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評測,魅藍E3深度剖析圖文版

感謝網(wǎng)友奇異博士出借的手機,魅藍真旗艦,魅藍 E3 。
外觀
外觀方面可真是沒按千元機來打磨。正面 18:9 的全面屏屏幕設(shè)計,額頭 9.5mm 。單色呼吸燈,f2.0 的 800 萬像素鏡頭,不內(nèi)陷的聽筒,以及隱藏式傳感器。
下巴 10.4mm ,輕微不對稱。左右邊框 3.3mm 。

金屬一體機身跟玻璃的銜接是斜的保護圈,增加可靠性的同時不至于鉻手。

背面一體金屬,弧度非常柔順,啞光磨砂的質(zhì)感。有鍍膜處理,觸感絲滑。當然屏幕也有。 U 型天線注塑在斜面的弧度上,非常平整。但是要小心磨損。除了我借到的黑色,還有丹青,丹是紅色的電源鍵。以及金色。另外還有殲20定制版。

機身厚度 7.5mm ,鏡頭凸起處 9mm 。放在桌子上不太穩(wěn)。重量 165g(官網(wǎng)160g)。這個凸起是一體成型的火山口,比紅米 Note5 的拼接要更柔順一體。妥妥的 OV 旗艦級別做工。額, OV 有旗艦么,咳咳,不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

雙鏡頭分別是 2000 萬像素長焦,IMX350,f2.6的光圈。下面 1200 萬像素 IMX362 全像素雙和對焦,f1.9 。藍寶石玻璃鏡片,都沒有光學防抖。雙色溫閃光燈的位置沒有學蘋果 X 。

當然背面整潔的原因在側(cè)面。側(cè)面右邊的弧度上挖出了指紋識別區(qū)域,這個坡度還是斜的,跟 S6 一樣不可按壓,匯頂科技的 Sensor 。就不再測一次了。沒有人臉解鎖。指紋區(qū)域的上面才是電源鍵,夠的時候顯得有點高。截圖按鍵不太方便。


左邊是音量鍵,中間的凹槽是磨砂質(zhì)感而不是容易粘指紋的拋光。按鍵的晃動更小,壓力克數(shù)偏大,手感硬脆。

頂部只有降噪麥克風,沒有紅外線。也沒有 NFC 。

底部耳機孔,麥克風, Type-c 接口和揚聲器。麥克風和揚聲器都有防塵網(wǎng)。佛系快充 10v,2a,后面再說。

做工方面
CNC 做的很地道,四個角多了注塑防摔。黑色 PCB 和屏蔽罩也比較規(guī)整。但是并沒有導熱硅脂,銅箔和石墨,這里埋個伏筆。底部接口沒有任何防水處理,要小心防潮。音腔的供應商是 LCN (乾德電子)。
依舊是紅藍線焊接的z軸線性振動器。震感如同撥一根緊繃的弦。還算迅速但偏清脆。小圓點下面帶壓感,功能非常多。輕觸返回,重壓是 home 鍵。長重壓是語音助手。雙重壓是開啟相機。底部上滑是多任務。新手一定要記清楚,誤觸了就亂套了。真不習慣可以關(guān)閉這些功能。小圓點可以隱藏,通過底部上滑呼出。然后再上滑是多任務。
屏幕
以往魅藍最慘的就是屏幕表現(xiàn)太素。哪怕拍照不錯也發(fā)揮不出來力量。
E3 采用天馬的 LTPS incell 屏幕,5.99 寸 18:9 1080p 分辨率。最高亮度 490 尼特, 7900k 色溫偏冷,對比度 1500:1 。基本跟紅米note5同參數(shù)。Ntsc 色域 83% 。設(shè)置只能調(diào)節(jié)色溫和夜間模式。調(diào)教上藍綠很濃,紅色稍淡。
拖影,可視角度表現(xiàn)都跟紅米榮耀一樣(可能是一款屏幕)。












信號

卡托外面是金屬框,支持 3 選 2 SD 卡擴展。信號也一直是魅族系的短板。不管聯(lián)發(fā)科還是三星。這一次也終于不分定制版,上了全網(wǎng)通頻段,該有的都有了。支持 Volte 高清通話和國際流量。
2G:GSM B2/B3/B5/B8
2G:CDMA 1X BC0
3G:CDMA 2000 BC0
3G:WCDMA B1/B2/B5/B8
3G:TD-SCDMA B34/B39
4G:TDD-LTE B34/B38/B39/B40/B41
4G:FDD-LTE B1/B3/B5/B7/B8
不過雙4g暫時沒有。是安卓 7.1.1 系統(tǒng),能不能升級 8.1 暫時未知。
Lte 信號方面正常。
Wi-Fi 支持 802.11 ac/b/g/n 。不支持 Wi-Fi 熱點橋。搶網(wǎng)速能力跟紅米 4 差不多。


定位支持三大定位系統(tǒng),美國 GPS ,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中國北斗。速度精度還可以。支持陀螺儀,霍爾感應
藍牙 5.0 ,顯然不支持 ldac ,可以用 dac 音頻線耳機,提升音質(zhì)。
性能
高通 636 我已經(jīng)在紅米 Note5 評測中詳細解讀了。魅藍 E3 是 lpddr4x 內(nèi)存和 emmc 閃存。安卓 7.1.1 ,沒有 sdcardfs 或 f2fs 文件格式。標配 6g 內(nèi)存。




游戲性能表現(xiàn)。
2kNBA18 平均幀數(shù)只有 40 多。操作流暢,但不夠頂級。CPU 占用低, GPU 占用較高。


刺激戰(zhàn)場,能開的效果全部打開,不使用破解。我的目的是模擬大家的體驗,并不是硬分高下,所以有什么就開什么。30 幀基本流暢,偶爾卡頓。


全軍出擊同樣能開的全開,最高 40 幀基本穩(wěn)定。


最慘的反而是王者榮耀。站著不動 55 幀,打野 45 幀,1v1 單殺居然可以掉到 29 幀。 5v5 大型團戰(zhàn)最低也是 27 幀。出現(xiàn)了好幾次操作不動和瞬移。核心調(diào)度懸浮窗跟游戲模式有沖突,所以沒法讓大家看到。其實并不保守,主要是系統(tǒng)級的優(yōu)化不夠到位。期待后續(xù)更新。

而發(fā)熱方面游戲最高36度,表現(xiàn)良好。壓力測試下核心最高也只有 40 度,散熱的壓力并不大。所以擔心散熱問題的朋友可以打消顧慮了。反而是要考慮性能表現(xiàn)。


充電續(xù)航
充電方面 10v,2a 充電頭。息屏最高 15w ,亮屏最高 10w 。充電頭溫度最高 39 度,機身 28 度。電池是 3360mah 。

8 小時待機 4%
1 小時耗電:
100% 亮度耗電 12%
0% 亮度 10% 音量看視頻 8%
80% 亮度音量王者榮耀 24%
拍照
拍照方面,主鏡頭 IMX362,1200 萬全像素雙核對焦。原理之前已經(jīng)介紹過很多次了,對焦又快又準。F1.9 的光圈,6 片式鏡頭,藍寶石玻璃。HDR 不支持自動。人像模式的背景虛化也基本可以,邊緣摳圖的瑕疵很少(左咯吱窩失?。?。不過沒有虛化調(diào)節(jié)的設(shè)置。鏤空的虛化就太過嚴苛了,失敗也沒什么好苛責的。

專業(yè)模式可以調(diào)節(jié)快門, iso ,白平衡,檔位比較少。而且調(diào)節(jié)參數(shù)的時候預覽圖沒有跟著變。沒有峰值對焦和放大鏡對焦。
可以切換副鏡頭,IMX350 , 2000 萬像素, f2.6 , 5 片式鏡頭。但是切換后無法調(diào)節(jié)快門,只能改 iso 。雙鏡頭支持 1.8 倍光學變焦,2 倍變焦切換副鏡頭,當然光線要充足。2.5 倍無損和 8 倍數(shù)碼變焦。
前置鏡頭支持趣拍,支持 ArcSoft 美顏算法。可以分別調(diào)節(jié)磨皮瘦臉大眼這些。


不支持電子防抖,錄像就不用測了,直接看實驗室場景,照度 1000 勒克斯對比紅米 Note5 。魅藍的觀感更純凈。放大到 100% 看細節(jié)。紅米 Note5 的風格更加寫實,但是顆粒感偏重。而魅藍涂抹的更均勻,線條色塊更分明,同時丟失了部分紋理細節(jié)。


再到弱光條件 2 勒克斯。魅藍看上去更亮一點。放到 100% 看細節(jié)。紅米的噪點更加的夸張,跟毛玻璃一樣。而魅藍的涂抹就發(fā)揮了更好的效果,文字的輪廓也更加分明。兩個手機都達到了自動快門的極限。紅米的 1/15s 而魅藍是 1/14s ,都非常保守,不能跟光學防抖的三星 S9 相比,人家是 1/4s ,多了 3 倍多。

再看變焦。首先是 1.8 倍光學變焦,確實是主鏡頭做的,也比數(shù)碼放大清楚,應該是真的。

啟動副鏡頭2.5倍無損變焦,比數(shù)碼變焦的小米mix2明顯高了一個檔次,線條銳利,細節(jié)豐富。


但是跟三星 S9 的副鏡頭對比就劣勢了。三星 S9+ 更加得體,看上去線條和色彩都不錯。哪怕光線充足,魅藍的 2000 萬鏡頭依然出現(xiàn)或果凍或馬賽克狀的模糊,但是某些暗部細節(jié)比三星更多。硬件的強勢和算法劣勢一目了然。


而微距照片對焦。Mix2 還能清晰對焦到花蕊,魅藍就完全不行,這是最近對焦距離不夠近的問題。魅藍最近對焦是這樣的。要光變還是要微距,這是個難題。

動態(tài)范圍方面,先看白天風景。魅藍要手動開啟 HDR ,天會更藍,樹葉的細節(jié)也比較生動自然。而三星的銳化和光點過于突出,有更好的陰影細節(jié),不過也有些過度。盲測中居然輸給了魅藍。


再進一步增加明暗差別。魅藍明暗的視覺沖擊力很強。而三星 S9+ 在這一場景下發(fā)揮失常了。側(cè)重高光而導致畫面純凈度下降。


小米mix2的表現(xiàn)也不錯,更加接近真實。只不過魅藍的明暗沖擊力太強了,在大眾評審里沾光。我選三星小米是因為我手里只有這兩個手機,剛好代表一上一下,方便看出魅藍的水平,沒有比拼高下的意思。



再來到更變態(tài)的高光場景。魅藍的純凈度依舊很出色,但是色彩明顯偏灰了。小米就如同加了濾鏡一樣。三星表現(xiàn)的最好,色彩更自然,湖水的層次感更豐富。只是樹木蒙了一層白。



總的來說,魅藍白天的hdr表現(xiàn)挺不錯,比小米mix2還要好。有時候第一觀感還能打敗三星,當然只是有時候。說這么多,其實是醞釀夜景hdr。
魅藍的夜景hdr讓人大跌眼鏡,噪點大幅度增加,明暗細節(jié)的表現(xiàn)提升卻很輕微。而紅米note5表現(xiàn)也不好,只不過看著亮一點。但是發(fā)揮的很穩(wěn)定。


專門這么說是因為魅藍在自動快門最低也無法保留暗部細節(jié)的時候,就會自暴自棄的報復社會。這個效果我簡直是崩潰了。


所以夜景只能關(guān)閉 HDR ,還是比紅米強一點,畢竟快門慢。不過紅米開了 HDR 也能追回來一些。三星就不用比了,就是告訴你暗處都有什么東西的。



鏡片的沖光消光方面,魅藍 E3 非常的出色。

然后是室內(nèi)復雜的多材質(zhì)多色彩物體擺拍。魅藍的色彩和紋理細節(jié)距離三星都有一定距離。


最后是模特的照片。這次是三星偏黃了,魅藍的色彩更好。
最最后是閃光燈。魅藍比紅米強多了。但是亮度依然不足。


最后總結(jié)。E3 達到了魅藍的新高度,各方面的短板都沒有了,但是價格卻超出了千元機的水平。尤其殲 20 定制版,各項指標都讓你想多用上幾年,但是配置卻是入門的 636 ,很難撐上好幾年。高不成低不就確實有尷尬之處。但是對于性能要求不高,其他各方面都不能馬虎的用戶來說,魅藍 E3 是 2000 檔最佳的選擇。


尾巴
魅族這些年真的是讓人怒其不爭。并不是說魅族不好,而是他明明可以更好。那么早用2k屏幕,色彩管理卻落后了。那么早玩音質(zhì),卻虎頭蛇尾。曾經(jīng)的系統(tǒng)那么流暢,安卓版本卻跟不上。小愛都能打醬油了,自己的語音助手還在牙牙學語?;貧w的小圓點讓老用戶激動,卻讓新用戶崩潰。楊柘的加入,讓魅族的高端商務格調(diào)處處碰壁,時尚年輕用戶又討好不來。好在魅藍分出去抓住了部分市場。才讓魅族不至于栽倒。希望魅族 15 的小試牛刀能夠承上啟下,而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市場變化太快了,抱著自己的優(yōu)點沾沾自喜是沒有未來的,必須緊跟需求,甚至不斷創(chuàng)造潮流,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堅持拒絕盈利,免費有問必答。我是歐陽秋葉,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