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一些mbti的怪現(xiàn)象


在榮格-尼斯貝特人格模型中,有四種INTP細分,僅通過這一點,推測up可能是:INTP-BH
以下引用榮格斯:
INTPBH:辯證大師——以辯證邏輯構建世界,在黑暗森林中尋道的思考者(The Dialectical)
“辯證大師”類型的INTPBH是沼澤中的求道者,他們以辯證邏輯認識世界。如果說分析思考主導的INTPXA眼中的宇宙是等待我們探索其終極規(guī)律的清澈而有序的空間,那么INTPBH眼中的宇宙則是一片渾濁無序的森林,它不存在什么美妙的終極規(guī)律,卻充斥著難以琢磨的變化和斗爭。在辯證邏輯主導下,陰和陽,新和舊,光明和黑暗,等一切矛盾,都處于復雜的對立統(tǒng)一、相互轉(zhuǎn)化之中;而作為輔助功能的整體性外傾直覺,讓他們的認識具備相當強的發(fā)散性,他們既擅長描摹光明,也擅長想象黑暗,并在不同的環(huán)境和假設下能辯白出截然相反卻有各有大道的邏輯,因此具備“科幻大師”的風采。同時,由于不相信絕對正確的規(guī)律,他們更喜歡使用歸納法來認識世界,并且具有相當?shù)膶嵱弥髁x、相對主義傾向,這使得他們的氣質(zhì)比起分析型INTP更加神秘而不可預測。有時,他們的筆觸和言論可以極其黑暗冷酷,不帶一絲人類的情感;有時,他們卻可以溫情平和,展現(xiàn)出濃厚的人文關懷。這也是他們容易被測成INTJ或INFJ的原因??傊@是一個集冷峻與悲憫、老道與純真、功利與溫情為一體的復雜人格。
代表人物:卡爾·馬克思,老子,劉禹錫,劉慈欣,波伏娃
INTPBH的世界觀非常有趣。在他們腦海中仿佛存在著很多的“平行世界”,同時存在“黑暗森林“和”烏托邦“,并且各自的世界,都存在著不同的核心假設和邏輯起點。通過這些起點進行推理,可以構建出這些世界的體系和運作原理。因此這一類型的Ti-A往往也發(fā)展的不錯。然而,他們面對現(xiàn)實,或者說他們“相信“什么,只能通過“選擇更相信什么假設”來確定,而這一過程,無法依賴自上而下的推理,必須要靠不斷的實踐形成的經(jīng)驗來歸納總結(jié)。世界到底是黑暗森林還是烏托邦?他們所感興趣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也常常圍繞著這一類核心的問題。
(感覺對立統(tǒng)一相互轉(zhuǎn)化這一點在up的發(fā)言中確實能看出來很多hhhhh)
資料來源(附細分自測):https://zhuanlan.zhihu.com/p/341188606
從八維來看,up主在姜祖桐老師的易學人格學中應該屬于:履INTP——Ti+Ne+Fe,外表STJ的氣質(zhì)很明顯,有假老虎的形象,但本質(zhì)是NTP的理想理智型人格。
引用文段發(fā)不出來qaq鏈接放下面了↓
資料來源: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1225155/?_i=03021716_nk8SB,03030436_nk8SB
順帶一提,我是INTP-OH,目前澤兌→歸妹,陽面四維順序是:Ti Ne Ni Fi
q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