功與過,則交由后人評說。
“這是一個人能做到的最自私的事?!?/span>
雖然再怎么說都好,他還是一個惡人,甚至是愚者和小丑。但由此可見,他對自己的評價是很明確的。
更何況,作為理智的惡人。
在得知卡蓮不愛自己后,奧托其實是很高興的。因為他知道,即使自己離開后,卡蓮也能幸福的活著。
所以本艦長不得不腦補道奧托在卡蓮復活后估計會這么對八重櫻說:“死狐貍,我將我的所愛之人托付于你,如果你敢再讓她傷心的話,我定會破土重生,將你挫骨揚灰?!?/span>
而為了完成計劃,奧托也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他自己、以及心愛的孫女在內)。因此,從《阿波卡利斯如是說》那幾章中不難看出,他其實也早早為自己安排了應得的審判。但在本艦長看來,全世界的人都有資格制裁奧托,然而只有兩個人不行。一個是卡蓮,另一個是德麗莎。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姬子從拉格納手中接過并傳給琪亞娜的星火,也是來自于奧托不是嗎?
這也是為什么在本艦長看來,大家在B站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前,首先要明確的一點,那就是自己的觀點只能代表自己,而不是自以為能代表正確。因此,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才能很坦然的加上自己的評價。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所以本艦長可以允許大家在評論區(qū)發(fā)表不同看法,但要讓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這是人在討論時最基本的原則。
好了,題外話實在太長,但不講這么多,又講不清楚,所以本艦長給大家道個歉,讓我們回歸主題。

在直面黑暗前,琪亞娜就已經擁有了所需的勇氣,因此在《薪炎永燃》中接過永恒的薪火后,她便真正獲得了所需的力量,從而堅定前行的信念。
所以本艦長認為她是從零分成長到滿分,關于她的成長,但凡看過《薪炎永燃》的都再清楚不過,所以無需多言。
而在追尋光明前,芽衣已經獲得了所需的力量,因此在《因你而在的故事》中繼承無暇的真我后,她才真正擁有了所需的勇氣,從而下定了重返戰(zhàn)場的決心。所以說,本艦長覺得她是從負分成長到零分。
關于她的成長,本艦長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很多人對本艦長說,芽衣沒有成長,只是編劇認為。畢竟,雖然她進樂土的目的是調查崩壞意識,但最后愛莉給出的答案卻是錯的,那意義又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